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
1.尝试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会“相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
2.学会总结具有“相遇问题”的基本策略,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具有“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形成解决“相遇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乘法的运算律字母表示:axb=bxa (axb)xc=ax(bxc) (a+b)xc=axc+bxc
2.追问行程问题中,速度 时间和路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已解决这道题,然后说说你是怎样考虑的?
学生汇报自已的想法:要求“于刚家与少年宫相距多少米?”就是要求出于刚走的路程。
教师:这是一个行程问题,所车涉及到的基本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x时间。
今天我们继续解决两个人相向而行的问题。
二.课堂探究
(课件出示例1)
教师:请同学们先观察屏幕,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理解信息: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两人行走的时间各是多少?两人行走的方向是怎样的?什么是相向而行表演一下。
分析问题:由于两个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那么当两人相遇时,他们所走的路程与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有什么联系?说说你的想法。
独立思考,合作解决
解题思路一:
先算于刚行驶的路程,再算苗苗行驶的路程,最后把两人行使的路程加起来:75x5+60x5
解题思路二:
先算于刚和苗苗每分行多少米,再算两人5分行多少米:(75+60)X5
速度和x时间=路程
教师: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第二种更简便)
强调:行程问题可以借助于画线段图帮助分析问题。
(课件出示例2)
教师: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明确要求的问题。借助于画线段图分析问题。
(1)理解信息:两车的速度是多少,方向怎样,时间是多少?看课件演示什么是反方向行驶。
(2)分析问题:两车3小时行驶的距离刚好是两车行驶的路程和。
(3)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然后解答 (45+52)x3 速度和X时间=路程
三.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习题1
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出示课件习题2
仔细观察,理解题意,明确要求的信息。
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速度和x时间=路程
(课件出示习例3)
仔细读题,观察线段图,注意习题中所给的条件,区分和例题的区别。
小组交流想法,独立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1)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或者不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过一定的时间相遇,这样的行程问题叫相遇。
(2)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或者不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过一定的时间拉开距离,这样的行程问题叫向背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向背问题都可用“速度和×时间=总路程”来解决。总路程=甲的路程+乙的路程,速度和=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五.布置作业
1:课堂活动:第一题
2:练习六: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帮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尽可能的让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展示和指导,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根据问题,正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使计算的正确率得到提高。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通过这些教学把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