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一中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高☆考♂资♀源?网)试卷
高☆考♂资♀源?网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高☆考♂资♀源?网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敕造(chì) 惫懒 (bèi) 讪讪(shà) 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桌帏(wéi) 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鸡豚狗彘(zhì)
D.庠序(xiáng) 洿池(kuà)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高 ☆考♂资♀源?网 )
A.俨然 迷罔 炮络 纨绔
B.放诞 骐骥 巉岩 潇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仓皇
D.潦倒 杜馔 寒喧 荟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C.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对任何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所谓“台湾独立”,损害两岸人民根本利益的严重分裂活动,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B.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对某些吃惯“大锅饭”的职工,的确会感到不适应。
C.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越来越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D.保护和建设好草原,需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否则,将愧对子孙后代。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B.《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现代作家厄纳斯特·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彷徨》,《孔乙己》《故乡》是其中的两篇;《祝福》选自他的另一部小说集《呐喊》
二、课内阅读,做6—8题(9分,每小题3高☆考♂资♀源?网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①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②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③。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里惊醒④,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6.画线①“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
A.鲁镇所有的人 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 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
7.画线②“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
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
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致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
D.祥林嫂终于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
8.画线④中“惊醒”的含义是( )
A.从沉思中惊醒 B.从睡梦中惊醒
C.从麻木中惊醒 D.从迷惘中惊醒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做9—12题,(12分高☆考♂资♀源?网,每小题3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 ”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②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③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④,陋于希⑤世而尚⑥友千古。”
注释:①手版:古时大臣上朝所持的笏。②谮:诽谤,说坏话。③行部:巡视自己管辖的地区。④茕嫠:孤寡之人。⑤希:迎合。⑥尚:崇尚,重视。
9.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颐至,一讯立辨 辨:辩论
B.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 无及:来不及
C.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污:玷污
D.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任:推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疾求知南康军 斧斤以时入山林
B.抃再镇蜀,将奏用之 寡人之民不加多
C.避英宗旧讳改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是能辨分宁狱者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周敦颐性格耿介、处事干练的一组是( )
①敦颐至,一讯立辨 ④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
②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 ⑤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③虽下之,民不肯从 ⑥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敦颐,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的旧名而改为敦颐。在任分宁主簿时,只一次就审结了一个积案,被推荐做了南安军司理参军。
B.周敦颐性情耿直,宁折不弯,当酷吏王逵不按法律判处一囚犯时,他敢于与之争辩,在自己的意见遭到拒绝后,他扔下笏板回家,打算辞官而去。
C.周敦颐在担任合州判官时,处事有方,信赖下官,常常将一些未经自己手的事情,交给下官办理,老百姓拍手称快。
D.周敦颐是一位明于断案、关心百姓、不媚权贵、胸怀磊落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其品行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深得世人景仰。
第Ⅱ卷(高☆考♂资♀源?网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7分)
13.将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3分)
译文:
⑵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5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汉 唐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分)
(2).这首诗写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15、诗文填空(13分)(错1个字, 该句得高☆考♂资♀源?网0分)
(1)青泥何盘盘, 。 ,
(李白《蜀道难》)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
。(《登高》)
(3)画图省识春风面, 。 ,
。(杜甫《咏怀古迹》)
(4)谨庠序之教,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
五、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9题。(18分)
榜 样 侯 发
在十几年前,我负责市报的副刊版面。有一位名叫张秋石的本地作者非常勤奋,隔三差五就寄来几篇稿子,体裁也十分广泛,有散文、诗歌、小小说等等。说实在话,文章写得实在不敢恭维,不通章法不说,错别字连篇。
有时,我心情好的时候会挑出一篇,耐着性子好好修改一番,然后发表在版面的哪个角落里。我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不是鼓励他,而是出于怜悯或者说是同情。如果他认真研读的话,会发现文章中有三分之二是我的东西。但他好像没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源源不断地给我来稿。
为了不耽误他的前途,我决定对他实话实说,让他改行做别的,不要再走文学创作这条路了。他家里没有电话,写信一怕遗失二怕说不明白,我就跟主编请了个假,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去找他。高☆考♂资♀源?网
我先乘公共汽车,然后又坐小三轮,最后翻山越岭才找到张秋石家。想不到,他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人了。
他家里有三孔石窑,也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但清洁整齐,惟一标志着现代文明的是窑顶吊着的灯泡。他的妻子扎着围裙在烧火做饭。
他和儿子各占半张桌子,他的前面摊着一叠稿纸,想必他又是在写稿。
他儿子面前乱七八糟地堆着书本和作业。我随手翻开他儿子的书本看了看,知道他儿子读的是初中二年级,在做假期作业。
我的到来让张秋石很是意外,说受宠若惊也不为过。有那么一会儿,他简直激动得手足无措。他一边指挥妻子杀鸡,一边不忘得意地对儿子吼:“咋恁没眼色?没看侯老师是千里迢迢来和我探讨文章?去帮你妈烧火!”
面对这样的张秋石,我准备了一肚子劝他的话倒说不出口,反倒违心地支吾说:“你很勤奋,也有才气……”
不料,张秋石憨厚一笑,打断我的话,压低声音说:“侯老师别逗了,我知道自己的罐里几个米,牙签做驴槽,压根就不是那料,但我还是要坚持写个不停。” “为什么?”我吃了一惊,疑惑不解地问他。他走到门口瞅了瞅外面,然后用一种更低的声音说:“侯老师你别笑话我,我儿子大了,作为父亲,没有钱没有权没有地位,没有一点让孩子尊敬的资本。 但我要坐在他面前,用刻苦写作来感染和激励他,为孩子留下一个父亲应有的榜样,让孩子以后比我强!”
我被这番话震撼了,好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临走的时候,当着孩子的面,我对张秋石说:“你的文章很有灵气,相信通过你的不懈努力,在文坛上定会有所建树!”
前不久,我参加了省作协组织的一次笔会,意外地遇到了省内小有名气的张姓作家,在聊天中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张秋石的儿子。
(《小高☆考♂资♀源?网小说选刊》2008年第14期) 16.试分析小说中张秋石和“我”的形象。(4分)
17.小说在情节安排上,多处使用伏笔、铺垫,试举三例说明。(6分)
18.临走的时候,“我”为什么当着孩子的面,对张秋石说“你的文章很有灵气,相信通过你的不懈努力,在文坛上定会有所建树”这番话?(4分)
19.对小说中的“父亲”张秋石为了感染和激励孩子成才而采用的做法,你是否认同?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六.名著阅读(9分)
20、以下面人物全是《水浒传》里 的一组是(高☆考♂资♀源?网 )(3分)
A 史进 杨雄 戴宗 吕蒙 高☆考♂资♀源?网B柴进 张横 燕青 焦大
C陆逊 马超 朱武 阮小二 D 扈三娘 李逵 华荣 杨志
21、下面一段文字描写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三个人物(6分)
第一个肌肤微丰, 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七 22、写作( 60分)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台湾著名实业家王永庆出身于贫苦家庭,又是长子,从小就担负了很多粗重的活。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翻过小山去挑水,往返五六次,之后再帮着做其它家务。做完了,才匆匆赶六七里山路去上学。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如此,后来他到外地谋生,什么苦也都能吃得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创了一番事业。因此,他常对人说,他之所以有今天,多亏年轻时吃够了苦。他又说:“我成功的秘诀无他,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高☆考♂资♀源?网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题纸
四(27分)
13.将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高☆考♂资♀源?网)
⑴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3分)
⑵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汉 唐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分)
(2).这首诗写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15、诗文填空(13分)(错1个字, 该句得0分)
(1)青泥何盘盘, 。 ,
(李白《蜀道难》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
。(《登高》)
(3)画图省识春风面, 。 ,
。(杜甫《咏怀古迹》高☆考♂资♀源?网)
(4)谨庠序之教,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
五、(18分)16.试分析小说中张秋石和“我”的形象。(4分)
17.小说在情节安排上,多处使用伏笔、铺垫,试举三例说明。(6分)
18.临走的时候,“我”为什么当着孩子的面,对张秋石说“你的文章很有灵气,相信通过你的不懈努力,在文坛上定会有所建树”这番话?(4分)
19.对小说中的“父亲”张秋石为了感染和激励孩子成才而采用的做法,你是否认同?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六.名著阅读(9分)
20、以下面人物全是《水浒传》里 的一组是( )(3分)
A 史进 杨雄 戴宗 吕蒙 B柴进 张横 燕青 焦大
C陆逊 马超 朱武 阮小二 D 扈三娘 李逵 华荣 杨志
21、下面一段文字描写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三个人物(6分)
第一个肌肤微丰, 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七.22、写作( 60分高☆考♂资♀源?网)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台湾著名实业家王永庆出身于贫苦家庭,又是长子,从小就担负了很多粗重的活。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翻过小山去挑水,往返五六次,之后再帮着做其它家务。做完了,才匆匆赶六七里山路去上学。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如此,后来他到外地谋生,什么苦也都能吃得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创了一番事业。因此,他常对人说,他之所以有今天,多亏年轻时吃够了苦。他又说:“我成功的秘诀无他,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400
500
高☆考♂资♀源?网
600
高☆考♂资♀源?网
700
800
附文言文翻译
高☆考♂资♀源?网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实。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