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3 16: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万历十五年》分析了明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情景导入
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
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学会分析均田免赋口号的进步性。
3.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重难点
明末的腐败政治;
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重点
难点
基本目标
学习目标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表现1:皇帝昏庸
政治:日益腐败
材料二: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表现2:宦官专权
材料三:
东林党争是指明末东林党与阉党以及其他派别之间的斗争,“言事者益裁量执政,执政日与枝柱,水火薄射,讫于明亡。”
表现3: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政治:日益腐败
材料一: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彭州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
材料二: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清明史料》
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流离失所
流民图》(局部)
经济:土地兼并
明 朝 中 后 期
政治:日益腐败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动荡不安
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因 果 关 系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其表现不包括(  )
A.皇帝疏于朝政,宦官专权
B.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C.财政匮乏,政府因而不断加派赋税
D.明末陕西北部一带连年灾荒
1、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政治腐败的表现。
2、关键词:政治腐败、不包括。
3、灾荒属于自然灾害,不是政治腐败的表现。故选D。
线索提示
D
随堂小练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材料一: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愈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当时除原有的征税,还加派对辽东作战的“辽饷”,训练军队的“练饷”和镇压人民的“剿饷”,合称“三饷”。
——根据部编版历史教科书整理
材料二: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旱灾的情形
明朝统治腐朽,赋税繁重
陕西地区连年的自然灾害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人物名片
陕北起义
进军中原
均田免赋
攻克西安
建立大顺
攻克北京
推翻明朝
起义经过
内容
针对
土地 兼并
均田:
免赋:
沉重的赋税
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得到农民的拥护,起义队伍迅速发展。
“均田免赋”含义是什么?针对什么社会问题提出的?有何进步性?
平均土地
减免赋税
进步性: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中国农民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均田免赋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李自成的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史料研读
1644年4月,李自成起义军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朕自登基十七载,上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首……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崇祯《血衣遗诏》
崇祯皇帝自缢处(煤山,今景山)
明朝灭亡
1.下列口号中由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是( )
A.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B.平买平卖
C. 三年不征,一民不杀 ??
D.均田免赋
1、本题主要考查李自成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口号
3、均田免赋是李自成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故选D。
线索提示
D
随堂小练
2、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1、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灭亡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灭亡标志
3、明亡标志:李自成攻入北京。故选B。
线索提示
B
随堂小练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太祖努尔哈赤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政权:大金,史称后金。
建立八旗制度
实行兵民合一。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发展。
满洲兴起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清太宗皇太极
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改国号为清,清朝建立。
皇太极完成了统一东北地区的大业,并促进了满洲社会形态的转变。
清朝建立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顺治帝迁都北京。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起义军最终失败。清军入关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清兵入关
1.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1、本题主要考查后金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
3、统一了女真各部的是努尔哈赤。故选B。
线索提示
B
随堂小练
2、为了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是(  )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鳌拜 D. 康熙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
3、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是皇太极。故选B。
线索提示
B
随堂小练
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政治:日益腐败
爆发原因
经过
直接原因:陕北灾荒严重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根本原因:政治腐败,赋税苛重
口号
满洲兴起
清兵入关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皇太极改国名为清
均田免赋
总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