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地理复习计划、提纲、考点(教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22 05:5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地理中考
复习计划
一、目标:
1、通过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在初中阶段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地理科学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训练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养成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在学习、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3、迎接咸宁市九年级地理中考,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发挥考出最佳成绩,为升学准备考分。
二、内容:
初中阶段的全部教学内容,共4本教材。
三、重点:
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2、八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
四、难点:
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五、策略:
1、突出重点。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以讲授为主,而且当新课一样讲授。原因①:这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原因②:这章知识性强、灵活多变;原因③:后边章节不少的地方都有所涉及;原因④:学生在高一级学习中的基础。
其余各章节则以学生背、练为主。
2、分散难点。第一章的讲授分成三段完成,这样可以分散难点,让学生可以轻松的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
3、讲讲、背背、练练。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一节设计一个练习,其余各章节分册分章设计练习。
4、八年级上册新课中插入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并在四月份结束全部新课。
六、时间:
根据近年来我校的实际,周课时1节,要到五月份才进入中考复习状态。
七、进程及课时分配:
第一阶段:教材过关,分章分节复习。
1、七上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3课时)
(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
2、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2 课时)
(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
3、七上第一章第三节 地图(2课时)
(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
4、八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2课时)
(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
5、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课时)
(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
6、八上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2课时)
(讲背1课时、练和评附在八上第四章)
7、八上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2课时)
(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
8、八下第五章 四大地理区域(2课时)
(讲背1课时、练和评附在八下第六章)
9、八下第六章 省级区域(2课时)
(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
10、八下第七八九章 省内区域、跨省区域(3课时)
(讲背1课时、练1课时、评1课时)
第二阶段:中考综合训练,10天——做综合训练题。
第三阶段:中考适应性训练,5天——做中考模拟题。
第四阶段:学生自主复习,查缺补漏,10天——原则上不讲不练,
学生背考点、读练习卷、提问。
中考复习提要
第一部分
·七上·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
1.形状
2.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3.麦哲伦及麦哲伦航海的目的、线路、结果
二、地球仪
(一)基本概念
地球仪、地轴、南极、北极、经线(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纬线、赤道、经度、纬度、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纬网
(二)基础知识
1.经线:形状、方向、长度、走向、经线圈
2.纬线:形状、方向、长度、走向、纬线圈
3.经度:零度确定、度数划分、代号、度数变化、半球的划分、4条特殊的经线
4.纬度:零度确定、度数划分、代号、度数变化、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11条特殊的纬线
5.经纬网的意义
6.经纬线间隔度数的计算
7.对称点
8.咸宁通城的经纬度位置
(三)经纬线的难点
1.东、西经度的判读
2.北、南纬度的判读
3.经纬度与半球的关系的判读
4.极地投影图的判读
三、地球的运动
(一)、基本概念:自转 公转
(二)基础知识
1.自转和自转:运动轨道面、夹角及倾斜、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中心
2.地理现象: 昼夜的形成、昼夜的交替、时刻的早迟、昼夜长短及变化、日出时刻的早迟、太阳高度及变化、太阳高度与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及变化、五带、四季及四季的交替
(三)、地球的公转示意图:
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画出:①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②太阳的直射点 ③晨昏线与昼夜半球 ④四个位置的节气名称和日期
(四)、地球上的五带图:在图上填注画描①7条纬线的度数名称和意义②五带的名称和地理特征
四、地图
(一)基本概念:
地图、比例尺、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地势、地形、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二)基础知识
1.地图的三要素
2.比例尺:(1)公式 (2)种类 (3)大小 (4)运用比例尺测算 (5)地图的缩放
3.地图上的方向: (1)地图的方向:一般地图、方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极地投影图 (2)两点之间的方向:①地图上两点间的方向判断:普通地图、一般经纬网图、方向标地图、极地投影图、两地分别在东西经的方向; ②直接根据经纬度判断方向
4.图例
5.注记
6.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7.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坡度的陡缓、山地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陡崖
8.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第二部分
·八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一看中国的位置——优越
1.位置:半球、经纬度、五带、海陆、四端点、优越性
二看中国的疆域——辽阔
1.陆地领土:面积、陆界 、海岸线 、南北距离、东西距离 、 跨时区、14个陆上邻国
2.领海:我国的领海、领海面积(管辖面积)、四海一洋、内海、岛屿、半岛、四海分界线、海洋资源丰富、6个隔海相望国家
三看中国的行政区——34个(23+5+4+2)
1.三级行政区划
2.首都、自治区、特区
3.省级单位的名称、简称(3字简称1个,两个简称5省)、省会及位置、板块轮廓
(特别记住:川、陕、云、黑、鲁、粤、内蒙古、甘、辽、鄂、赣、藏、青、新等省的轮廓,另有桂、青、晋等)
四看中国的人口——众多
1.人口大国:人口总数
2.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分界线
3.人口分布的特点、原因
4.人口问题
5.我国的人口国策、具体要求
五看中国的民族——团结和睦
1.民族数 2.各民族人口 3.民族分布特点
4.民族政策 5.民族文化:节日 文体 宗教
六、中国疆域政区之最
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和地势
1.地势总趋势、阶梯分布及分界线、地势优越性
2.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优越性
3.主要山脉(五纵三横一弧)、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分布、特点;
三大丘陵与著名风景点;山地面积广大及利弊
4.中国地形之最
5.咸宁(通城)的地形
二、中国的气候
1.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
2.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
3.气温:特点、分布、温度带、咸宁(通城)
4.降水:特点、分布、原因、干湿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咸宁(通城)
5.气候的特点:季风及分界、范围、特点。梅雨与伏旱、咸宁(通城)
6.三大灾害性天气
7.中国气候之最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1)概念:内、外流河 内、外流区域
(2)内、外流河的分布及水文特征
(3)河湖众多(数据)
(4)中国河湖之最
2.黄河、长江:发源、流程、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支流、水利工程、母亲河
3.黄河:“几”字形、中国的忧患、“地上河”、治理黄河
4.长江:流域面积、各河段别称、三峡、“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九曲回肠”“地上河”、长江的防洪和灌溉
中国的几条地理分界线
·八上·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基本概念
1.解释: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2.识别:自然资源与非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国情
二、我国的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2.土地资源的类型、比例及分布
3.为什么要保护珍惜土地、怎样保护
4.我国的土地日
三、我国的水资源
1.为什么说水是最宝贵的资源?
2.水资源的类型、分布、问题
3.水资源主要是指?
4.水资源问题是世界化的问题?
5.水资源的基本国情怎样?
6.节水标志及其含义
7.解决我国水资源矛盾的途径:(南水北调的目的和线路)
8.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9.为什么要珍惜保护水资源、怎样保护
八上·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中国的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先行官”、“生命线”。
2.运输方式种类、特点、选用
3.交通网的分布
4.公路运输特点、高速公路、川藏和青藏公路
5.铁路:(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2)主要铁路干线(5纵3横、西南干线2条)
(3)重要铁路枢纽
二、中国的农业
1.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地位、分布、五个部门
2.农作物的地区差异、三大产棉区。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三、中国的工业
1.什么是工业?工业的地位、分类、分布
2.四大工业基地
3.上海
4.高新技术特点、门类、分布、中国“硅谷”
·八下·第五章
中国地理区域的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划分的依据及名称、分界线、位置、范围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相同点:气候、地势、地形、农业
2.自然环境差异:位置、范围、自然环境(气温:一月均温、年较差、特点;
降雨:年降水量、雨季;地形;植被;河流:流量、汛期、结冰
3.人文地理差异:农耕(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作物种类);交通、民居、其他方面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两大区域的突出特点及自然景观、“日光城”
2.两区的农业:(l)四大牧场特点、牲畜品种(2) 种植业特色、品种、分布
八下·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一、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自然环境:地理方位、地形位置、经纬度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气候。
2.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数据)
3.历史悠久的古都和文化名城、名胜古迹
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1)旧城格局、(2)今日北京的格局、(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地理位置、组成、面积、人口
2.“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的建立、特区区旗图
3.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澳门的支柱产业。(2)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合作
(3)香港的经济特点
三、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岛
l.自然环境(1)位置(纬度、海陆)、组成、面积、人口、民族
(2)自然环境:①地势地形,②多火山、地震,③气候,④山峰、河、湖
2.美丽的宝岛
3.出口导向型经济、“台湾硅谷”
4.富饶的宝岛:产品、森林、樟脑、7个美称、矿产 不可分割、盼统一
四、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位置、范围、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气候特征、植被特征(高山、荒漠和绿洲)
2.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坎儿井、主要农产品
3.能源开发:石油、天然气、“西气东输”
八下·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位置
2.对外开放的前沿及有利因素
3.外向型的经济、与港澳“前店后厂”模式
4.城镇的发展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特殊的地理位置
2.旅游资源丰富(动植物、民族风情、出国游)
3.崛起的旅游业 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八下·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一、沟谷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 位置、范围、深厚的黄土
2. 水土流失及原因①自然因素、②人为原因
3. 脆弱的生态环境
4. 生态建设
二、长江沿江地带
1. 地理位置:优越、“带状”区域
2. 自然条件:地势、地形、气候、自然风光、历史名城、河网、淡水养殖、黄金水道、江海联运、水利水能、矿产资源
3. 纽带和辐射作用:“H”格局
4. 沿江地带的城市:①四个特大城市、②城市分布特点、③四大城市与:四大城市群、沿江四大工业基地、三大酸雨区;④两大工业走廊;⑤上海——7个全国城市之最
5.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1)环境问题:①水土流失、②洪涝灾害、③三大酸雨区 (2)治理环境:长防工程、整治河湖、兴修水库水利工程、减少“三废”排放、依法治理保护
6. 长江之最
·八下·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 基本国情: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2. 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在世界中求发展
1. 又一基本国情…人口与国民产值
2.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3. 人类面临三大问题。
4. 我国…安理会、世贸组织、我们的重大责任
中考考点
七上·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
1.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麦哲伦(葡萄牙人)航海证实地球是球体:(西班牙)欧洲…大西洋…绕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太平洋…亚洲…印度洋…绕非洲(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班牙)。
二、地球仪
(一)、地球仪
1.地球仪:为了方便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
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
球仪。并用不同的符号、颜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位置、
形状,用不同的文字、数字注明地理事物的名称、高度等等。
2.地球仪的形状:正球体。
3.地轴: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即地球仪绕着旋转的那根轴。
4.南极、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地图上、地球仪上通常是上方)的一点叫北极(或解释为地球在运动中有一点始终对着北极星附近,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二)、经线
1.经线(子午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竖线。
2.经线的特征
(1)形状:半圆。
(2)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3)长度分布: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长度等于赤道长度的一半(2万千米)。
(4)走向状态: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在赤道上经线的距离最大,经度相差10距离间隔110千米;越往两极距离越小,在南北极点间隔距离为0千米。
3.经线圈:每相对应的2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三)、纬线
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经线垂直相交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横线。
2.赤道:即0度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赤道纪念碑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首都基多。
3.纬线的特征: (1)形状:圆。 (2)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3)走向状态:互相平行,距离相等。纬度间隔10距离为110千米。
(4)长度分布:赤道最长,4万千米;向两极渐短成一点(900纬线),长度为0km。南北半球内纬线都不等长,全球内纬度数相同 (对称的纬线)长度才相等。
4.纬线圈:一条纬线就是一个纬线圈,只有赤道纬线圈才能平分地球。
(四)、经度
1.经度:为了区别每条经线
给标注的度数。
2.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
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子午宫)的那条经线定为00经线;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3.度数划分:由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共360度,最大值180度。
4.表示方法: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度,用字母E表示,00经线以西(左)为西经度,用字母W表示。
5.度数变化:东经度向东(右)逐渐增大;西经度向西(左)逐渐增大。
经度数向东(右)增大的是东经度,向东(右)减小的是西经度。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6.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
200W和1600E经线圈分出两个半球,分
别叫做东半球、西半球。
从经度范围看: 200W往东过00经线到1600E在东半球; 200W往西过1800度经线到1600E在西半球。
②从经度数看:小于1600E的东经度和小于200W的西经度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
③1600E和200W既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
7.几条特殊的线:
00:本初子午线,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东经度、西边西经度。
1800: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
00和1800既不属于东经度也不属于西经度。运用中不带符号。
200W: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边东半球、西边西半球。
1600E: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边西半球、西边东半球。
200W、1600E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不判断这两条经线上的点的东西半球。
(五)纬度
1.纬度:为区别每条纬线给标注的度数。
2.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最长的纬线为00纬线,
即赤道。
3.度数划分:由0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90度。
共180度,最大值90度。
4.表示方法:赤道以北为北纬,符号N,赤道以南为南纬,符号S。
度数变化:北纬度向北(上)增大,南纬度向北(上)减小。
纬度数向北(上)增大的是北纬度,向南(下)增大的是南纬度。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赤道既不属于北纬度也不属于南纬度。运用中不带符号。
5.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纬线圈分出的两个半球,北边的叫北半球,南边的叫南半球。由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一致,所以:北纬度在北半球,南纬度在南半球。
赤道既不属于北半球也不属于南半球。
6.高中低纬的划分:300纬线是中低纬的分界线,600纬线是中高纬的分界线。300和600纬线不属于高中低纬度。
7.几条特殊的纬线:
00:赤道,最长的纬线,4万千米。既是南北纬度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分界线。图上多是直线。
300N:中低纬度分界线。以北中纬度以南低纬度。
300S:中低纬度分界线。以北纬低度以南中纬度。
600N:中高纬度分界线。以北高纬度以南中纬度。
600S:中高纬度分界线。以北中纬度以南高纬度。
23.50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线上及以南才有直射。靠近赤道北边的虚线。
23.50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线上及以北才有直射,以南无直射。靠近赤道南边的虚线。
66.50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极昼极夜的最南界线,线上及以北才有极昼极夜。靠近北极的虚线。
66.50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线;极昼极夜的最北界线,线上及以南才有极昼极夜。靠近南极的虚线。
900N:北极点,最短的纬线,长度为0km。地球上绝对的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南方。
900S:南极点,最短的纬线,长度为0km。地球上绝对的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北方。
8.值得注意的是:①在地图上只有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虚线,其余的经纬线都必须是实线。②00经纬线和1800经线运用中不能带符号,其余的经纬线都必须带符号。
(六)经纬网
1.经纬网: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2.经纬网的意义:方便而又准确的确定地面上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十分有用。
3.经纬网的样式
(七)经纬线的难点
1.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判读
2.北纬度和南纬度的判读
3.经纬线与半球的判读 (图一) (图二)
4.极地投影图上东西经、南北纬的判读
(1)①认准一个标准位置——N为中心00在下(如图一)。射线是经线,则左西经右东经。四条射线平分3600经度。最大的圆圈是赤道(00纬线),其余的圆圈是北纬纬线;三个圆圈平分900北纬,由外到内依次为00、300N、600N。
(2)S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与N为中心的正好相反。(如图二)请标注完整每条经纬线的度数。并分别画出图一图二的地球的自传方向。
(3)其余的照此类推。
(4)如果没有标明南北极,则根据自转方向首先判断出N、S:自传方向顺时针中心点为S极,逆时针为N极。
5.经纬线间隔度数的计算:
图上的总度数÷(经或纬线条数-1)
注:极地为中心点的不减1。
6.对称点的找法:
(1)地轴对称点:对称在对应的经线、同一条纬线上。E对称W,经度数之和为1800,即对称点在同一个经线圈;纬度完全相同。如点(340N,1120E)的地轴对称点是(340N,680W)。
(2)赤道对称点:对称点在同一条经线、对应的纬线上。经度相同;纬度N对称S,度数相同,对称点在不同的纬线圈上。如点(340N,1120E)的赤道对称点是(340S,1120E)。
(3)地心对称点:对称点在对应的经线、对应的纬线上。E对称W,经度数之和为1800,即对称点在同一个经线圈;N对称S,度数相同,对称点在对应的纬线圈上。如点(340N,1120E)的地心对称点是(340S,680W)。
7.通城县城的位置大约1160E、310N。
附表一
项目 纬线 经线
概念 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横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竖线
形状特征 圆,自成纬线圈 半圆
长度分布 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 长度相等
分布状态 互相平行距离相等 赤道距离最大,向两极距离渐小,相交于两极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附表二
项目 纬度 经度
概念 为了区别纬线给标的度数 为了区别经线给标的度数
标度范围 00~900 00~1800
00的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变化 由赤道向两极增大 由00向东向西增大
符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半球界限 赤道(南北半球) 200W和1600E(东西半球)
度数规律 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三、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
自转 公转
概 念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
运动轨道面 赤道面(自转轨道面) 公转轨道面
倾斜角 夹角66.50,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始终对着北极星附近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24小时多;一年,365天多
运动中心 地轴 太阳
地理意义 昼夜的交替时刻的早迟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 形成五带,形成四季及四季的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直射点的方向及影子的方向
日出时刻的早迟
(二)、地球自转方向的画法
① ② ③ ④ ⑤
常见的是①、④、⑤三图的画法。
(三)、地球的公转示意图
1.作图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画出:①地
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②太阳的直射点以
及直射的光线。 ③A和C位置时的晨昏
线、昼夜半球。④在图上标注出两分两至
名称和日期。分析:①各位置处的昼夜长
短状况;②地球一年中运动到不同位置处(日期、季节时)的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半球位置和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影子长短、影子的方等等。
2.北半球的春季是3~5月,夏季是6~8月,秋季是9~11月,冬季是12~2月。南半球相反。
3.看图填空:①在我们咸宁:当地球运动到A的位置附近时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A的位置时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C的位置时太阳斜射得最厉害,影子最长;A的位置时白天时间最长,C的位置时白天时间最短;B和D的位置时昼夜平分。当地球运动到B和D的位置时,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纬线。②任一日期(节日)地球运动轨道上的位置。
(四)、地球上的五带图
1.地球上的五带划分的依据是地表
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2.在图上填注画描①用虚线画出南
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用实线画出
赤道。②标注出五带的分界线的度
数和名称。③在图上适当的位置填注上南北极
的名称、度数④按照图上的例子填注出五带的地理特征。⑤在图上适当的位置填注上五带的名称。
(五)、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巨大的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形成白昼,叫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形成夜晚,叫夜半球。
昼夜交接的线叫晨昏线。
昼夜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都无关。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昼夜半球不停的交替着。
3.昼夜长短及变化:由地球的公转形成。
(1)两分两至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
①夏至(夏季),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
极夜,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北
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②冬至(冬季)正好夏至相反。
③长春分秋分日晨昏线与地轴重合,全球昼夜等长。
④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所以有:冬至至长夏至至短,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北半球夏至(夏季)昼长夜短,
冬至(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2)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年中北半球白昼长短的变化。
南半球则相反。
(3)太阳直射点的半球位置;直射点的移动。[请在公转示意图上分析领会]
4.时刻的早迟:由于地球自转,
东边总比西边先见到太阳;所以东
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因而形成不
同经线上(地点)的时刻差异,即时差。
同一经线上(经度相同)时刻相同。
5.日出时刻的早迟: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的。(1)东西差异:由于自转,同一纬线或纬度相近的点,东边日出总比西边早。(2)南北差异:日出时刻的早迟与昼夜的长短一致,昼长则日出早落晚,昼短则日出晚落早。由于公转,同一经线或经度相近的点,夏季越往北日出时刻越早,越往南越迟;冬季反之。
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
由地球的公转形成。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最
高(角度为900),没有影子;离直射点越远太阳
高度越低,影子越长。纬度大于23.50N和23.50S
的地区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影子的方向看直射点的位置,直射点在南影子向北,反之向南。23.50N以北影子全年都向北,23.50S以南影子全年都向南。
7.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8.五带:由于地球在其公转过程中保持着66.50的倾斜角,只有南北纬23.50之间的地带才能被太阳直射,获得的太阳热能最多形成热带。大于南北纬66.50 两极附近地带,太阳斜射的厉害且有半年极夜得不到太阳照射,获得的太阳热能最少形成寒带。南北纬23.50到66.50之间既无直射也无极夜,获得的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多,为温带。
9.四季及四季交替:四季主要是在中纬度地区分明,中纬度地区纬度越居中四季越分明。热带长夏无冬、春秋短暂;寒带冬长无夏、春秋短暂。北半球,6~8月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是一年中获得热能最多的季节,形成夏季;12~2月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是北半球一年中获得热能最少的季节,形成冬季;3~5月太阳直射赤道及两侧,由冬到夏的过渡,为春季;9~11月也直射赤道及两侧,由夏到冬的过渡,为秋季。
10.我们咸宁(通城)所在的温度带是北温带,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四、地图
(一)、地图
1.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并用不同的符号颜色表示出来的图。
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二)、比例尺
1.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也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比例尺、线段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注明下列比例尺的形式:
①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文字式) ②1/10000000(数字式)
③1:10000000(数字式) ④千分之一(数字式) ⑤ (线段式)
4.比例尺的大小
分母 比值 比例尺 表示范围 表示内容 相同范围图幅大小
大 小 小 大 略 小
小 大 大 小 详 大
5.比例尺的运算
(1)算图距 (2)算实距 (3)算比例尺 (4)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6.地图缩放后的比例尺和图幅面积
地图与实际地理区实际上是相似形的关系,比例尺实际上就是它们的相似比。地图缩放后也是相似形关系。那么:①图幅放大(缩小)n倍,比例尺和图上距离(长度)也都放大(缩小)n倍。②地图放大(缩小)n倍后的面积放大(缩小)n2倍,放大(缩小)后的面积=原面积×(或÷)n2。
7.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值,但不能写成一个数值,比例尺无单位。数字式比例尺是其基本形式。线段式、文字式比例尺是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三)、地图上的方向
【一】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方向标地图:
根据方向标定方向,方向标箭头指向北方,认准了箭头就确定了北方的位置:
北方在上,则该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北方在下,则该点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北方在右,则该点上西下东左南右北;
北方在左,则该点上东下西左北右南。
牢记:右北下东
3.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纬网相当
于方向标。
(1)竖线(射线)是经线,经线指示着南北方,所以
沿经线判断南北方;同一条经线上的点的方向是正北
正南的关系。离北极点近的在北方,反之在南方。
向正北正南走,其实是沿经线走,由于经线的特点,如果不改变方向,只能走到极点。
(2)横线(弧线…圆圈)是纬线,纬线指示着东西方,所以沿纬线判断东西方;同一条纬线上的点的方向是正东正西的关系。一般经纬网图上,沿劣弧纬线左东右西。
向正东正西走,其实是沿纬线走,由于纬线的特点,如果不改变方向,肯定能回到出发点。
【二】两点间的方向的判读
1.两点间的方向的一般判读例:乙在甲的 方。
无论那种地图,都必须:
①首先必须判断正确整幅地图的方向。
②判明哪是被判断点(乙),哪是参照点(甲)。
③判定参照点的方向:过参照点做坐标,且使其与方向标完全一致。
④分析被判断点在参照点的方向位置关系。(所以:乙在甲的西北方)
2.根据经纬度判读方向
经纬度是怎样划分的?经纬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经纬度的分布与方向的关系?
(1)根据两点的经纬度画出简略经纬网图,特别要注意两点经线的位置,尤其东西经度数相同或接近对称的经线,要注意画正确位置——分析清楚过1800还是过00经线是劣弧。
例:点A(560E,270N)在点B(1200W,560S)
的 方。作图:
甲图A在点B的 西北 方。(错误)
乙图A在点B的 东北 方。(正确)
(2)直接根据经纬读数判读方向
①东西方的判读看经度:同在W数小的在东方,大的是西方;同样E数小的在西方,大的是东方;一个W一个E,则要先判明过00经线两点间的距离近还是过1800近,然后就近(即沿劣弧)判读方向。
200W在300W的东方,200W在190W的 方 200E在210E的西方,200E在190E的 方
200E在200W的东方。(过00是劣弧) 1700E在1700W的西方。(过1800是劣弧)
②南北方的判读看纬度:同在北纬度数小的在南方,大的是北方;同在南纬度数小的在北方,大的是南方;一个北纬一个南纬,北纬度在北方南纬度在南方。
3.极地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1)中心点是N:南北方:沿射线判断南北方:
北极点(900N)是绝对的北方,其余点都是它的南
方。两点之间离北极点近的在北方,反之在南方。
东西方:沿弧线(圆圈)且必需沿劣弧判读。沿弧线顺时针方向是西方,逆时针方向是东方。
(2)中心点是S(900S):与中心点是S相反。
(3)中心点是N,地球逆时针自转;中心点是S,地球顺时针自转。
4.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的判读
山脉、河流的两端其实互为参照点(被判断点),先判读出一端在另一端的什么方向,那么另一端就在这一端相反的方向,将两个方向连起来就是山脉走向或河流流向。
河流流方的表述必须将源头(上游)的方向词放在前头。
(四)、图例、注记
1.图例:地球仪或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
记住几种常见的图例:洲界、国界、省界、长城、首都、省行政中心、一般城镇、铁路、公路、河流湖泊、运河、山峰、沙漠等。(教材14页图1.24)
2.注记:地球仪或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山高水深的文字和数字。
注记的使用:运用中要注意注记的字号、字体、排列方式等等。
(五)、等高线地形图与地面地形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
1.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2.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地面高度的计算:
(1)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是海拔高度的加减。同在海平面上(下)则减,一上一下则加。
(2)海拔高度的计算:一般少于此项计算。
【二】地面地形与地形图
1.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
2.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距离(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相等。
3.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只能是相对高度)。同一图上的等高距是一个常数。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5.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6.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地图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图。
这种图更能一目了然的看出地面高低起伏状态。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
7.地形剖面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一条水平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的图,可以直观的表示出地面地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地形剖面图的要素:①等高线地形图,②剖面线,③坐标,④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①高度坐标与剖面线垂直,水平坐标与剖面线平行。②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描绘在坐标中。③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即成。
【三】等高线与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有:坡度的陡缓、山地与盆地、山谷与山脊、鞍部、陡崖等。
等高线地形图(地图)上的
标高数字都是海拔高度。不必
每条等高线都标明高度。
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
等高线之间的疏密可以表示坡
度的陡缓,稀疏处坡度缓(水平距离大),上山、开地、建筑易,河流缓;密集处坡度大(水平距离小),上山、建筑、开地难河流急。如图中甲线路坡度缓,上山顶容易;乙线路坡度陡,上山顶难。
2.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这两种地形的等高线都成
闭合的不规则的圈,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 山地 盆地
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洼地)。图中的A处是山地,▲处是山顶;D处是盆地。
3.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
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
才可能有小溪。图中C处是山谷,可以有小溪;F处是山脊。
4.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
高线相通的低凹部分是鞍部。如图E处。
5.等高线与陡崖:2条或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
就是陡崖。图中B处就是陡崖。
陡崖高度(一般是相对高度)的计算:
陡崖高度=(重叠的等高线条数±1)×等高距
注:有“以下”“不高于”字样的是算陡崖最高高度则+;有“以上”“不低于”字样的是算陡崖最低高度则-。
最高高度≥陡崖高度≥最低高度
6.等高线地形图顺口溜:闭合山顶或盆地,低脊高谷鞍部通,陡崖等高线重叠,河流只在山谷中,线稀坡缓上山易,密集坡陡攀山难。地形剖面最直观,分层设色一目了然。
八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中国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一看中国的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
洋西岸——海陆兼备,①交通便捷,
有利于陆上、远洋国际交流交往;
②温湿的太平洋空气深入内陆,给
东部广大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3.五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
小部分热带——气候温暖适宜,四
季分明,动植物生长有利。
4.经纬度位置:①40N~530N,
南北跨纬度490,形成黑龙江冰
天雪地而海南岛已春暖花开的自然景观;②730E~1350 E,东西跨经度620,形成乌苏里江旭日东升而帕米尔高原还满天繁星的时差景观。时区跨东5区至东9区,5个时区,时刻相差4小时零8分钟。
全国统一时间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
5.疆域四至点:北(530N,1230E),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40N,1120E),南海南沙群岛南端曾母暗沙。
东(1350E,480N),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主航道中心线;西(730E,390N),新疆帕米尔高原。
二看中国的领土——辽阔
1.我国陆地领土
(1)陆地面积960万km2,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 (3)海岸线1.8万多千米
(4)南北距离5500千米 (5)东西距离5000千米。
(6)东起逆时针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我国的海洋领土:我国是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之一
(1)我国的领海:自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
(2)领海面积:37万多km2,管辖的海域300多万km2。
(3)濒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可望印度洋。
四海分界线 渤海黄海:渤海海峡。黄海东海:长江口北岸到济州岛。
东海南海:福建南端到台湾高雄。
(4)我国的内海:渤海、琼州海峡全是我内海。
(5)岛屿:我国有大小岛屿6500多个,三大岛顺次是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6)我国的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7)我国的海洋资源丰富,渤海有我国最大的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舟山渔场。
(8)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由北到南: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三看中国的行政区—34个
1.三级行政区划:
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
直辖市、行政特区)、
县(自治县、市、县级
市)、乡(镇)。省级行
政区共34个,包括
23个省,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2个特别
行政区香港、澳门。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区。
2.熟记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省会、位置和板块轮廓。3字简称1省,有两个简称的有5省。特别记住:川、陕、云、黑、鲁、内蒙古、甘、辽、粤、鄂等省的轮廓,另有台、琼、新、晋等。
3.省级行政单位的记忆
(1)归类记忆:
①逆时针有邻国的9省区:辽吉黑、内蒙古、甘和新、藏云桂;
②从北往南14个临海省市区: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港澳桂台琼;
③黄河流经9省区:青川甘、宁内晋、陕豫鲁;
长江流经11省市区: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④四川的邻省:陕甘青藏云贵渝
⑤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云桂粤台
⑥有邻国又是沿海省:辽桂。 临两个海:辽鲁(苏闽)台;
⑦有两个简称的省:云贵川陕甘——滇黔蜀秦陇;
⑧祖国四端省区:北黑东黑、南琼西新;
⑨用河流作简称:湖南:湘江、江西:赣江、福建:闽江等(另外黑、辽也可算);
用名山作简称:安徽:皖山等;
用湖泊作简称:云南:滇(滇池)(另青海也可算);用古国名:蜀秦晋鲁
用历史名作简称:晋冀鲁豫秦陇蜀。
⑩14个含有方位词的省区:两湖两广两河山、北云西海江和陕;
(2)形象记忆:川像树叶,黑像天鹅,云像孔雀,粤像象头,晋像平行四边形,台岛状似纺锤,青像兔子,陕像跪地的秦俑,湘像大爷头,赣像太婆头台像纺锤(香蕉),琼像菠萝。另鲁辽粤有半岛,还有的省区与河湖相关。
(3)分区记忆:①东北三省:黑吉辽。②北部一区:内蒙古。③西北五省区:陕甘宁青新。④西南五省区:云贵川渝藏。⑤黄河中下游六省市:鲁陕、冀豫、京津。⑥南部沿海七省区:闽/台、粤/琼、港/澳、桂。⑦长江中下游七省区
长江 上海。( )
(4)口诀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港澳重庆好河山。(注:新疆包含在“五江”中)
四看中国的人口——众多
1.人口数量: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12.9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2005年1月6日零时2分第13亿位婴儿出生。
我国人口密度135人/km2(2000年),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2.人口分布:东部、东南沿海多,西部少。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大致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一线,以东占94%。
3.人口特点: a人口基数大,b人口增长过快。原因:a人口基数大,b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等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5.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了使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具体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五看中国的民族——团结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2%。55个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人口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9个。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几个特殊少数民族的分布:5个自治区与维蒙古族藏壮回,高山族…台湾省,黎族…海南省
3.少数民族的文化:①维吾尔族手鼓舞、傣族孔雀舞、朝鲜族跳板、蒙古族摔跤等。②傣族泼水节、彝族白族火把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墟节等、回族开斋节。③回族维族伊斯兰教、藏族喇嘛教,等。
4.民族政策: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六中国政区之最
我国最浅最小的海——渤海 我国最深最大岛屿最多的海——南海
邻国最多的省——新8,藏4 邻省最多的省——内蒙古8、陕8,川7
白昼夏季最长冬季最短的省——黑 白昼夏季最短冬季最长的省——琼
夜晚夏季最长冬季最短的省——琼 夜晚夏季最短冬季最长的省——黑
最早看到日出、日落的省——黑 最晚看到日出、日落的省——新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云桂粤台四省 全在热带的省——琼
位置最北、最南的省——黑、琼 位置最东、最西的省——黑、新
位置最西的省会——乌鲁木齐 位置最东的省会——哈尔滨
位置最北、最南的省会…哈尔滨、海口 位置最北、最南的沿海省——辽、桂
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 跨纬度最多的省——琼
面积最大、最小的省——新、澳门 人口最多、最少的省——豫、澳门
人口密度最大、最小的省——澳、藏 人口最多的民族——汉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滇20多个 有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桂
侨胞原籍最多的省——粤、闽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西南地区
我国最大的盐场——渤海的长芦盐场 我国最大的渔场——东海的舟山渔场
四、中国政区与谜语
船出长江口——上海 宝地——贵州 银河渡口——天津 碧波万顷——青海
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的地势
1.中国地势的总趋势: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西南,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西北、北部、中部,海拔1000-2000米,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东部,海拔500米以下,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南以西为一级阶梯、以北以东为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为二阶梯以东为三级阶梯。
大陆架: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南海一部分。
2.地势的优越性:利于温湿的太平洋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二、中国的地形
【一】地形特点: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我国各类地形齐备: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3)意义:①这种地形有利于发
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②丘
陵地区多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如山
东的泰山、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
山、桂林山水;③山区崎岖交通不
便,基础建设困难,但林矿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
【二】主要地形区
1.主要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2.主要山脉,“五纵三横一弧”:
①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另五指山。
②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脉;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③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西藏与印度、尼泊尔、锡金边境上,2400千米长,平均海拔6000多米。最高峰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⑤南北走向:横断山
⑥界山:A国界山:喜马拉雅山:中国与印度、尼泊尔、锡金;阿尔泰山中段:中国与俄罗斯、蒙古。B省界山:大别山:鄂与豫皖;巫山:鄂渝;大巴山:川与甘陕、陕渝;昆仑山:新藏;南岭:粤与湘赣;祁连山:陇青;太行山:晋与冀豫;武夷山:闽赣
⑦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割成若干个地形区,各地形区内分布着相对低下的地形区。
3.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西南部,青藏两省全部、四川西部。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中华水塔”;平均海拔4000米。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内蒙古高原:我国北部,主要在内蒙古境内。祁连山麓-大兴安岭与国界线-长城间。我国第二大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地面坦荡。
云贵高原:云南南部、贵州大部。西高东低,海拔从2000降至1000米,地面崎岖,石林溶洞奇异,峰岭起伏,小盆地众多,世界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
黄土高原:祁连山-太行山-长城-秦岭之间。世界最广阔的黄土分布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又有风吹来的高原之称。
4.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西北新疆天山南部。我国最大的盆地,内部平坦,高山环绕,里边有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小块绿洲环绕。
准噶尔盆地:新疆天山北麓,新疆境内。内分布着成片的戈壁和一连串的小块绿洲。
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南麓青海省境内。海拔3000米,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多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石油、煤炭等资源丰富,被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四川重庆境内。海拔500米左右,山岭高原环绕,成都平原外多为起伏的低山丘陵,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盆地,自古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被誉称为“天府之国”。
5.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黑吉辽三省大部分以及内蒙古局部。我国最大的平原,海拔200米下,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地势平坦沃野千里。由松嫩、辽河、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
华北平原: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之间。由黄淮海三大河冲积而成,亦称黄淮海平原,黄河三角洲向渤海仍平均年推进2.5千米,海拔多在50米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大海。由长江冲积而成,地势比华北平原更低,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是我国著名的“水乡”、“鱼米之乡”。
【四】中国地形之最
我国地势最低的地区—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我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我国自然条件最好的盆地——四川盆地 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我国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2400km 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均高6000m 我国位置最南的山脉——五指山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位置最东的山脉——长白山
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高原——云贵高原
世界上黄土堆积范围最广、深度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
世界最高峰—中尼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三、中国的气候
【一】中国气温的特点
1.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
2.气温(1)特点:冬季: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原因: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其次受夏季风的影
响,夏季吹东南风、西南风(夏季风),冬季吹西
北风(冬季风)。
1月00C等温线与淮海…秦岭…横断山一线
基本一致。1月份漠河平均气温-280C,海口160C,
温差近500C。
3.风向与气压:气温高的地区上空气压低形成低压区(低压中心),反之则高压中心。空气的流动形成风,空气总是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冬季,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入亚欧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气温低气压高,故新疆、蒙古上空形成高压中心,而东南部濒临纬度较低的太平洋,气温较高气压低,故太平洋、印度洋上空形成低压中心,所以冬季我国普遍吹西北风。夏季陆地受热快气温高于海洋,所以低气压区在西北部,故吹东南风(来自太平洋)、西南风(来自印度洋)。
4.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另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5.咸宁地处的温度带:亚热带
【二】我国降水特点:
1.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特点①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原因:受海陆位置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距离南方近北方远,强度南方强北方弱,持续时间南方长北方短。②降水的年际变化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3.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可分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跨四个干湿地区的省市有甘内蒙古陕藏。
4.我国主要的降水形式是锋面雨。
5.咸宁地处的干湿地区:湿润地区
【三】气候的特点:
1.气候的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西南风,暖热多雨。我国三种季风类型都具备、面积广大,北方的季风气候具有较明显的大陆性特征。
②雨热同期,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有利于植物生长,“鱼米之乡”就受惠于雨热同期。
③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典型的季风气候,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气候。加上复杂的地形的影响,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因此,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世界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有适合的生长地。
2.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以西为非季风区,以东是季风区。
3.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中旬为梅雨季节,7、8月雨带北移则多伏旱。
4.咸宁(通城)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西南风,冬季主要吹西北方;属湿润地区。
【四】我国四大灾害性天气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气象灾害。
2.我国四大灾害性天气:
(1)寒潮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灾害性天气。我国的寒潮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秋冬春均有寒潮,冬季最盛,春季寒潮影响最大。全国只有藏云贵琼受寒潮影响较小。
(2)台风是我国破坏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我国的台风生成于热带太平洋大气旋窝,属东南风,台风一方面带来狂风暴雨给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破坏,但另一方面带来丰富的降水缓解夏旱。
(3)水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最频繁的灾害性天气。水旱灾害是夏季风进退反常造成的,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旱灾全国四季普遍存在,春旱夏旱影响最大。我国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五】中国气候之最
中国,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 夏季最冷的地方——青藏高原
我国最主要的降雨形式——锋面雨 冬季最热的地方——海南省
我国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冬季最冷的地点——黑龙江省的漠河镇,1月均温-30、60C
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7月均温330C,人称“火洲”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台湾的火烧燎6558mm/年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仅5.9mm/年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解释概念: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区域:外流河的流域。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区域:内流河的流域。
【二】知识点
1.我国流域面积超过1000Km2的河流有1500多条。外流面积占2/3,外流量占95%。
内外流河的分界大致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以西北为内流区,以东南为外流区。
我国河流众多,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印度洋;西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内流区域的湖泊是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区域的湖泊是外流湖,多为淡水湖。
2.秦岭—淮河(一月00C等温线)以北的河流,由于降水量小、雨季短,故河流的流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中上游地区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此线以南的河流,由于降水量大、雨季长,故河流的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流域内植被较好,含沙量小。
3.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三】中国河湖之最
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外流河——长江6300Km。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区、我国最大的湖区——青藏高原湖区
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内流湖、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世界最早、最长人工运河—京杭运河1800km 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
我国最长、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最大的内流湖区—青藏高原
最大的淡水湖最大的外流湖—鄱阳湖 最大的淡水湖区—长江中下游
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河—淮河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黄河
结冰期最长的河—黑龙江 位置最北的大河—黑龙江
【四】黄河
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上的雅拉达泽峰,穿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形区,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千米,流域面积75万km2,我国第二长河第三大河。干流像个巨大的“几”字形。源头至河口是上游,旧孟津至入海口是下游,中间中游。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洮河、湟水等。
2.黄河,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它还塑造了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已实行梯级开发,建成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重要的水利工程;还建有许多引黄灌溉工程浇灌着流域内的广大的土地;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所以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3.黄河,中国的忧患:由于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汇入黄河,在下游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上沉积下来,使河床至今仍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升高形成“地上河”,一遇暴雨,下游人工河堤随时都有决口的危险,所以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 凌汛是黄河又一大忧患。
黄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最难治理的河
4.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保持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具体途径是①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使土不下坡,以减少入河的泥沙;②修建水库,治沙防洪并举。
【五】长江
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峰,穿越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三大地形区,流经青川藏云渝湘鄂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程流量世界第三;水能资源世界第二。流域面积180万Km2,年流量1万亿m3,是我国流程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第一大河第一长河。源头至宜昌为上游,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中间中游。
2.长江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3,一半可以利用;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上游又集中在源头至宜宾。长江深切巫峡形成举世闻名的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已建有葛洲坝、二滩、龚嘴、丹江口等众多的重要水利工程,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有“水能宝库”之称。
3.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四季可通航,干支流通航7万多千米,占全国总航程的2/3,与多条铁路干线相交,沟通水陆沿海的交通,是我国重要的 “黄金水道”。
4.长江北边的主要支流:汉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雅砻江;南边的主要支流:赣江、湘江、沅江、乌江等。南北支流起着调节干流流量的作用。
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
5.长江的“九曲回肠”——荆江河段,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
6.长江的防洪和灌溉:我国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因素,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人为因素,森林破坏严重。防洪措施:加固大堤,建设蓄洪工程,治理荆江河道,裁弯取直;营造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三峡大坝。
中国的几条地理分界线
1.淮河…秦岭——最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①1月0 0C等温线;②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③800mm年降水量线;④半湿润湿润地区分界线;⑤河流结冰分界线;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⑦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⑧南北方种植业类型及耕地类型分界线;⑨水稻与小麦、油菜与花生、甘蔗与甜菜、柑橘与苹果的分界线;⑩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耕作制度分界线……
2.大兴安岭——兰州——拉萨:东西部农业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3.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4.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
5.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6.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南段——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昆仑山东段——冈底斯山,与4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八上·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不足
一、从世界看我国的自然资源
【一】几个概念
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矿产、阳光、水等等。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资源。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
1.基本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2.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不足。
①领土面积世界第三位,人均仅世界人均的1/3;②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世界第三位,人均仅世界人均的3/5;③耕地面积世界第四位,人均仅世界人均1/3;④河流经流量世界第六位,人均仅量世界人均的1/4;⑤森林总面积世界第六位,人均仅世界人均1/5。⑥有160多种矿产,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有“黑色金子”“工业的血液”之称的石油已经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
3.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二、我国的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及比例。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总量
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小,各类土
地所占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
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
矛盾突出。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怎样?
我国土地资源以大兴安岭——阴山——乌稍岭——横断山为界分为西部和东部两部分。西部为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着沙漠石山戈壁冰川和草地。东部为季风区,半湿润湿润地区,这一地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以耕地为主,山地以林地为主。
东部又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地区。北方半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湿润地区以水田为主。
3.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为什么要保护珍惜土地:①土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②耕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牧林业的物质基础,只有利用合理注意保护,才能永续使用;我国土地资源国情要求我们珍惜土地;③水土流失、破坏严重:年表土流失50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土地沙漠化速度惊人,年增加1000多Km2;草场资源普遍超载,挤占挪用土地资源严重,所以必须珍惜土地。
5.怎样保护珍惜土地:①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的全民意识;②依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③因地制宜,合理用地;④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⑤禁止乱占土地。
6.我国的土地日:1991年规定:每年6月25日为我国土地日。
三、水资源
1.之所以说水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因为①水是立国之本,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②人们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③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总水体的0.3%,十分有限。
2.水资源的类型:(1)按含盐度分为咸水(包括海洋水、咸湖水)和淡水(包括河流水、淡湖水、地下水、生物水等);(2)按利用分为可直接利用水(包括河流水、淡湖水、浅层地下水)和不可直接利用水(包括海洋水、咸湖水、深层地下水)。
3.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的是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
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4.水资源问题是一个世界化的问题:①由于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淡水的需求与日俱增;②人类对淡水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
5.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①我国的水资源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尼,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列世界的110位之后。②水资源紧缺在我国普遍存在,且不断加剧。
6.我国水资源的分布:(1)夏多冬少。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江河暴涨,大量的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的流入大海;冬季则缺水。(2)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80%,北方仅占20%,而耕地分布却是北多南少,尤其是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6%,这种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的矛盾;而南方水多地少,特别是夏季大量的淡水资源白白浪费掉。
7.解决我国水资源矛盾的途径:
(1)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
分布不均的问题:①我国最大
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
引长江水到华北、西北,有东(利
用京杭大运河调水到华北、京津地区)、
中(调汉江丹江口水到华北等地)、西(调金
沙江、雅砻江水到西北华北地区)三条调水线路。
②还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等等。
(2)兴修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
(3)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对水污染的防治,要靠科学技术,但树立正确的惜水节水、防治水污染、综合利用水资源的观念更为重要。因此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8.节水标志:绿色地球中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公众参与,鼓励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滴水做起。
“世界水日”每年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至28日。
八上·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中国的交通运输
【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对外交往等,都要首先创造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所以,交通运输事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各种运输线被称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2.现代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路(包括河运河海运)、航空、管道等。
3、我国交通网的分布情况: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二】、公路运输
1.公路运输的特点:机动灵活,“门口到门口”的运输。一般担负短途运输。
2.我国2000千米左右的公路干线有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等。
3.我国高速公路起步晚发展迅猛。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嘉靖。
【三】、中国的铁路
1.1999年全国铁路通
车里程达5.79万千米。铁
路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运
输方式。
2.我国主要铁路可分
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
大组,交叉衔接处形成许
多铁路枢纽。
(1)南北干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太焦-焦柳线。
(2)东西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3)东北干线:哈大线;滨洲-滨绥线。
(4)西南干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
(5)世界海拔最高施工最难的铁路青藏铁路。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航运 航空
运输工具 汽车 火车 船 飞机
运输速度 较慢 较快 最慢 最快
运输价格 较高 较低 最低 最高
运 输 量 较少 多 最多 最少
3.重要铁路枢纽:北京(全国最大)、郑州、徐州、株州、兰州、成都(熟记它们分别交汇的铁路干线)
4.交通运输枢纽
【四】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依据有哪些?
①要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速度、运输价格、运输量等特点。②要跟据出行(运输)的目的、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二、中国的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息息相关
1.什么是农业?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生产部门叫农业。
2.农业的五个部门:农、林、牧、副、渔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叫做种植业(农)。 利用森林的种植、养育、采集而获取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叫林业(林)。 牧区农民在草场上放牧牲畜、农耕区农民通过饲养牲畜而获得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叫牧业(牧)。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水生生物的农业生产部门叫渔业(渔)。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加工叫副业,或在某种主打农业部门中从事的其他农业生产活动也叫副业(农耕区农民的养殖、种树等就叫副业;牧区牧农的种植也叫副业)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怎样?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②我国农民占总人口的62%,人们的吃穿和工业的原料、市场都离不开农业。③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的基础。④稳定粮食生产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大事。
【二】我国农业的分布
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以大兴安岭——兰州——阴山——拉萨一线为界分为东部农业和西部农业。
1.西边是非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地区,那里天然草原广布,以畜牧业为主,有我国四大牧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牦牛,藏羚羊)。
2.东部属湿润半湿润地区、季风区。
(1)①东部平原、浅丘陵以种植业为主。我国种植业由于气候条件差异显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种植业。①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灌溉多水浇形式,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②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有棉花、油菜、甘蔗等,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农作物的地区差异:①粮食“南稻北麦”;②糖料“南甘北甜”;③油料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带;④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产棉区。
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以长江流域最集中:①东北:三江平原、松嫩平原,②江苏安徽:江淮地区、太湖平原,③湖北:江汉平原,④湖南:洞庭湖平原,⑤江西:鄱阳湖平原,⑥四川:成都平原,⑦广东:珠江三角洲,⑧苏沪浙:长江三角洲
(2)山地地区以林业为主,①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我国两大天然林区,②东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3)东部水域以渔业为主,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养殖最发达。
【三】、农业的发展
1.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①利用当地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气温降水)的优势,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②根据当地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发展农业。
产品 谷物 肉类 棉花 大豆 花生 油菜 甘蔗 水果
位次 1 1 1 3 1 1 3 1
2.我国农业取得了怎样的成就——①1999年我国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的前列;②我们用很少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③不少贫困地区迈入了小康或富裕。
3.我国的农业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①人口增加,耕地减少;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自然灾害严重;④环境污染严重。
4.面对挑战,我国农业的有什么对策?
①结合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②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③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中国的工业
【一】什么是工业?
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工业一般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叫重工业,如采矿业、机械制造业、钢铁工业等。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叫轻工业,如食品加工业、制衣业、玩具制造业等。
【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怎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三】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京广、京沪、京哈等铁路沿线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黄河流域能源工业带;长江沿线经济发达带;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重工业为主)、②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③沪宁杭(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轻工业为主)
上海——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四】、我国发展迅猛的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经济增长快,产品更新速度快,是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电子和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都是高新技术。北京、上海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区。
2.电子和信息类产业是高新技术的“龙头” 产业。
3.高新技术什么特点?
①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②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比例大;③产品更新换代快。
4.高新技术的分布的特点及分布怎样?
特点:大分散、小集中。沿海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与军工密切的产业。
5.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科技园。
八下·第五章
中国地理差异
一、四大区域的划分
1.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等特点。
名称 位置范围 省区范围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黑鲁京津晋全部,吉辽冀苏皖豫陕甘宁大部 季风区北部。1月00C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东临黄海东海南海 川苏皖大部陕甘豫少部、云贵桂渝鄂湘浙闽粤赣港澳台沪琼全部 季风区南部。1月00C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 新内蒙古甘大部、宁少部、吉辽冀陕局部 非季风区,身居内陆,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青藏全部,川部分,新甘局部 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2.我国的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读背填图5.4“我国的四大区域”:
名称、分界线、位置、范围等。
青藏地区与南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分
界线——同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南北方分
界线——秦岭—淮河。北方地区与西北
地区分界线——同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
4.几条相关的分界线:
(1)秦岭一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月00C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冬季河流结冰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南方北方分界线
(2)季风区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西宁—拉萨—冈底斯山
(3)一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同属于东部季风区。
北方 南方
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气温 1月均温 00C以下 00C以上
年较差 大 较大
特 点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冬季温和 夏季炎热
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降水 降水量 800mm以下(少) 800mm以上(多)
雨季 集中7、8月 各月都较多夏季丰富
干湿地区 半湿润 湿润 湿润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 汛 期 短 长
流 量 小 大
结 冰 有 无
农耕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粮食作物 小麦 花生 甜菜 水稻 油菜 甘蔗
经济作物 苹果 梨 棉花 柑橘 茶叶 棉花
人文 交 通 陆路—汽车马车 水路——船
民 居 屋顶较平墙体厚 屋顶陡墙体高
剧 种 梆子秦腔: 唱腔高亢 越剧黄梅: 唱腔委婉
吹奏乐器 抬头瞪眼 慷慨激昂 低头眯眼 余音绕梁
建 筑 规模庞大 气势宏伟 小巧玲珑 山水相融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1.自然景观:(l)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部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阴山等。(2)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的变化。 (3)河流、湖泊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4)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风蚀作用显著,形成雅丹地形;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绿洲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东部是辽阔的丰茂的温带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
2.气候特征:深入大陆内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难受海洋影响,年降水量在 400毫米以下。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大,降水较少,因此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二】高、寒的青藏地区
1.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环绕,包括青藏两省和四川西部,属高原山地气候。
2.自然景观:①雪峰连绵,冰川纵横,亚洲的大江大河多发源于本区,故有“中华水塔”之称。②藏北高原的地势作波状起伏,草原、荒漠广布,东南边缘山高谷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河的水流湍急。③湖泊星罗棋布,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群,有最大的湖泊——青海湖。④农田、村镇、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地带。⑤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气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拉萨——“日光城”。
【三】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西北和青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1.畜牧业的差异:
(1)西北地区:⑴内蒙古牧区东部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为代表。贺兰山以西牧场局限于绿洲上。(2)新疆牧区是山地牧场,代表品种是细毛羊,宁夏滩羊等。(3)青藏牧区和青海牧区是高寒牧场。优良牲畜品种有牦牛、藏羚羊等。
2.特色农业: ①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降水少,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农田,河西走廊、新疆各盆地边缘的绿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农田。所以当地农民越是天旱越希望天再热些,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冰川积雪融水。主要农作物有长绒棉、小麦等。 ②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高原上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只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热条件相对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因此,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形成了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是青棵和小麦。
八下·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一、全国政治文化中—北京
1. 自然环境:华北平原边缘,大致位于400N,
1160E。地势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西、
北、东北三面环山,东南缓缓的平原倾斜向渤海。
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等河流流经境内对外交
通便利,北京位居暖温带,冬夏长、春秋短,属
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作为首都的北京首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祖国的心脏。天安城楼是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的象征。天安门广场是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及外企国际新闻机构等云集北京。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中国的许多科研机构(170所)、高等院校(120所)、体育场馆(北京奥运村)、博物馆(120个)、许多文艺团体和文化机构都聚集于北京。
3. 历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70万年至四万年前我们的远古祖先就在这里生活。后来,元、明、清和民国初年均在此定都。明称北京,1930年称为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于此,改称北京。
(2)名胜古迹无数: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城楼、胡同、坛庙、王府等名胜古迹无数。
4.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旧城格局:“凸”字中轴线对称的“棋盘状”格局。
(2)今日北京的格局:北京老城区的格局基本沿袭了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由于其“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廊丰富,节律有序”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规划建设精华。
(3)现代化大都市:第一、保护性建设,保持旧城基本格局。第二、现代化建设,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北京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铁路、公路、航空系统完善,使北京的规模不断扩大,且使北京内外的联系和沟通非常方便快捷,这是大都市典型的象征。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 人多地狭
(1) 地理位置:港澳地处祖国大陆的东
南端,珠江口的东西两侧,分别与广东省
的深圳、珠海相邻。
(2) 区域基本特点:人多地狭。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098km2,人口 666.5万人(2000年)。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陆地面积约25.4km2,人口约43.8万(2000年)。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3) “上天”(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田)
2. 港澳历史和“一国两制”政策
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政府规定“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认熟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图。
3.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 港澳地区产业构成:港澳地区的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及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 香港与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模式“(香港)前店(内地)后厂”的格局,因而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内地资源丰富低廉,香港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丰富。
(3) 香港的经济特点: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是内地与世界贸易的中转站。
三、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岛
l. 祖国神圣的不可分割的领土,两岸盼早日统一
(1) 范围: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包括
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
积约3.6万km2,人口2200多万。
(2) 民族:汉族为主体,最主要的少数民族高山
族,人口3千多。
(3) 位置:A.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00N-250N之间。B. 海陆位置:台湾省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4) 自然环境:①台湾岛以山地为主,约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②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③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西部。④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岛南部,属于亚热带、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2000毫米,夏秋季节多台风暴雨,火烧寮年均降雨量6558mm是全国之最。⑤最高的山峰是玉山,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湖泊是日月潭。
2. 美丽富饶的宝岛
(1) 美丽的宝岛:风景名胜众多:玉山、日月潭……
(2) 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①“亚洲天然植物园”:台湾岛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岛上二分之一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森林树种丰富,有“森林之海”之称。②“海上粮仓”: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③“水果之乡”:台湾盛产亚热带、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茶叶等。④“东方甜岛”:台湾盛产糖料作物——甘蔗。⑤“矿产丰富”:台湾有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矿产,西海岸有丰富的海盐,被称作“东南盐库”。
3. 出口导向型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的经济”。
小而精的出口加工区——新竹科技园号称“台湾硅谷”,是台湾高新技术的代名词。
四、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高山、荒漠和绿洲
1.位置、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
居我国西北边陲,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以汉族、维吾尔族为主体。
2.地形特征:高山与盆地相间——中
部是雄伟的天山山脉,北部有西北一东南走
向的阿尔泰山脉,南部是昆仑山脉,天山的南北两侧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因此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3.气候特征: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海洋空气难以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植被特征:大部分地区成为植被稀少的荒漠,只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绿洲。
5.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l)发展农业的条件:a.有利条件:新疆属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修建引水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绿洲地区灌溉农业。b.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且荒漠广布。
(2)主要农产品: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等。因有特殊的光照条件,新疆成为我国三大产棉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基地;甜菜、葡萄等多种瓜果业是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3.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1)新疆预测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2)“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东到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东西的能源大动脉。
八下·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 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
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 对外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
国最早开放的地区。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决
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
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经济开放区,其中广州市为沿海开放城市。
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1) 区位因素: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2) 人文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侨乡之一,便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3)政策因素: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地区,国家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自主权,促进了经济发展。
3. 外向型的经济: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产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远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主要有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加工制造业。
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使城镇化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4. 港澳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相互依赖,合作密切,创造了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合。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 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地处我国西南边睡的云南省境内,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2. 旅游资源丰富:
(1) 自然风光:西双版纳是我国海南省外的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如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等等互相依存、错落有致的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这里还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等。
(2) 民族风情:西双版纳是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和睦聚居的地方。形成了以傣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
3.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
(2)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商业、城市建设、餐饮服务等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
八下·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一、沟谷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 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
西到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包括
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
区等省区。
2.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
区。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呈
现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西北风将蒙古高原的沙吹到这里,经年累月堆积而成——“风吹来的高原”。
4. 水土流失严重
(1) 特殊的自然环境:①特殊的土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多孔隙,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②特殊的地貌地形,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陡崖直立。③植被,黄土高原是一个植被极度缺乏的地区。④气候干旱,降雨少而且集中,多强暴雨,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2) 人为原因:①毁林毁草,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5. 脆弱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经常遭受旱灾,有暴雨时还会发生洪涝灾害,还会引起泥石流、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黄土高原农垦历史悠久,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6. 生态建设:①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地方减少放牧等。
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 优越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