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文档属性

名称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22 12:50:04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广东南海(今广州)人。他从小就爱动脑筋,什么事他都想弄个水落石出。詹天佑8岁进私塾,功课很好。 1871年,清政府开始派儿童去美国留学。第二年,12岁的
人物简介
詹 天 佑
詹天佑考进了“留美儿童预备班”。在预备班里,他更加努力学习。一年后,他因成绩优异被派往美国留学。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了。他是我国自行设计修建铁路的第一人。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
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
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
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
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
线。
杰出
爱国
接受任务
主持修筑
提前竣工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人字形
八达岭——中部凿井
居庸关——两端同时凿进
有力回击
赞叹不已
詹 挠 挟 勘 铲
劣 隧 岔 竣 藐
阻挠 要挟 轻蔑 勘测
周密 精密 恶劣 攀山越岭
隧道 竣工 藐视
字词
1、施工:
2、阻挠:
3、修筑权:
4、要挟:
5、勘测线路
6、否则
字词
7、泥浆
8、隧道
9、竣工
10、藐视
11、赞叹不已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
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帝国主义是怎样
要挟的?这说明了什么?)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詹天佑不怕谁的嘲笑?他们是怎样嘲笑我们的?詹天佑不怕困难体现在那些地方?)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
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
‘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作人员
口。”(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
周密 精密 藐视 轻视
(1)复习计划订得越( ),复习时就越顺利。
(2)越是先进( )的仪器,对使用者的文化要 求也就更高。
(3)比赛时,敢于( )任何强大的对手,常常会获得战胜对方的信心和勇气;而盲目地( )任何对手,常常会导致失败。
周密
精密
藐视
轻视
1、选词填空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3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6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请画出开凿工作图
八达岭
中部凿井法
居 庸 关
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坡度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火车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南口
西北
青龙桥
南口
西北
青龙桥
这条铁路不满4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
的计划提早两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
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 (帝国主义是怎
样藐视中国的?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有
力的回击”?)
勘测线路:工作高度负责
杰出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
詹天佑
毅然接受
爱国
不但 而且
按课文内容 填空
1、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隧道,采用(
的方法,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 )
的方法。
两个隧道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的好处是
( ),这表现了詹天佑(
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中部凿井法
使工期缩短一半
杰出的
智慧和才干
)。
2、铁路经过青龙桥隧道,坡度特别大,为了解决
这个困难,詹天佑设计了一种( )线路,
采用( )的办法,顺
利地解决了火车爬坡的难题,这表现了詹天佑的
( )精神。
“人”字形
创造
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
一、将下面词语归类。
要挟 油灯 控制 藐视 隧道 艰巨
勉励 恶劣 阻挠 周密 工程 请教
带头 容易 陡坡 杰出 铜像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油灯、隧道、工程、陡坡、铜像
要挟、控制、勉励、阻挠、
请教 带头、藐视
艰巨、恶劣、周密、容易、杰出
二、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
2、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
难道中国那时候没有自己的工程师吗?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难道不应把它修好吗?
挠( ) 绕( ) 竣( ) 俊( )
饶( ) 娆( ) 骏( ) 峻( )
控( ) 嘲( ) 毅( ) 扛( )
空( ) 潮( ) 屹( ) 杠( )
绘( ) 浆( ) 岔( ) 藐( )
会( ) 桨( ) 盆( ) 蔑( )
三、比一比,组词语。
阻挠
阻挠
缠绕
妖娆
竣工
骏马
俊俏
峻岭
控制
空气
嘲笑
潮水
毅然
毅力
扛着
杠子
描绘
会议
泥浆
船桨
岔路
脸盆
藐视
轻蔑
四、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开凿居庸关隧道用( )
的办法,原因是( )。
2、开凿八达岭隧道用( )的
办法,原因是( )。
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山势高,岩层厚
中部凿井
隧道很长
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2、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詹天佑的杰出在于创新,生活中,你有哪些新发现、新想法、新尝试,请举一例。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
返回
返回《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准备好多种做开凿隧道实验材料。
学生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思考: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看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
  (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詹天佑》。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课文是以什么来命题的?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根据经验你猜想一下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渗透命题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指读课文,结合正音,检查字词情况。交流自学情况,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讲给同位听。
  3、交流课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沟通课内外联系,丰富知识积累,帮助理解人物及课文内容)
  三、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1、思考: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
  2、讨论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提纲挈领,摒弃繁琐分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四、突出主线,引发探究。
  1、通过学习,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自由交流,简要陈述。
  (根据课文内容,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
  五、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1、教师在合作前提出明确要求。
  (1)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
  (2)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确保合作高效。
  (3)可按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自行设计问题。
  例:
  A、在()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B、找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的表现,仔细体会。
  C、把“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两部分用画图或实验的方法来说明。
  (对学生分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议,是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提出备选的思考题目,可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六、汇报交流,深悟感情。
  1、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评价。在此环节中,不硬性规定内容,学生畅所欲言。如:“詹天佑是个杰出的人”,“詹天佑是个爱国的人”“詹天佑是个一丝不苟的人”……都可以。只要学生够结合文中的事例,词句,进行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长短不限。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讨论场”“表现场”。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汇报表达,进行适时的点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感情升华,促进积累。)
  七、创意表达,拓展思维。
  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教师放映片断: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在许多年后,来到长城,远望京张铁路,感慨万千……(电影《詹天佑》片断),激情引发,让学生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通过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1、请你放开思路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2、想像一下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他们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八、课外延伸,深化感情
  布置学生搜集我国历史上爱国英雄人物,准备“爱国英雄事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