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发挥想象,跟随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去游览丽江,领略丽江古城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风光,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她的魅力所在。?身为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
教学过程:???
1.字词过关?
闸口(?zhá?)砚池(??yàn??)?蘸到(??zhàn?)?矗立(?ch??)?翡翠(?fěi?)擦拭(??shì??)?硕大(shuò?)??草甸(??diàn??)?徘徊(?huái)掺入(?chān?)渠水(?qú?)砾石(?lì??)?2.?课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印象丽江?(5分钟)????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无数的人心向往之,为之痴迷,她就是丽江。作者阿来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丽江作品。面对众多描写丽江的佳作,面对丽江的千头万绪,作者独具匠心,终于,写下了这部作品——《一滴水经过丽江》。??
1、作者介绍????
阿来,藏族诗人,作家。1950年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创作深受多元文化滋养。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也是矛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有英、法、德等译本出版。?
从1994年《尘埃落定》写出至1998年出版期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辗转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编辑到总编辑社长。《科幻世界》在阿来手里,由一本杂志变成五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数百万读者期待阿来新作。获20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同学们畅谈丽江初印象,老师展示丽江风景。?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背景,让学生谈旅游感受,贴近生活,展示丽江风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辩体析题??整体感知(5分钟)?
(一)辩体析题?
1.明确本文体裁。(游记)?
2.理解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设置与“经过”对比的词:流淌、路过等)?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面展示丽江的人文风情。?
经过:?空间上,从某处过,是一滴水的流经过程。他先后经过了玉龙雪山、丽江坝、落水洞、丽江古城、四方街、金沙江、大海……?时间上,见证了丽江的古今变化。?对于这滴水而言,丽江是水旅行的美的一环,一个站点。④经过还有一个历经的意思,在丽江站,水诠释了生命的体验。她又有怎样的奇特体验。?
(二)朗读阅读提示,整体感知内容。?
阅读提示: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这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丽江坝,看过初建的的丽江城,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最终在昏睡数百年后再次醒来,来到现代的四方街。他登上水车,远眺古城全貌;跨入小店,领略东巴文字的魅力;投身民居,体验百姓生活的恬淡;之后穿城而出,欣赏古城五彩斑斓的夜和旷野宁谧澄澈的美;在得偿夙愿后,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的丽江之行。朗读课文,注意想象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体会作者写景中饱含的情感。?
(归纳阅读提示给我们的信息:游记体裁、文章线索、文本的内容等。)?
设计意图:从文体以及标题入手,明确游记特点。指导学生学会从阅读提示中获取信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三、二读文本?美点寻踪(20分钟)?
1.请同学们默读课后阅读提示和课文,运用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个性化解读水历经的奇幻生命旅程。我读到?????????????(美)?,因为???????????????。?
(在我们学过的游记作品中,存在什么样的美?我们本文是否有类似的美?)?2.?个性化解读,老师适当点拨。?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自由朗读,感受作者对丽江久久渴望以及由衷赞美的情感。感受作者抒情化节奏性的语言,体会诗意,优美。?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着眼语言。以所学游记为抓手,引导类似游记的美的分析。给学生自己读的时间,在自读课中用方法,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品读展示,重点品味作品细致优美、在精细的描写之中带有深长的咏叹,富有诗意的语言,培养学生细读文章的能力,并在写作时适当模仿课文的语言。?
四、再读文本?写法探究?(13分钟)?
优秀的游记,往往不仅是文学文本,也是文化文本。游记产生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建立,同样也是以此为中心,向着哲学,历史,民俗,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拓展,用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展现民族文化的精神。?
1.?景的选取,详略安排,注重历史文化等:美从文化中来,如何写好游记??
2.体会独特视角: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本文作者却以“一滴水”贯穿全文,作者为什么要化作一滴水??
合作探究引导:?丽江以水见长,水是丽江的象征。?水打破了时间的限制,从传统走向现代。?水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具有流动性。④水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丽江。角度多样。?水从闭塞之处走向开放。⑥由喧闹走向平静,追求内心的安宁。
3.?情景交融: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他不只是一个过客,他更有一种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如果我们对故乡的观念一直都是这么小,那可能只是血缘上的。我们应该还有一个更大的故乡,更大的故乡可能是一个文化范畴,不光是血缘范畴。我在不同地方也说过,如果不是整个青藏高原,至少是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区,是我的一个更大的故乡。这就是一个文化范畴上的认知。”?
阿来虽出身在四川,但是却对云南满含深情。写游记,注意要透过所写之景,抒发你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设计意图:探究写法,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
拓展延伸?作业布置(2分钟)?
(一)拓展延伸?
1.丽江古城展现着汉、藏、白等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生动景观和多元文化形态。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2017年7月,厦门鼓浪屿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厦门作为知名的旅游城市,全世界多少人要来这美丽温馨的鹭岛,要去看浪漫的鼓浪屿,要去看古色古香的闽南古厝,要去看热闹非凡的中山路步行街……(如果要你来介绍故乡厦门的自然风光及人文风俗,你会化身成什么??)?
(二)作业布置?
1.模仿《一滴水经过丽江》,完成厦门游记练笔。?
(选择恰当化身对象,写出游踪、景色、人文、情感。)?
2.阅读《阿来散文》《大地的阶梯》等作品,进一步了解阿来笔下的自然与文化。?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激发同学们对故乡的情感。作业读写结合,模仿创作。指导学生阅读阿来其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阿来笔下的自然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