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复习课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是合金 (B)是金属材料
(C)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D)是有机合成材料
2.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右图),外体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优质有机材料加工而成,内部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下列有关“祥云”中使用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燃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B)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小
(C)铝合金质轻且延展性好
(D)火炬外体的制作材料均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3.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
(A)X>Y>Z (B)X>Z>Y (C)Z>Y>X (D)Z>X>Y
4.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
5.如下图所示是X、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Y>Z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镁,则Z可能是铁
6.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Fe + 2FeCl3 → 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浴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7.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和Zn(NO3)2的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 )
( A) Ag、Zn (B) Ag (C) Zn (D) Ag、Fe
8.为比较4种金属X、Y、Z、W的金属活动性,小刚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参加反应的物质
X
Y
Z
W
W(NO3)2溶液
—
√
—
ZNO3溶液
√
√
√
稀盐酸
—
√
—
√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A)Y>W>X>Z (B)Y>W>Z>X (C)Y>X>W>Z (D)X>Y>W>Z
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所得溶液无色,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可能含有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10.今年春节前,我省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氯化钠融雪剂。下列关于该融雪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C)使用氯化钠融雪,会加快钢铁桥梁的锈蚀
(D)使用大量氯化钠融雪,对公路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无影响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Fe2+、Ca2+、CO32-、OH- (B) Na+、SO42-、Cl-、OH-
(C) Ba2+、H+、Cl-、OH- (D)Ag+、NH4+、NO3、OH-
12.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AgNO3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将物质①的溶液小心地涂到指纹上,①就跟汗渍中的物质②作用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灰褐色银粒,随着银粒增多,最终变成黑色的“指纹线”。则物质①、②、③的化学式是[已知:AgX(X代表Cl、Br、I)性质相似,见光易分解2AgX → 2Ag + X2] ( )
(A)①AgNO3 ②NaCl ③AgCl (B)①AgNO3 ②NaBr ③AgBr
(C)①AgCl ②AgNO3 ③NaCl (D)①AgNO3 ②NaI ③AgI
13.右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14.氮肥能使柑橘枝繁叶茂、果实硕大。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 )
(A) K3PO4 (B) K2SO4 (C)CO(NH2)2 (D) Ca(H2PO4)2
15.颗粒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纳米铁”。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
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______,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______。
16.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 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 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2 + 2NaBr → 2NaCl + Br2;I2 + Na2S → 2NaI + S↓;Br2 + 2KI → 2KBr + I2。由此可判断:
①S、Cl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②下到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Cl2 + 2Nal → 2NaCl + I2 (B)I2 + 2KBr → 2Kl + Br2
(C) Br2 + Na2S → 2NaBr + S↓ (D)Cl2 + K2S → 2KCl + S↓
17.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
金属
铁
锰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
活动性铁 (填“>”或“<”)锰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 药品即可): 和 。
(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_____________的一边。
18.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溶液里浸泡,培养溶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溶液于试管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则培养溶液的pH____7(填“>”“<”或“=”)。
(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在(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 A) BaCl2 (B) CuSO4 (C) AgNO3 (D) KNO3
19.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硝酸铵属化学肥料中的 (填序号)。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硝酸钱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NO3 + NaOH → NaNO3 + NH3↑+ X,则X的化学式是: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课堂练习答案
1.【分析】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钢的性能优良,如硬度大等。
【答案】D
2.【分析】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
【答案】B
3.【分析】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H2,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则X>Y;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Y>Ag,Z
【答案】A
4.【分析】由实验A、B可知活动性:Fe>H,H>Cu;由实验D可知活动性Cu>Ag,故C没有必要做。
【答案】C
5.【答案】C
【分析】从图中可知金属Y和Z没有气体产生,说明Y和Z排在氢后,不与酸反应;但Y和Z谁活泼无法确定;若Z能从Y的盐溶液的中置换出Y,则Z>Y;Z不可能是铁,因为铁与酸反应产生H2。
6.【分析】因为Fe、Cu都与FeCl3溶液反应,如果FeCl3溶液存在,则Fe和Cu一定不存在,若有固体存在,则FeCl3一定不存在,故溶液中一定有FeCl2;又因为Fe与CuCl2反应置换出铜,故少量固体一定有铜,但Fe不一定存在。
【答案】B
7.【分析】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锌弱,所以铁能置换出银,但不能置换出锌,故这层物质是银。
【答案】B
8.【分析】Y和W都能与盐酸反应,而X、Z不能,可知:Y和W都排在氢的前面而X和Z排在氢后,Y又能置换出W(NO3)2中的W,说明Y的活动性大于W,同理X能置换出ZNO3中的Z.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Z,即金属活动性Y>W>X>Z。
【答案】A
9.【分析】由“加足量水所得溶液无色”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无CuSO4,由“所得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无Na2CO3,因为碳酸盐都溶于酸,这样本题中“沉淀不溶于酸”的只有BaSO4,故原固体中一定含有Ba(NO3)2和Na2SO4,可能含有NaCl,故D正确。
【答案】D
10.【分析】由于融雪剂中含有大量的无机化工成分,既损害植物,对道路、桥梁有很大的腐蚀,同时也会污染地下水,故D错。
【答案】D
11.【分析】A中Fe2+与OH-生成沉淀Fe(OH)2,Ca2+与CO32- 生成CaCO3沉淀;C中H+与OH-中和生成水;D中NH4+与OH-生成NH3和H2O。
【答案】B
12.【答案】B
13.【分析】从图中可知尿素[CO(NH2)2]含有氮元素,是一种氮肥。
【答案】A
14.【分析】氮肥中含有氮元素,即CO(NH2)2是氮肥。
【答案】C
15.【分析】(1)从信息中可知:H2和FeCl2以氮气保护在高温条件下生成Fe和HCl; (2)因为生成的铁粉易被氧气氧化,所以用氮气保护,隔绝空气;(3)金属越活泼,与相同酸反应越剧烈,从①中可知:Mg>Fe;Cu与Hg(NO3)2反应,则Cu>Hg;要验证Fe与Cu哪种活动性强,若B是CuSO4,则A应是Fe,利用Fe与CuSO4反应推知:Fe>Cu;若A是铜,则B是盐酸或一种亚铁盐溶液均可。
【答案】(1) FeCl2 + H2Fe + 2HCl (2)防止铁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3)镁片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剧烈 铜比汞的金属活动性强 铁 盐酸等
16.【分析】(1)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Cu(NO3)2;(2)根据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从化学方程式中得知非金属性:Cl2>Br2,I2>S,Br2 >I2,即Cl2 >Br2 >I2 >S;由于Br2 >I2,故B的化学方程式是错误的。
【答案】(1)Cu + 2AgNO3 → Cu(NO3)2 + 2Ag (2)①Cl2 > Br2 > I2 >S ②B
17.【分析】(1)铜、铁、铝三种金属铜最不活泼,铝最活泼,金属大规模使用与金属活动性有关;(2)与相同的 酸反应,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故锰比铁活泼;(3)由于相同质量Mg和Fe完全反应产生H2多少不一样,要使天平平衡,产生H2质量相同,故金属剩余,盐酸全部反应。相同质量Mg和Fe与酸反应,Mg产生H2多, Fe产生H2少,故指针偏向铁的一边。
【答案】(1)③ (2) < 金属锰的薄片 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 (3)①盐酸 ②铁
18.【分析】(1)滴入酚酞变红,溶液显碱性,pH>7;(2)稀硫酸与NaOH反应导致红色消失;(3)与Na2SO4反应产生沉淀,所加物质是BaCl2或AgNO3.生成BaSO4或是Ag2SO4沉淀,加入AgNO3还可与培养溶液中的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
【答案】 (1)> (2)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3) AC
19.【分析】从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中硝酸铵的化学式和注意事项分析可知(1)和(2)答案,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化学式的方法是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答案】 (1)B (2)AC (3)H2O 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