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4 12: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后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桥(tù)???记(zǎi)?????阻(ài)????安(gǒu)
B.眼(yào)??笨(chǔn)???飞(lüè)????赏(jiàn)
C.吼(nù)???然(chàng)??远(kuàng)?板(kè)
D.合(qiè)??驱(qiǎn)????受(xiǎng)??拘(nì)?
2.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A.“驱遣”“摘录”“接触”“聚集”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驱遣想象”“所见所闻”“意境优美”“原始社会”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这句话的主干是“读者会面”。
D.“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是一个假设复句。?
3.
下面对课文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就是歌谣一类的东西,它产生于文字之后。
B.在印刷术出现之后,文艺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
C.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看作一幅图画,这样就能鉴赏出作品的意境美。
D.我们鉴赏文艺作品,必须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文艺作品的美,这是我们的最大目的。?
4.
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首歌谣,________口头唱,________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
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________了。
我们________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A.虽然??还????拓展??鉴赏
B.不但??还????扩大??鉴赏
C.虽然??但是??扩大??欣赏
D.不但??而且??拓展??欣赏
二、
填空题
?
5.
文学知识填空
叶圣陶(1894﹣1988),原名________,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________家、________家。有“________”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
6.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________)
(2)读者也许本来就是海燕似的人物,现在接触到作者的意境,仿佛听见同伴的高兴的歌唱,因而把自己的态度把握得更坚定﹐这也是一种受用。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________)
(3)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________)
(4)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认为佳句。(________)
7.
指出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1)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________)
(2)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扬扬地掠过了海燕……(________)
(3)这胜利的预言者叫了:——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________)
8.
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落日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
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的印象。
静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了。
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于文字。
拘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
?有删改)
【微词典】①一蹴(cù)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1)归纳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②段画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这四个事例。
(4)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苏北????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口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创新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促。
????????②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谈及加快创新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投入的增加、科技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制度的变革。我以为,不可疏忽的还有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③如何培育社会的创造力?还得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毋庸置疑,应试教育的路已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性。教育的使命,既是传承知识,更在培养新人。天空多么辽阔,大地多么丰饶,儿童的天真烂漫、憧憬梦想,是多么阳光!独立的人格力量,创新的人生志业,正是要在这一片广阔和丰饶中发育、生长、成熟。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同一个模式中的温驯听话,在同一种取向中的蹑手蹑脚。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所幸的是,在社会舆论的呼唤中,在用脚投票的倒逼中,中国教育开始了痛切的反思。新一轮教育改革,既要从教育公平正义切入,更要向自由全面发展着力。
????????④社会是校园的镜像。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颠覆性创新已形成科技新潮,新生代创客已登上创业舞台,自由创造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能量必将进一步彰显。
????????⑤创新的底蕴,还是全社会的素养,不仅指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
????????⑥在发展和就业的倒逼中,我们习惯以实用主义衡量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由此倾斜于专业才干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而改革和创新的导向,则另有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熏染和终极关怀的启迪。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宝贵的是素养。
????????⑦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固本培元。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选自《半月谈》有删减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找出相应的诊论据并分析其作用?
(3)作者在文中说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4)创新是中华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脉,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你认为我们应该具备刮目相看的创新精神?
四、
综合读写
11.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
12.
班级举行“驱遣我们的想象”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
(1)抓住特点,驱遣想象,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冬天的雪,???,???。
(2)请你展开想象,围绕“细雨”“碧绿”“明媚”三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表意完整,富有诗意美,不少于100字。
(3)王宁要向大家介绍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下面是他的发言稿,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甲】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开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乙】艺术创作能否达到至高的境界,很大程度上需要运用想象的智慧,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改为“???”。
②【乙】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应将“???”改为“???”。
五、
写作
?
1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和”字,字祥意丰,意味深远,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对人和善、和蔼;对己平和、气和;家和万事兴,邻和胜亲人;官场上和气生财,困难时和衷共济;人类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请以“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D
C
B
B
叶绍钧,作,教育,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6.(1)比喻论证(2)对比论证(3)道理论证(4)举例论证
7.(1)反问(2)拟人(3)比喻、拟人
8.(1)表示承认某个事实。(2)沉寂无声;寂静。(3)受益。(4)固执,不知变通。
9.(1)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不断尝试。
(2)不能。因为作者认为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去掉“据说”语言就不准确严密了。
(3)①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
②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况;
③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
④法拉第要做大量的实验才能有所发现。
(4)C
10.(1)本题考查的是提炼或概括文章的论点,文章的论点可以从位置上找,例如标题开篇或结尾;本文的标题就是非常明确的本文的论点:创新的根基在于文化的进步.
(2)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先指出论证方法,再分析其作用.常用回答格式是:使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专家的话为论据,论证了应试教育的危害.“应试教育的路已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性”列举实例,论证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论证了应该从教育创新的观点.
(3)这是对论点论证的考查,需要寻找关键的提示性词语,“万众创新,需要…”就是本题的提示词语.因此答案是:“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
(4)本题是开放性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拓展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注意结合学生身份来回答,例如:在生活中多动手多发现培养改变身边小事物的创新精神;在思想上对陈旧的教条有创新精神;开拓视野,创新思想等.
答案:
(1)创新的根基在于文化的进步.(创新是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2)道理论证:“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专家的话作为论据,论证了应试教育的危害.
举例论证:“应试教育的路已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性”列举实例,论证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论证了应该从教育创新的观点.
(3)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
(4)在生活中多动手多发现培养改变身边小事物的创新精神;在思想上对陈旧的教条有创新精神;开拓视野,创新思想等.
11.示例一: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示例二: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
示例三: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词语。
12.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亲切的问候;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雨天的黄昏更富有诗意。蒙蒙细雨,如烟如雾,飘飘洒洒,染绿了草,碧绿了树。几只紫燕在雨丝中穿来穿去,撒下一串绿色的音符。村头谁家篱墙上三两枝性急的杏花,已经灼灼地挑在雨幕里,明媚而清新,使人想起“杏花消息雨声中”的意境来。
展开;展示;能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