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 诗歌专题复习教案
中国是一个洋溢着诗词的国度,在几千年的诗歌发展长河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屈原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他们用自己的激情、才华为我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光彩耀目的瑰宝,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久前,我们刚刚在诵读欣赏中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行路难》,请大家一起背诵这两首诗。
李白、陶渊明的诗各具特色、风格迥异。这两首诗可能说都较好地展示了两位诗人的诗风。请同学们结合平时积累的学习欣赏诗歌的知识,分别谈谈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饮酒》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最能见出诗人高尚的情致。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心与物游,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两句诗较好地体现了陶诗恬淡自然的风格。
《行路难》是李白沿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诗歌,抒写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比喻夸张,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的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李白诗歌飘逸豪迈的诗风在此两句上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刚才的几首同学分别从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角度,对这两首诗进行了品析。那么,根据我们已经积累的相关知识,一起来归纳整理一下诗歌鉴赏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一、理解诗中的感情
(1)忧国忧民。 杜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牧《泊秦淮》
白居易《观刈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建功立业。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范仲淹《渔家傲》
(3)思乡怀人。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商隐《夜雨寄北》
(4)生活自然杂感 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
苏轼《浣溪沙》
晏殊《浣溪沙》
杜甫《望岳》
(5)离情别感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领悟诗歌的意境
诗中的形象和画面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只有凭借诗中的形象和画面,才能进入诗的意境。进入诗歌的意境还要发挥想像和联想。用自己的感情体验和生活经历,让诗歌中的形象和画面丰富起来,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
(1)孤寂凄冷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组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小令动静相衬,借景言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气势磅礴 毛泽东《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山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这首词,描绘大雪之后的“北国风光”,恢宏壮观,大气磅礴。透过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立志创造历史辉煌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雄浑苍凉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孤”字显得人烟稀少;“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给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得浑然一体。
(4)婉约动人 李清照《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设问句,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三、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而又含义丰厚。品味诗歌的语言要能够找出诗中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体味诗人遣词炼句的妙处。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抒写离别之情,但只字不提送别,一个“惟”字,强调了诗人此时此地翘首凝望的就是孤帆远去,江水远逝,惜别之意已十分浓重。“孤”,“远”,“尽”三字更是表达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依恋之情。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幽”“深”表现了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此两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四、关注诗中的修辞
诗歌常用比喻、借代、拟人、象征等手法,语言也就更加形象、生动、感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是咏雪的名句,诗人用梨花比喻冬雪,新颖贴切,将雪后的美景与诗人赏雪时的惊喜、欢快的心情融在了一起。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五、领略诗歌的音乐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诗歌是讲究韵律和节奏的,反复诵读,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领略诗歌的韵律,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归纳总结:诗歌是用凝练,形象和有韵律节奏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具有抒情性、音乐性、语言的高度凝练和形象性等基本特征。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断地积累这一方面的知识,用诗词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逐渐提升我们的文学欣赏能力。
六、真题演练:
1、(铜仁)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①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女儿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②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送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济南市)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颔联所展现出的画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②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广东省河源市)春 望 杜甫[21世纪教育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 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2分)
②全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4、(湖北省十堰市)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贵州)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①这首唐诗描绘了 (填季节)的兰溪夜景。.
②“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指的是 。
③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图景描绘出来。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眉山市)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 的情怀。
(2)从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