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物高考备考课件-试题结构分析在生物高考复习中的应用及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生物高考备考课件-试题结构分析在生物高考复习中的应用及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2-22 10:3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试题结构分析在生物高考复习中的应用及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
试题结构分析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
生物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
一、试题结构分析在高考复习中
的应用
什么是“试题” ?
“试题”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问题解决理论”关于问题结构成分的划分
“试题的难易”决定于哪些因素?
1.什么是“试题”?
教育心理学对试题的定义:
2.试题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立意?
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
要重视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情境
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是指分析、概括、综合、推测、评价等能力。
考查考生这些高水平能力时,需要将考生置于新情境材料中,让考生对其进行分析、概括、综合、推测和评价,如2011全国课标卷32题。
如果用考生熟悉的情境材料或用与教材语言相同的材料,考生很可能会凭着记忆,完成所要求完成的任务,导致仅仅考查考生的简单记忆能力,考试结果并不能反映考生的高水平认知能力,如2011全国课标卷6题。
设问?
测量目标?
行为目标?
3、“问题解决理论”关于问题结构成分的划分
“问题解决”是十分复杂的认知技能,是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一定认知操作或技能活动(操作算子),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也可以理解为在问题空间进行搜索,通过一系列认知操作后使问题从起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
问题空间:问题的起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统称为问题空间。
3、问题解决理论关于问题结构成分的划分
问题的起始状态,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与问题情境的描述。
问题的目标状态,是关于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所要求的答案。
问题的中间状态,
是指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问题的目标状态之间的中介状态与各个步骤。
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不是直接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或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
由起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是存在限制和障碍的,也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该认知活动或思维活动的完成,或困难的克服,需经过一系列认知操作(借助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才能实现。
[2008-全国理综大纲乙卷-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问题的结构成分举例分析:
难度值:0.55
问题的起始状态:
起始状态中的问题情景
甲、乙种群的类型
坐标图反映的甲、乙种群关系
丙的类型及食性
起始状态中的问题条件(限制)
大量的(丙)
仅剩一个种群
问题的目标状态:
试题的目标状态(测量目标)-------三个种群的关系及变化?(变化的结果是剩哪个种群?测量目标涵盖行为目标)
事实的目标状态(行为目标)-----剩哪个种群?
问题的中间状态:
食物链
竞争
是何→为何→如何→若何
(试题的难度逐级递增)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假如是…,又会怎样?
设问的“四何”分类
(1)是何(what):一些表示事实内容的问题,重在点明本质、实质、要素,在答案中含有事实性要素。
例如:2011全国课标卷-6题
(2) 为何(why):一些表示目的与理由的问题,说明为什么,有关目的、价值、意义、理由的问题。
例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1、3题
(3) 如何(how):一些表示方法、途径与状态的问题,说明怎么样,用什么方法、手段、途径,处于怎样的状态或情况等问题。如果是表示一种方式,通常需要了解其过程;如果是表示一种状态,通常需要了解其具体的程度。
例如:2011全国课标-32
(4)若何(if):一些表示情境条件变化的问题,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要是”“是否”“即使”等情况下的问题。 例如:2011全国课标卷29题第(3)小题
4、“试题的难易”决定于哪些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试题的难度,决定于:
设问
问题的性质(四何)
测量目标与行为目标的一致性
情景的新颖程度
问题空间的大小(问题中间状态的繁简)
二、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特点
三、高考生物命题改革的方向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考试不仅要在认知领域对考生进行评价,也要尝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动作技能领域对考生进行评价.
----- “高考内容、形式与能力考查”课题组
1.认知领域的尝试
宁夏卷5年命题轨迹
2、情感领域的尝试与可能
生物学观点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进化的观点
动态的观点
客观真实(2004-江苏-39)
尊重证据(2002-广东-36)
批判性思维(2002-理综-21) (2000-广东-41)
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的可能
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观念的教育
控制人口增长国策教育
生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群体行为而非个体行为
人类中心和种间平等
竞争进化和合作进化
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观念的启示
从人的个体本位\部分人的群体本位向人类本位转化
从为目前的需要向为目前与未来的需要相统一转化
从“人类中心”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化
3、技能领域的尝试与可能
认知技能:
辨别控制变量
给出操作性定义(因变量的测定方法)
逻辑方法的应用
动作技能:
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的技能
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的技能
安全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的技能
生物绘图的技能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