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04
名师点拨
03
自主学习
02
读图学文
01
考点描述
05
随堂训练
06
链接中考
08
思维导图
07
天盘归纳
课标要求
中考考点
①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②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改革的主要过程,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作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
上图是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的场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 ,带来
, 均有很大提高。?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民的劳动热情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政策。改革首先从 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 ,促进 。?
3.时间: 。?
1978年
农村经济发展
生产积极性
农村
改革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概况:
(1)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
;?
(2)到1983年, 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5.特点:建立在 基础之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土地公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6.作用:
(1)激发了 ,带来了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 开辟了一条新路。?
实现现代化
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民的劳动热情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1)农村改革的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
涌向 ;?
(2)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要求加快以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时间:1984年全面展开。
3.中心环节: 。?
增强企业活力
城市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城市
农村
4.内容:
(1)改革所有制结构:把原来单一的 ,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改革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 ;?
(3)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
的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经营责任制
政企分开
公有制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使
在 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
市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易错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
2.易错字: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选择题
1.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D
2.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3.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D
4.下表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市场化指数的变化统计:
关于这些变化发生原因的准确表述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2003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C
5.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设立经济特区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6.《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农民个体经营组织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组织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7.“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这是出自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这份协议书出现的地点是( )
A.北京玉渊潭公社 B.新乡刘庄
C.安徽凤阳 D.西藏自治区
C
8.对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以下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A.捐弃前嫌共对敌,陪都谈判展大义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D
二、材料题
9.材料: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写 “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写“B”;材料没有涉及的,写 “C”。
①人民公社制度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④农村改革前和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B ?
A ?
C ?
A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影响。
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0·贵州黔东南)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表中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其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推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B
时间
粮食产量
1980年
5.02亿千克
1981年
6.76亿千克
1982年
7.15亿千克
2.(2020·河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图对联横批应为( )
A.翻身解放
B.合作社好
C.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
D
3.(2020·四川广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C
4.(2020·四川乐山)如图反映了1978年-1982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
5.(2020·四川乐山)某同学通过《人民日报》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位“冒富大叔”不姓冒,名叫彭秋杨,喜欢即兴创作“顺口溜”:……方法一改就变灵,种田种地自做主,勤劳耕种增收入。这个顺口溜称赞的是( )
A.土地革命 B.地主减租减息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6.(2020·黑龙江大庆)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粮食339115万吨,相当于其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了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土地改革的实行
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A
二、材料题
7.(2020·重庆B节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是党和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指出小岗村农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影响。
答:表现:1978年,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影响: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种建立在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农村改革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