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阅读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A】“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B】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指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____被抓破了。
(1)根据文意,在【B】中的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并用所填词语造句。
(2)语段【A】是对人物________
的描写。语段【B】是对人物________的描写。
(3)这位“病人”是________,被沃克医生誉为________。
2.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土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从第一段能感受到毛泽东对爱子的________;从中你体会到毛泽东是一位________的父亲。
(2)这段话是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来表现毛泽东的心情的。
3.课内阅读。
???
将军顺着队长指的方向看去——
???
那一片帆布棚已经翻开,露出了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
???
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心里一阵沉吟。
???
?“全国的省份,有一大半有土在这里。岛上的战士知道您身体不大好,又上了年纪,一致要求务必让您能吃上蔬菜。他们每人从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摘下一根自己家乡的菜,就凑成了这一小盘……大家不是把您看成首长,而是一个长辈。”队长在边上小声地说。
(1)“绿油油的一片”说明________。把菜“构成一幅中国地图”说明________。
(2)队长给将军准备的这一小盘才是怎么来的?
(3)“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心里一阵沉吟。”“沉吟”写出了他微妙的心理变化。将军心里可能想些什么呢?
4.读《青山处处埋忠骨》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在本文中是指________。
(2)毛主席签字的电文稿,反映了什么?
(3)从“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5.课内阅读。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________
(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6.课外阅读。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7.课外阅读。
???????????????
???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一不小心跌下河去,我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我的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
过了一会,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毛主席派我来看你。”
???
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
被子!送给我?这怎么行呢?长征途中,每个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毛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夜时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挡严寒呢?不管怎么说,警卫员还是硬把被子盖住了我身上。
???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流从手上直流到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1)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文意,写在文前横线上。
(2)用“//”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3)第五段开头的“被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多读书的好处
???
著名的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觉得你知书达理,颇有风度。
???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似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棉队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变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液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方式。
?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1)写出多读书会给你带来的好处。
(2)在文中找出名人名言。
(3)全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良师益友:________。
②遨游: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邓政委的棉衣
???
1947年8月,大别山区已经是寒霜季节。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战士们心疼地说:“我们没什么,要是把政委冻坏了,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于是便聚在一起,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到副官长抱着的新棉衣,一时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副官长说明情况后,政委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穿的和我一样单薄吗?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他看到副官长左右为难的样子,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棉衣既然做好了,就给通讯员小万吧,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在一旁的小万赶忙说:“不行,不行!这是专门给首长做的。”政委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用手指了指门,命令似的说:“就这样吧!”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了。
???
邓政委的模范行为,为大家所传颂。
(1)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战士们心疼地说……________
疼:①疼痛???
②关切喜爱
邓政委的模范行为,为大家所传颂。________
为:①做???
②变成???
③被
(2)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画线的词。
①邓小平政委仍穿着里单薄的旧棉衣。
单薄:________。
②小万的年龄小,身体又单薄。
单薄:________。
(3)本文记叙的顺序是
先写:________。
再写:________。
最后写: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毛泽东的一家
???
少年儿童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生活多么幸福!可是,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在毛泽东的一家中,就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
?杨开慧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夫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拼命地屠杀共产党人。1930年10月,杨开慧不幸被捕(b(?
f()。1930年11月24日,年近29岁的杨开慧在长沙英勇就义。
???
毛泽民是毛泽东的大弟弟。在新疆开展革命工作时被敌人逮捕。敌人残酷地折(zh5?
zh6)磨了他70多天后,用惨无人道的手段秘密杀害了毛泽民。
???
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小弟弟。1935年4月,在一次同敌人作战中,为了掩护战士们突围,他光荣地牺牲了。
???
毛泽健是毛泽东的堂妹。一次,毛泽健指挥游击队在同敌人作战中不幸被捕。残暴的敌人梦想从她身上捞到我党重要机密和军事行动计划,打得她皮开肉绽(zh4n?
dìng),鲜血淋漓,被敌人杀害时只有24岁。
???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大儿子。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w7i?
w8i)国,他主动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同敌人作战。1950年11月25日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献出了28岁的宝贵生命。
???
毛楚雄是毛泽东的侄子。他被敌人杀害时,年仅19岁。
???
毛泽东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他的6位亲人为革命而死,比泰山还重,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被捕________(bǔ?
fǔ)??????
折________(zhē?
zhé)磨
皮开肉绽________(zhàn?
dìng)??????
保家卫________(wěi?
wèi)国
(2)联系上下文,理解“血雨腥风”的意思:________。
(3)用“血”写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提到毛泽东的六位亲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你知道“比泰山还重”出自哪句名言吗?
参考答案
1.
(1)居然;想不到内向的小红居然唱歌这么好听。
(2)语言;动作
(3)刘伯承;军神
2.
(1)无限眷恋;普通
(2)这段话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毛泽东的心情的。
3.
(1)这里的菜在战士们精心呵护下长势喜人;战士们时刻装着祖国
(2)这盘菜是战士他们每人从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摘下一根自己家乡的菜,凑起来的。
(3)将军可能想着:这里的环境这么艰苦,战士们仍然这么的热爱祖国,连种个菜都是中国地图的形状。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战士们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4.(1)忠臣的遗骸;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2)毛主席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3)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失声痛哭。
5.
(1)边塞寂寞、冷落、肃杀;孤寂、艰苦
(2)守边将士们立誓破敌的斗志和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们的必胜信心。
(3)这句诗是边塞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黄沙”二字既是实景,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
6.
(1)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酒醒之后,才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这样写强化了送别的愁情。
(2)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色彩艳丽,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难堪。以乐景写情,反衬了离愁别绪。第四句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3)诗眼是“急”字,一个“急”字突出了舟行的迅疾,“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态,突出了诗人目送行舟穿行时的忧伤心境。
7.
(1)一条被子
(2).……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警卫员还是硬把被子盖住了我身上。//
第一段:事情的起因,交代我没有被子的原因。第二段:写了毛主席把他的被子给我的经过。第三段:事情的结尾,我盖着被子感到无比温暖。
(3)因为晚上没有被子失望着急的心情。
8.(1)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也能使你的心情变得快乐。可以让你变聪明,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
(3)八
(4)使人得到教益和使人得到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漫游、畅游
9.(1)②;③
(2)很薄的衣服;瘦小
(3)寒霜降至大别山时,战士们为仍穿旧棉衣的邓政委做了一套新棉衣;邓小平政委不同意穿新棉衣;邓政委指示把做好的新棉衣给通讯员小万穿
10.(1)bǔ;zhé;zhàn;wèi
(2)形容战斗激烈,伤亡很大
(3)血流成河;血气方刚;血口喷人
(4)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健;毛岸英;毛楚雄
(5)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