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填空练习
一、填空题(共40题;共117分)
1.如图A、B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的飞机,一架是从潜艇观察口O点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则________(选填“A”或“B”)架是实际飞机。
2.根据人耳的示意图上的编号及所指部位回答问题:
(1)[1]__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_。
(2)[8]________和[9]________含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3)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经[2]________传到[4]________,引起其振动,再由三块[10]________传到内耳,刺激[7]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冲动,冲动沿着________传到________的________中枢,产生听觉。
3.2019年7月2日,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天空上演。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
4.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5.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6.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__(选填“OB”“OC”或“OD”)方向射出。
7.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若保持入射点O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8.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________。
(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
cm刻度处,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
9.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0.下列每句话主要涉及的科学知识是:
(1)“隔墙有耳”说明声音________。
(2)小张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小张的歌声________。
(3)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________。
(4)“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声音________。
(5)李琳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李琳的说话声________。
11.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可以推理得出________不能传声。
12.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13.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现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________。
14.将平面镜截成两半,中间隔一硬纸板条
NN’如图所示。现在两平面镜前放一根点燃的蜡烛
(1)则蜡烛在左右两面镜子中(???
)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成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的位置
(2)蜡烛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________?。(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15.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点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一光点B。
(1)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37度,则反射角为________度。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将激光笔竖直靠近空气与水的界面,则在刻度尺上形成的光点将会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3)图中折射光线在刻度尺上也形成一个光点C(图中未标出),则B、C两光点到界面的距离大小关系是:SBD________SCD(选填“>”、“<”和“=”)。
16.新冠疫情还未结束,仍然需要同学们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如图是某学校安装的“无接触体温检测门禁系统”,工作原理是:人站立在摄像头前,内置芯片进行人像对比,并将倒立缩小的人像处理成正立缩小的人像显示在屏幕上;测温仪测量额头温度,将体温显示在屏幕上;若是校内人员且体温正常者,门禁打开:若是校外人员或体温不正常者,发出警报声,提醒工作人员来检查。
(1)该款产品的摄像头是利用________(填一光学器材)成像的规律而制成的。
(2)测温仪将人体辐射出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信号转化为温度信号。
17.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小金进行了如图实验。
(1)小金应选择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实验材料之一,以便观察到其后方的蜡烛,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
(2)小金按图实验,将蜡烛靠近(1)中所选的材料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点燃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
18.如图甲为支付宝推出的扫脸支付装置,顾客站摄像头FA在装置前,摄像头捕捉人脸即可在感光器上成像,进行顾客身份识别。小明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模拟支付装置的成像规律(如图乙)
(1)该支付装置中的感光器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
(2)人脸在感光器上成一个________的实像。(填像的性质)
(3)该装置静止于水平桌面上时,支撑架对屏幕作用力的方向为图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
19.?
2020年全球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新学期无法正常开学,全国实行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利用电脑和老师进行视频连线,在这个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如果她觉得自己的图像太小,应该________(填“靠近”或者“远离”)摄像头。
(2)由于上网课,导致小红的视力下降。图中表示近视的是图________(填“甲”或者“乙”),她应佩戴________镜进行矫正。
20.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________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必定发生改变。
21.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至关重要,人通过眼获取了总量80%以上的信息。如图为眼的纵切示意图。
(1)由看近到望远时需要由睫状肌调节[①]________的曲度。
(2)某同学经常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导致患上近视眼。该同学看物体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④]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方,可佩戴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22.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2)路灯选用白色粗糙的向上凹反射板的优点________
(3)灯光经过反射板后传播方向发生________
2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虚”或“实”)像。
(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2m,说明水位下降了________m。
24.如图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接受声波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②________内;
(2)听神经将信息传到人的________形成听觉;
(3)人耳能分辨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的主要依据是??????
(填字母)。
A.响度B.音调C.音色
25.为了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将蜡烛放在A处时,此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为________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从A移到B位置,要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往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6.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________(选填“虚”“实”)像,人靠近幕墙,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_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造成光污染。
27.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玻璃中,在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则反射角是________度,若将光线沿着CO射向界面,则折射光线是________,空气在界面的________侧,(填“上”“下”“左”或“右”侧)
2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__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向前倾斜,蜡烛在玻璃板上的像图中位置相比将会向偏________(填“上”或’“下”);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9.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由图可判断,入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度,空气在分界面的________侧。(填“上”、“下”、“左”或“右”)
3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在实验中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
(2)实验中我们会发现玻璃板中的像比较暗淡,这是因为光线在玻璃板处,除了发生反射还发生了________,这使得反射光的能量大大减弱,像变暗。
31.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的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则入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玻璃在界面的________边。(填“左”或“右”)
3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33.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光学知识有关,请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可用________图(填“甲”或“乙”)解释。
(2)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湖深2米,当小鸟距水面5米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距小鸟________m。
34.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为了________。
(2)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若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35.根据课堂所学,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圆形小孔,并将顶部剪去;将另一易拉罐的顶部和底部都剪去后,在其中一侧蒙上一层塑料薄膜,两个易拉罐套在一起制成一个小孔照相机(如图)。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在塑料薄膜上可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像。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2)在孔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将小孔由圆形改成三角形,则他在纸上看到的像形状是__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蜡烛形状”)。
(3)若同学想让观察到的像变大,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写一种方法即可)
36.如图所示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MN面O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均填度数),MN右方的物质是________。
37.如图甲、乙、丙是三个声现象,请用声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乙反映的声学知识是________;
(2)“聚音伞”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________现象。
38.图中,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水深只有5m,那么它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m。
39.上图为眼球结构。
(1)图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
(2)某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如图的成像特点,该人患的是________,需要佩戴________。
40.人工智能技术必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例,某人工智能汽车中安装了10个摄像头和多个超声波传感器,用来识别车道、计算与前车距离、并测量250米范围内的物体。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A、B是该车先后拍下的两张另一辆汽车经过时的照片,可以看出被拍的汽车是在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答案】
B
2.【答案】
(1)耳廓;收集声波
(2)前庭;半规管
(3)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
3.【答案】
小孔
4.【答案】
倒立;变大;不变
5.【答案】
色散;紫外线
6.【答案】
OD
7.【答案】
顺时针;上升;不变
8.【答案】
(1)10.0;不变
(2)放大;烛焰在晃动
9.【答案】
凸;实
10.【答案】
(1)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音色好
(3)响度大
(4)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
(5)音调高
11.【答案】
振动;真空
12.【答案】
(1)乒乓球被弹起
(2)将微小振动放大;转换法
13.【答案】
(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减弱;真空
(3)传声
14.【答案】
(1)C
(2)镜面后
15.【答案】
(1)53
(2)向下
(3)<
16.【答案】
(1)凸透镜
(2)红外线
17.【答案】
(1)玻璃板
(2)不变
(3)使像更加清晰
18.【答案】
(1)光屏
(2)倒立缩小
(3)F3
19.【答案】
(1)凸透镜;靠近
(2)甲;凹透镜
20.【答案】
振动;音调
21.【答案】
(1)晶状体
(2)前;凹透镜
22.【答案】
(1)漫反射
(2)白色可以反射所有光线,凹面板起到汇聚光线的作用。
(3)改变
23.【答案】
(1)虚
(2)1
24.【答案】
(1)耳蜗
(2)大脑
(3)C
25.【答案】
(1)倒立、缩小、实像
(2)左
26.【答案】
虚;不变;镜面
27.【答案】
50;OB;右
28.【答案】
(1)位置和大小
(2)2
(3)上
(4)等效替代法
29.【答案】
CO;30;左
30.【答案】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折射
31.【答案】
CO;30°;左
32.【答案】
(1)放大
(2)左
33.【答案】
(1)乙
(2)10
34.【答案】
(1)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适当远离透镜;凸
35.【答案】
(1)倒立
(2)蜡烛形状
(3)蜡烛靠近小孔或塑料膜远离小孔
36.【答案】
60°;30°;空气
37.【答案】
(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反射
38.【答案】
镜面反射;虚;80
39.【答案】
(1)凸透镜
(2)近视眼;凹透镜
40.【答案】
凸透镜;远离
(
第
一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