6孔雀东南飞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孔雀东南飞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6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3 17:0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孔雀东南飞
(并序)
本文的小字部分是什么?
小序。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经过。
欣赏图片,复述故事内容
相关链接XIANGGUANLIANJIE
问题:
1、概括故事梗概。
2、理清文章结构。
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5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参考: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6节)
——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7~12节)
——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节)——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节)——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节)
——尾声
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起兴:预设悲剧气氛,定下感情基调,又有统摄全诗,引出下文作用.
(以孔雀失偶兴起,这种由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源自民歌,极富表现力)
◎艺术手法赏析
▲赋—铺陈排比
1、纵的铺排:开头—
2、横的铺排:打扮—
3、太守迎娶排场:

比—比喻:“磐石”“蒲苇”—
▲开头与结尾
开头—起兴
美禽失偶—夫妻分离
激发想象—引出故事
尾声—幻化
鸳鸯双飞—恩爱相守
寄托愿望—真情告诫
《诗经》的现实主义
《楚辞》的浪漫主义
互文。多才多艺有教养。
从容镇定,内质优良。
反衬。轻物重情,突出身价,强化悲剧。
兰芝对爱情的坚贞、执着和期望。
赋:铺陈手法
自诉
告别
迎亲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沉着冷静
镇定自若
自尊自爱
不慕荣利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自己比作柔韧的蒲苇,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
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
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诗的序曲以孔雀失偶托物起兴,引出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形成了缠绵凄楚的气氛。




▲人物形象
刘兰芝—
善良温顺
勤劳聪慧
有教养
不卑不亢
果敢叛逆
勇于反抗
轻荣华
忠于爱情
外柔内刚
焦仲卿
忍辱负重
消极反抗
忠于爱情
走向叛逆
焦母
蛮横无理
独断专行
封建家长制和礼教的代表。
刘兄
性行暴戾
趋炎附势
尖酸刻薄
冷酷无情
典型的市侩形象
形体美







精妙世无双
品质美
勤劳:兰芝自诉
善良:与小姑别
知书达礼:与婆婆别
精神美
反抗性
焦母
兄长
从文中可推知,仲卿父亲去世较早,焦母一手把儿子拉扯成人,而且,在她的多年努力下,家境尚较为殷实。长年的生活磨难,使得她练就了铁一样的手腕;多年的相依为命,使他对儿子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她心中的好儿子,就是要处处唯她命是从。所以他不甘心自己儿子的渐渐离他远去,不能忍受儿子对自己片言只语的反抗。在这种情形下,美丽贤慧的兰芝只能是她眼中的祸害的根源。
感情争夺战
没有人否定兰芝是美丽的、贤良的,她的最大的“不孝”就是没有能给焦家留有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所以,对焦母而言,有什么比为焦家留有一个后代更为迫切呢?(这一说法在安徽潜山一代流传甚广)
兰芝的不孕
某些情况下,美丽会成为一种错误,贤良也会成为一种罪恶。在焦母的心中,兰芝是抢走自己儿子的罪人,所以她的眼中,当然视兰芝美德于不见;何况兰芝是十全十美的吗,我们细究的她“自诉”、“遣归”的语言,为什么感到那么刺耳?
焦母蛮横专制,兰芝外柔内刚
焦母、兰芝性格不合
《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逼迫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
《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
焦仲卿和刘兰芝只能自杀吗?能否私奔?
当时以“忠孝”为社会核心的道德体系中,焦仲卿违背了焦母就是意味着背上“不孝”之罪,他毫无疑问会失去“府吏”之职,如果脱离焦母不仅会受到社会遣责,而且可能会被绳之以法,焦仲卿和刘兰芝不会这样“不识时务”,所以,当时社会伦理道德钳制着他们的自由和幸福。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私奔。
宗法制社会
,不孝之名,无法立足
焦仲卿孝顺、懦弱
《论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宗法制社会:艰难地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情感上、物质上)
以死明志,以死抗争(忠贞、反抗精神、守护尊严)
导致刘兰芝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仲卿始终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面对衷爱的妻子和敬爱的母亲,太难取舍。他尊敬母亲,可以推想,除遣归兰芝以外的事,他都能迁就他的母亲。然而,无论怎样坚持,兰芝终被遣归,他除说一些“海枯石烂,此情不移”的话外,实在无能为力。你能指望他和母亲断绝关系吗?这绝不可能,多年的相依为命,使他怎么忍心作出这样的决定。他是善良的,因此他也是无奈的,从而在行动上也表现为某种懦弱。
仲卿的懦弱
这是传统的观点。刘兰芝的悲剧首先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的悲剧。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封建家长制的逼迫
刘兰芝被休后为何还被提亲?
侧面烘托出兰芝优秀
时代因素:汉没有贞洁观念
西汉时择偶标准:娇美、娴雅、聪敏
汉朝统治者为巩固新生的封建制度,通过独尊儒术,将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学改造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礼法制度。董仲舒制定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将权力一级级集中于君王的手中,而女性却成为社会的最底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成为婚姻生活的至上权威。焦仲卿和刘兰芝看似受到的是焦母和刘兄的逼迫,但实际上他们对抗的是背后的整个封建礼法制度,所以俩人双双殉情的结局,无疑是对封建社会扼杀人性的血泪控诉.
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是必然性
▲社会意义(主题)
家长制的罪恶——
人世间的悲剧——
★现实主义创造的杰出范例,艺苑的
奇葩,历史的镜子!
激愤控拆
揭露批判——礼教吃人!
追求幸福
渴望真情——人生镜子!
取-娶
槌-捶
帘-奁
纫-韧
丁宁-叮咛
要-邀
藏-脏
那-哪
华-花

–旁
冥-暝
孔雀东南飞(并序)
◎知识疏理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1、区区:①何乃太区区
②感君区区怀
(愚拙,凡庸)
(真情挚意)
2、见:①君既若见录
②渐见愁煎迫
3、举:莫令事不举
①举言谓阿妹
②举身赴清池
(我)
(被)
(成功)
(发)
(耸,纵)
4、适:①始适还家门
②处分适兄意
③适得府君书
5、尔:①为诗云尔
②君尔妾亦然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6、谢:①谢家来贵门
②阿母谢媒人
③多谢后世人
(出嫁)
(适合)
(刚才)
(助词)
(这样)
(你)
(辞别)
(辞谢)
(告诉)
7、自:①自名秦罗敷

我自不驱卿
③物物各自异
④好自相扶将
8、几个要注意的词:
①便言多令才
②娇逸未有婚
③好自相扶将
④举手长劳劳
⑤阿母大悲摧
⑥否泰如天地
(其,她)
(本来)
(助词,无实意)
(亲自)
(很会说话。美好)
(娇美,文雅)
(扶侍)
(忧愁伤感的样子)
(悲伤)
(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三)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一个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例:
①便可白公姥
②昼夜勤作息
③我有亲父兄
④我有亲父母
⑤逼迫兼弟兄
⑥其日牛马嘶
(偏“姥”,指婆婆)
(偏“作”,指工作)
(偏“兄”,指同胞兄长)
(偏“母”,指母亲)
(偏“兄”,指哥哥)
(偏“马”)
(四)古今异义
1、妾不堪驱使
2、何乃太区区
3、汝岂得自由
4、可怜体无比
5、鸡鸣外欲曙
6、本自无教训
7、却与小姑别
8、小姑始扶床
9、自可断来信
(古:使唤。今:强迫别人做事。)
(古:愚拙;真情挚意。今:数量少;不重要。)
(古:自作主张。今: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古:可爱。今:值得同情与怜悯。)
(古:十二时辰之一。今:鸡鸣叫)
(古:教养。今: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古:回头。今:转折连词。)
(古:坐具。今:睡觉的用具。)
(古:传信的人,媒人。今:书信。)
10、承籍有宦官
11、处分适兄意
12、渠会永无缘
13、便利此月内
14、明日来迎汝
15、蹑履相逢迎
16、千万不复全
17、奄奄黄昏后
18、叶叶相交通
19、多谢后世人
(古:官宦,做官的人。古、今:宫中专门的侍官。)
(古:处理安排。今:专门的处罚决定。)
(古:他。今:人工修凿的专用沟。)
(古:吉利。今:方便。)
(古:第二天。今:未来的一天。)
(古:迎接。今:巴结、讨好。)
(古:无论如何。今:再三叮嘱。)
(古:暗沉沉的。今:气息将绝。)
(古:交互相通。今:往来通达。)
(古:告诉。今:感谢。)
(五)词类活用
1、孔雀东南飞
2、手巾掩口涕
3、卿当日盛贵
4、自名秦罗敷
5、头上玳瑁光
6、留待作遗施
7、逆以煎我怀
8、足以荣汝身
9、千万不复全
10、便利此月内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地)
(名词用作动词,名叫)
(名词用作动词,发光)
(动词作名词,赠送的纪念品)
(动词使动用法,使……受煎熬)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荣耀)
(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吉利)
(六)、“相”字的用法:
(1)相(xiāng),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等。
①会不相从许
②及时相遣归
③还必相迎取
④好自相扶将
④登即相许和
(2)相(xiāng),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应
④黄泉下相见
(代“你”,指焦仲卿)
(代“我”,指刘兰芝)
(代“你”,指刘兰芝)
(代“她”,指婆婆)
(代“他”,指媒人)
(3)相(xiàng),名词,相貌;宰相,丞相。如:
①儿已薄禄相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相(xiàng),动词,仔细看,审察;辅助,帮助。如:
  ①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韩非子·说林下》)
②乐桓子相赵文子。(《左传·赵公元年》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关于作品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字,被称为
“古今第一首长诗”。
《孔雀东南飞》背景资料:
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慧女子,夫妻相爱却不能永远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
鲁迅先生对“悲剧”曾有过这样的诠释——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且是永远的生活。
关于“乐府”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汉乐府民歌的主要特点
1.反映社会现实的广阔和深刻。
2.叙事成分占很大的比重。
1)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叙事诗歌的一大发展。
2)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求口吻毕肖。
3)常用铺陈的描写手法。
3.比兴的运用在汉乐府民歌里也有特色。
4.形式多样,有四言诗,有五言诗,有杂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