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知识小站+例题精析+课堂练兵)(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知识小站+例题精析+课堂练兵)(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3 18:2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讲练测
第五章 抛体运动
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知识点1.抛体运动
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之下,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这时的运动叫作抛体运动。
2.平抛运动: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
知识点2: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实验目的:
①探究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②探究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2.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
①实验条件:给出两个球A和B在同一位置,同一时刻,A球做平抛运动,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②实验现象:A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B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A球与B球几乎同时落地。改变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重复实验。
③实验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3.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特点:
①实验过程:两个小球做初速度相同的平抛运动,分别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②实验结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实验注意事项:
①斜槽末端的切线方向必须水平;
②木板平面竖直并且平行于小球的运动轨道平面,同时使小球的运动轨道平面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③坐标原点不在斜槽的末端,应在槽口上方小球的球心处。
④小球应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自由释放,以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从而是轨迹相同。
例1.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9.80cm,则根据图像可求得拍摄时每隔________s曝光一次,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球运动到图中位置3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g取9.80m/s2)。
【解析】在竖直方向上,根据 Δy=L=gT2 ,解得: T=Lg=9.80×10?29.80s=0.1s ,
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v0=2LT=2×9.80×10?20.1m/s=1.96m/s ,
位置3竖直分速度为: vy3=5L2T=5×9.80×10?22×0.1m/s=2.45m/s 。
例2.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①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②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将__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解析】解:①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时,A球做抛运动,同时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它们同时落地;②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则被抛出初速度变大,但竖直方向运动不受影响,因此运动时间仍不变;③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且可以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故答案为:①相同;②不变;③初速度,自由落体.
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装置描绘轨迹。实验前,将斜槽M的末端调节水平,再将一张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背板上。N是可上下调节的一个水平放置的挡板,挡板与背板之间成“V”夹角。钢球飞出后落到N上,就会挤压复写纸留下痕迹。上下调节挡板N,通过多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关于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球可以从斜槽上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B.?重垂线只是用来检验背板是否竖直
C.?白纸固定在复写纸的外面
D.?在描出的轨迹上,从抛出点开始依次取竖直方向比值为1∶3∶5的三段位移,则对应水平方向的三段位移之比接近1∶1∶1
2.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某同学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抛出点的高度/m
水平初速度/(m·s-1)
水平射程/m
1
0.20
2
0.40
2
0.20
3
0.60
3
0.45
2
0.60
4
0.45
4
1.2
5
0.80
2
0.8
6
0.80
6
2.4
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
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3.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某同学设想在小球下落的空间中选取三个竖直平面 1、2、3,平面与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运动轨迹与平面 1、2、3 的交点依次为 A、B、 C。小球由 A 运动到 B,竖直位移为 y1 , 动能的变化量为 ΔEk1 , 速度的变化量为 Δv1;小球由 B 运动到 C,竖直位移为 y2 , 动能的变化量为 ΔEk2 , 速度的变化量为 Δv2。若 y1 = y2 ,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ΔEk1<ΔEk2????????????????????????B.?ΔEk1=ΔEk2????????????????????????C.?Δv1<Δv2????????????????????????D.?Δv1=Δv2
4.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之前,必须调整实验装置,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 ??)
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
B.?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C.?在坐标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不同高度释放
5.在“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已备有下列器材:有孔的硬纸片、白纸、图钉、平板、铅笔、弧形斜槽、小球、刻度尺、铁架台、还需要的器材有 ( ?? )
A.?停表????????????????????????????????B.?天平????????????????????????????????C.?重垂线????????????????????????????????D.?弹簧测力计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A.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A不符合题意;
B.重垂线的作用是确保背板与白纸是在竖直面内,B不符合题意;
C.钢球飞出后落到N上,就会挤压复写纸留下痕迹,白纸固定在复写纸的里面,C不符合题意;
D.因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从抛出点开始依次取竖直方向比值为1∶3∶5的三段位移,说明这三段的运动时间是相等的,而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平方向的三段位移之比接近1∶1∶1,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 A
【解析】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应保证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不变,改变下落高度,选项A正确,B错误;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应保证平抛运动的下落高度不变,改变初速度,选用的数据可以是1、2的实验数据或3、4的实验数据或5、6的实验数据,选项C、D错误,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3.【答案】 B
【解析】由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水平板竖直方向上的间距相等,故小球经过板1-2的时间大于经过板2-3的时间,由于小球做平抛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Ek1=△Ek2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由于小球经过板1-2的时间大于经过板2-3的时间,所以△p1>△p2
由公式 Δp=mΔv 可知, Δv1>Δv2
故答案为:B
4.【答案】 A
【解析】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A符合题意;做平抛实验时需要保证每次平抛的速度都一样,对于接触面是否光滑没有要求,也不需要平滑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在坐标纸上记录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槽口时球心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故C不符合题意;为了保证平抛运动初速度相等,所以要求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释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 C
【解析】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重锤线,确保小球抛出是在竖直面内运动.
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