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一 物 理
命题人 张克权 徐蓓蓓 审题人 焦仁萍 金 媛
本卷g取10m/s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涉及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基本单位来表示力的单位是________。
2.有三个共点力F1=6N,F2=5N,F3=10N,它们的最大合力是_______N,最小合力是________N。
3.三个方向不同且在同一平面上的共点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5N,F2=7N,F3=4N,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N,F1和F3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_N,若撤去F3,则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________N。
4.氢气球重10N,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6N,用绳拴住。由于受水平风力作用,绳子与竖直方向成30°角,则绳子的拉力是___________,水平风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
5.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恰好静止。把一个2.4N的力去掉后,3s末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方向是__________,该物体在3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m。
6.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动作时,两臂的张角从10°变到30°,他的手臂受到的拉力将_________,两手臂受到的拉力的合力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1所示,重20N的木块用F=200N的水
平力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若木块与墙壁
间动摩擦因数μ=0.25,此时木块受墙壁的摩
擦力大小为_______N。撤去F,木块向下滑动,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8.重为100N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最大静摩擦力为30N,今以水平拉力F作用于木块,当F的值由0增至28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当F的值由35N减至28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9.弹簧秤上挂一个14kg的物体,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
(1)以0.5 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读数为_____________N。
(2)以0.5 m/s2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下降,读数为_____________N。
(3)以0.5 m/s2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读数为_____________N。
(4)以10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读数为_____________N。
10.用力拉住绳子将一拴在绳子下质量M=10kg的物体竖直向上拉,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则在前2s内绳子的拉力大小为______N,第3s内的拉力为______N,第5s内的拉力为______N。
11.质量为10kg的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当受到水平的拉力F后,开始沿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体经过时间t位移为x,且x、t的关系为x=2t2。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为_________N,第4s末的速度是_________m/s,当4s末以后F=0,物体再经过10 s停止运动,则F的大小为__________N。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共18分)
12.关于惯性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惯性越大,所以越不容易停下来
B.无论物体如何运动,只要质量大,则惯性大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惯性越大
D.在相同外力作用下获得加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13.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所用的方法是 ( )
A.类比的方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的方法 D.观察、实验的方法
14.如图3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木板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3μmg B.4μmg C.2μmg D.μmg
16.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可使一物体向上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为使该物体向上以1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应改为: A.2F B.F C.F D.F ( )
17.欲使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开始下滑,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
A.增加物体的质量 B.在物体上再放一个重物
C.增大斜面的倾角 D.减少物体的质量
三、多选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答案,每题4分,共16分)
18.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相互接触且相对静止时,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存在摩擦力,则此两物体间也同时存在弹力
C.一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该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滑动摩擦力总小于静摩擦力
19.在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小球保持静止状态,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C.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面上
D.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小球对地面的压力
20.如下图所示,用四种方式用轻绳将小球拴住,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根据下面四个图的情况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轻绳上张力最小的是(4) B.轻绳上张力最大的是(3)
C.斜面受到压力最大的是(3) D.斜面受到压力最小的是(2)
21.如图5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秤的示数为2N,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小到0.3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 )
A.弹簧秤示数变小 B.木块A仍静止不动
C.木块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D.木块A所受的合力不变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2.如图6所示,为重为10N的匀质小球置于水平地面上,球处于静止状态,其左下部与一斜面接触,用1cm有向线段代表5N的力,用力的图示法作出小球的受力图。
23.如图7所示,均匀直棒AB搁放在光滑的半球上保持静止,C为棒的中点,画出棒AB的受力图。
24.如图8所示,A、B分别为皮带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边缘上的一点。当两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画出皮带对主动轮上A点的摩擦力方向和皮带对从动轮上B点的摩擦力方向。
五、实验题(共10分)
25.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和思维过程:
(A)若斜面光滑,小球在第二个斜面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B)让两个斜面对接,小球从第一个斜面上h1高处静止释放;
(C)若第二个斜面变成水平面,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持续运动下去;
(D)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升的高度为h2(h2< h1);
(E)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到达原来的高度将通过更长的路程;
(F)改变斜面的光滑程度,斜面越光滑,h2越接近h1;
上述实验和想象实验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用DIS实验研究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我们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图中P是挂在绳子下面的砝码,1是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除图中器材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
实验时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
要测出小车的质量; (B)要测出砝码的质量;
(C)小车和砝码的质量都要测;
(D) 小车和砝码P的质量都不要测。
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观察并分析一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a(m/s2) 0.33 0.29 0.26 0.22 0.19
m(kg) 0.30 0.35 0.40 0.45 0.50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答题纸
高 一 物 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7._____ 、_____
8._______、________ 9.(1)_______ (2) _______ (3) _______ (4) 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共18分)
题 号 12 13 14 15 16 17
答 案
三、多选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答案,每题4分,共16分)
题 号 18 19 20 21
答 案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五、实验题(共10分)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27题7分,28题7分,29题6分,共20分)
27.如图10所示,AO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N,BO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0N,CO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远远大于AO、BO两绳。物体静止时AO、BO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53°和37°,若要保持各绳不被拉断,所悬挂的物体的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少?(sin37°=0.6,cos37°=0.8)
28.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推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1所示。请通过分析计算画出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并求出物体在前8s内的位移。
29.水平直轨道上运动的火车车厢内有一个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0.5 kg的小球,用轻绳系于斜面的顶端,如图12所示。在下列情况下,分别求出绳子的拉力大小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大小。(sin37°=0.6,cos37°=0.8)
(1)火车以加速度a=8 m/s2向右加速运动;
(2)火车以加速度a=15m/s2向右加速运动;
松江二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米、秒、千克、千克米/秒2(牛顿) 2.21、0 3.0、7、4
4.4、2 5.3.6、与去掉的2.4N力方向相反、5.4 6.变大、不变
7.20、0 8.28、25 9.(1)147 (2)147 (3)133 (4)0
10.125、100、50 11.40、16、56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共18分)
题 号 12 13 14 15 16 17
答 案 B C B D D C
三、多选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答案,每题4分,共16分)
题 号 18 19 20 21
答 案 B C B D A C D B D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五、实验题(共10分)
25.BDFAE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任何力。
26.(a) 小车、位移传感器(发射器)、天平 (b) A
(c) 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六、计算题(20分)
27.(7分)力的分解如图16所示
当BO绳承受到其最大值180N时,此时AO绳承受到的力为:
FAO=FBOtg53°=180×N=240N
已经大于AO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200N
当AO绳承受到其最大值200N时,此时BO绳承受到的力为:
FBO=FAOtg37°=200×N=150N
小于BO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180N。
所以AO绳先达到其最大值200N,即AO绳会先断。
则当AO绳承受到其最大值200N时,此时所挂的物体的重力为:
所以悬挂的物体的重力最大不能超过250N
28.(7分)
前2s物体受力情况如图17-a所示,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 ,, 得:
2s末速度:
2s内发生的位移为:。
接着的3s时间内物体受力情况如图17-b所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第6s起物体受力情况如图17-c所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 得:
运动到速度为零的时间为:,
即在第6s末物体速度减为零。
由于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
力,物体在第7、8两秒静止。
物体在第6s内的位移:
。
由此画出了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8。
前8s内的位移为:
。
29.(6分)
当球对斜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小球的受两个力,合力为水平向右(如图19-a所示)。 ,
则
(1),所以此时小球没有离开斜面,小球受三个力作用(如图19-b所示)而做匀加速运动,由正交分解得:
代入数据得T1=6.2N, N1=1.6N 即拉力约6.2N、支持力约1.6N
(2),所以此时小球已离开斜面,小球受2个力作用,合力水平向右(如图19-c所示)。此时N2=0 ,
即拉力约9N、支持力为0
F
图1
0 1 2 3 4 5 t/s
5
v/m.s-1
图2
m
M
F
图4
图3
1 2
(1)
(2)
(3)
(4)
A
图5
A
B
C
O
图7
A
B
图8
图6
F
1
p
2
A
B
C
O
图7
A
B
图8
图6
A 53°
37° B
O
C
图10
F/N
10
5
0
-5
-10
1 2 3 4 5 6 7 8 t/s
图11
v(m/s)
0 1 2 3 4 5 6 7 8 t(s)
a
图12
图13
G
N
5N
A
B
C
O
图14
G
N1
N2
f
A
B
图15
fA
fB
A 53°
37° B
O
C
图16
G
FAO
FBO
mg
N
F3
f静
物体静止
图17-d
mg
N
F3
f
a3
图17-c
v
mg
N
F2
f
匀速
图17-b
mg
N
F1
f
a1
图17-a
v(m/s)
5
0
1 2 3 4 5 6 7 8 t(s)
图18
37°
T1
mg
N1
a1
图19-b
37°
T2
mg
ma
a2
图19-c
T
mg
F合
a
图19-a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