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3 19: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总体目标:知道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能通过观察《清明上河图》、历史地图册《宋代经济的发展》和研读文字史料,知道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素养目标: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能通过观察历史地图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能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史料研读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能通过历史图片了解宋代管理者的智慧,为当前各地城市管理者如何引导摊贩们有序经营提几条可行性建议。(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认识如何在地摊经济与城市管理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仅需要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需要我们大家的建言献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地图册 历史图片 文字材料 多媒体 抖音小视频
(二)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图片教学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9课 《清明上河图》里的烟火气与宋代经济的发展
到哪里摆摊最获利(东京、临安)
卖什么小吃最赚钱(米饭、茶)
三、卖什么古玩、衣服最挣钱(丝绸、五大名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百姓关注主持人说地摊经济》
《清明上河图》中占道经营、流动商贩、马路市场的图片与市区商贩占道经营的对比
展示头条新闻对地摊经济搜索的报告
观看视频
观察图片
回答问题
了解时事
学会古今联系
了解时事
一、到哪里摆摊最获利——商业贸易的繁荣)
出示《宋代经济分布》、《汉代经济分布》、《唐后期经济分布》三幅地图及图表史料。了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最终在南宋完成的时间节点。
①问题设计:读图,在宋代摆地摊应该去南方还是北方?为什么?
②问题设计:与汉唐相比,全国的经济重心有何变化?据图说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全国经济重心是怎样南移的?自主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找出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出示《宋代经济发展》示意图
问题设计:据图说说宋代最关注地摊经济的城市?
出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了解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
问题设计:据图,在东京城摆地摊还能看到那些商业现象?
出示《唐长安城平面图》和《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问题设计:读图,北宋东京城与唐长安城相比在坊和市的布局上有何变化?
出示《宋代海外贸易图》,了解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问题设计:阅读教材宋代有哪些著名的大商港?宋代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据图说说宋代海外贸易最近与最远的所到地?
问题设计:说说我们今天有哪些交易方式?宋代的交易方式是什么?
出示《北宋交子》和《南宋会子》图
问题设计:据图说说交子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和地区?说说纸币出现的原因?
总结
问题设计:到哪里摆摊最获利?
1和2:读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3、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读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观察历史图片史料,回答问题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阅读及读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8和9:读历史图片史料,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从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史料及教材获取有效信息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卖什么小吃最赚钱——农业的发展
出示《宋代经济的发展》分布示意图
①问题设计:宋代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哪些?宋代引进了什么优良的品种?
②出示材料:……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梢)小,不择地而生。——《宋史》
③问题设计:综合图中农作物的熟制和主要粮食产区,说说当时全国的主要粮仓?
出示《宋代经济的发展》分布示意图
①问题设计:宋代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哪些?
②出示《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分布图
问题设计:观察《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说说宋代棉花的推广路线以及宋代茶树主要种植区。
总结
问题设计:卖什么小吃最赚钱?
读历史地图及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2、读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从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卖什么古玩、衣服最挣钱——手工业的兴盛
出示《宋代经济的发展》分布示意图
问题设计:①宋代手工业发达的部门有哪些?
A、说说宋代丝织业发达的地区?
B、圈出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
C、圈出宋代造船业发达的城市?
2.总结
问题设计:卖什么古玩、衣服最挣钱?
3、展示《清明上河图》虹桥段的侵街现象及虹桥两端的四根标木,了解地摊经济的坏处及宋政府对侵街现象的管理措施。
问题设计:地摊经济曾经是一个城市脏乱差的代表,随着地摊经济重现江湖,如何引导摊贩们有序经营,维持好文明卫生城市的形象,请你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几条可行性的建议?
读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3、观察历史图片,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从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照应导入,培养以古鉴今的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看到了充满烟火气息的地摊经济。这些流动在城市中的地摊,构建了北宋经济举足轻重的一环。
聆听
总结本课
教学反思
本设计以北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地摊经济同当前国家对地摊经济的放开相联系,以新手摆地摊要考虑的三个主要问题为主线,情景创设贴近生活,思路清晰。
本设计以历史地图、历史图片为教学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形象直观,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本课以历史图片为主要的史料呈现形式,文字史料较少,缺少历史图片同文字史料的互证。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供学生整理笔记参考)
(课标: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重点: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和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表现
1、农业
(1)粮食作物——水稻(跃居首位)
①原因:A、两宋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B、优良水稻品种占城稻的引入,提高了产量;
C、种植技术的提高(如秧马的发明,“早禾”“晚禾”两熟制的推广)和发展区域的变化
②表现:“苏湖熟,天下足”(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粮仓)
(2)经济作物
①茶树——南方普遍种植茶树,产茶州县比以往增加
②棉花——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手工业
(1)纺织业
①丝织业——南方胜过北方,川浙丝织生产发达(北宋)
②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制瓷业
①“五大名窑”——定窑(河北) 汝窑(河南) 钧窑(河南)
哥窑(浙江龙泉 冰裂纹) 官窑(开封 临安)
②景德镇(江西)——北宋兴起,后来“瓷都”
(3)造船业——为海外贸易的兴盛奠定基础
①世界领先(重要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②东京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③规模宏大(长30米,宽10米),设计科学(如设置了水密隔舱),配备指南针
3、商业繁荣
(1)城市的兴起(开封、临安)
①人口多达百万;
②商业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③打破了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地点的限制,出现了草市
——《清明上河图》(北宋 张则端)描绘了开封商业的繁荣
(2)纸币出现——“交子”
①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主);铁钱不便携带
②时间:北宋前期
③地点:四川地区
④地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⑤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3)海外贸易兴盛
①原因——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产品;
B、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女真等)的崛起,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
C、发达的造船业和先进的航海技术;
D、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市舶司)
②表现——
A、出现了广州、泉州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B、海外贸易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C、市舶司的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D、外贸所得高
二、结果——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
南方长江流域经济总量超过北方黄河流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三、原因
1、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2、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如水利的兴修,优良稻种的引进)
四、启示
1、保持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2、重视科技进步;
3、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4、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爱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