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
宇宙洪荒 盘古开天
喜马拉雅 高高在上
江河行地 浩浩汤汤
侵蚀作用强烈 河谷越切越深
流经莽荒 河道加宽
水流缓缓 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了一处三角洲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学习目标 1
利用地图描述和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解释“鱼米之乡”的由来。
学习目标 2
结合相关资料,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3
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城市,尤其是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发展。
学习目标 4
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认识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
水乡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水运
水景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
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结合导学案再次学习课本 P49-55,找出重点并做标注。
时间:3分钟
自主学习
“鱼 米 之 乡”
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又是我国的淡水鱼产区。
自主学习一 江海交汇之地
海陆位置
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黄海
东海
------------------------
交通
201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653.7万标准箱,连续六年位列全球第一。
上海外高桥码头
自主学习一 江海交汇之地
探究活动: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1)说说岷江对
成都平原农业发
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
对成都平原农业
发展的作用。
3、想一想: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内容:书上51-52页活动题1、2和3题,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形式:小组活动(1、4、7组完成第1题,2、5、8组完成第2题,3、6、 9组完成第3题)。
时间:5分钟
要求:先独立思考3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最后以小组形式呈现答案。
淡水鱼
生产、生活用水
旅游景观
建筑用地
利
弊
洪涝灾害
黄浦江死猪
(水污染)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1)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
利:提供了灌溉水源。
弊: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旱涝灾害。
(2)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
灌溉水量,为成都平原农业发展提供了
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旱灾害。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有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想一想: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成都平原
长 江
提供灌溉水源
岷 江
提供便利水运
提供城市用水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城用水
提供工业用水
长江三角洲
提供工业用水…
提供水能发电…
辽中南
京津唐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长三角城市群
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
浙江省北部
自主学习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
历史文化名城
核心城市—上海
主要城市
全国最大城市
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全国
长江流域
长江三角洲
上海
太仓
上海
杭州
——上海与杭州
(上海外滩与杭州西湖)
——上海与太仓市
(上海工作,太仓居住)
——同城效应
思考:
(1)“太仓与上海”的生活方式利弊?
(2)以上生活方式依赖的条件是什么?
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有哪些影响?
交
通
哪些铁路线经过长三角?
京沪线
沪杭线
随堂训练
1.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 )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系;
②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2.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西安等
②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③这里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
优越条件。
④有很多旅游景点,如西湖、都江堰、苏州园林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