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练习题
一、认识透镜
如图所示,图中的六块透镜中,属于凸透镜一类的是:
;(填代号)
根据你的所学,写出测量凸透镜焦距的一种方法:
。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让太阳光垂直射到透镜上,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一张白纸,若能在白纸上得到很小很亮的一个光点或光斑,则这个透镜是
透镜;若能在白纸上只能得到一个比透镜更大的光斑,则这个透镜就是
透镜。
2.将凸透镜的一面正对着太阳,另一面正对一张白纸,改变凸透镜与白纸间的距离,观察白纸上的光斑,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这时凸透镜与纸间的距离近似等于凸透镜的
。
3.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4.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
(
)
5.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6.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7.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束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8.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9.画出图中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
10.如图所示,完成光路。
11.在下图中,请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图。
三、透镜填加
1.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2.在图中画出正确的透镜。
3.图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a)、(b)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4.利用三种不同的光学透镜改变光线OA的方向,在图中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
四、综合
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使光线发生反射的是
,使光线发生折射的是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
。《生活中的透镜》练习题
一、投影仪
1.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填“实”或“虚”)像。
2.如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3.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4.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二、照相机
1.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2.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3.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4.近期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取景范围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5.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6.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教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透镜,若要拍摄镜头前l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
cm。
7.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个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如图甲所示是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4s手机。手机上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现利用其先后拍下同一轿车的两张照片如图乙、丙所示(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照片乙与拍摄照片丙相比,拍摄
(选填“乙”或“丙”)时摄像头离小车更远些。
9.某摄影师在给顾客拍摄全身像后,准备让顾客不动,再用该相机给他拍摄半身像,如果相机镜头焦距不变,则摄影师应将相机
顾客(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暗箱应
(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10.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当你用照相机拍摄比原来远的景物时,应使胶片离镜头
一些;当改为拍摄人像时,人离镜头越近,在底片上成的像越
。
三、放大镜
1.要使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能成
、放大的
像。
2.如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
(只需填写一种)。
3.一滴水滴在平铺的塑料纸上,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字被
(填“放大”或“缩小”)了,看到的是
像,水珠起
的作用。
4.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
(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5.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印制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6.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如图甲所示,会看到正立
的虚像;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所示,他将会看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
7.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四、望远镜
1.如图所示是简易的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的实像,落在目镜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
像。
2.“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牛顿设计的“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凹面镜,目镜是凸透镜。用开普勒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缩小的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
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
,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3.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选填“大”或“小”)
五、显微镜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
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
,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这样经过两次放大,就达到了“显微”的目的。
2.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3.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一、眼睛
1.眼睛是一架“神奇的
”,人眼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
。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眼球和照相机不同的地方在于: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不变的,而眼球中“凸透镜”的焦距是
的。
2.阅读回答:
眼
睛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回答下列问题:
(1)人眼所看到的像是
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
。
(2)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
。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处
D.0~25cm
(4)小明视力正常,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处最为合适。
(5)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如果没有好的用眼习惯,容易使眼睛近视。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其矫正方法是配带
透镜。
2.如图为小红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小红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为了能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3.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
的像(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
些(填“强”或“弱”)。
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如图是人的眼睛成像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判断这是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正确的矫正方法是戴一副
(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制成的眼镜。
3.如图所示的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这种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眼。
4.爷爷是远视眼,需要用
透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老花眼镜时,张丽透过镜片发现爷爷的“眼睛”好象变大了,这是因为张丽看到的爷爷“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四、眼镜的度数
1.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
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
凸透镜
B.近视
凹透镜
C.远视
凸透镜
D.远视
凹透镜
(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
m-1,度数为
度。
五、综合
1.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2.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3.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
(
)
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做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5.请你在图中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若保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只能出现
,而人眼在图中A处应向
(选填“左”或“右”)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3)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7.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
图,模拟近视眼的是
图。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