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氧气
铁峪铺中学 周磊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本课题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和化学反应,分析了解了氧化反应的一些特点。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变化规律的开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按照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开展对自然界物质的探究。在本节课中要全面认识氧气的性质用途及反应类型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各个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全面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虽然在生物、物理课上做过实验,但是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步骤及方法还没有掌握,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现象和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氧气化学性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2.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地 概念。
五、教学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观察法。
七、实验用品
1.仪器:集气瓶(4个)、木条、火柴、钥匙、燃烧匙、坩埚钳。
2.药品:硫磺、木炭、铁丝、氧气。
八.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1.空气中有哪些气体?这些气体的体积分数各是多少?
2.空气中最重要的气体是什么?
【导课】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我们对氧气有多少了解呢?现在让我们来学习氧气的性质。
【探究授课】
【板】一:氧气的性质
【演示】展示一瓶氧气。
【讲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板】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思考】1.周围的空气中有氧气,但我们却看不见,闻不到它。
2.高山上往往氧气比山底下稀薄。
3.用制氧器给浴缸中充氧气,会有大量的氧气溢出。
请同学们分析以上三个问题,说明氧气的物理性质
【交流】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1:0.03)的气体,密度:D=1.429g/L 比空气略重(高山为什么缺氧?可液化: 液化为淡蓝色液体.,可固化: 101千帕时:-218℃固化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在标准状况下: (101千帕0 ℃ ):氧气:DO2=1.429g/L空气:D=1.293g/L氮气:DN2=1.25g/L
【设问】我们知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又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呢?
【板】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演示以下实验,分析体会氧气的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推测氧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1】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成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板】【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板】【结论】氧气支持燃烧。
【演示2】硫在氧气燃烧的实验(一边实验一边引导学生观察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火焰颜色的不同)。
【讲述】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火焰颜色不同的原因以及二氧化硫的气味。
【现象】:① 硫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
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③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
【板】【结论】:硫+氧气 二氧化硫
【演示3】铁丝在氧气燃烧的实验(一边实验一边提醒学生注意做本实验时,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砂或放少量水.(防止灼裂瓶底)
并引导他们观察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和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
【现象】: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
点燃
【板】【结论】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强调】学习和研究观察实验的方法。
【板】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1. 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
2. 物质的色、态、味等。 1. 反应条件(加热、点燃、催化剂等);
2. 现象(发光、放热、生成沉淀或气体等)。 1. 有几种物质生成;
2. 生成物的色、态、味等。
【板】 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分析与比较】写出红磷、木炭、蜡烛、硫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比较这五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课堂小结】
【板】化合反应: 由两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板】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课堂讨论1】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请分别举例说明
点燃
例: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氧化反应)
点燃
氢气+氯气 氯化氢(化合反应)
【课堂讨论2】铁丝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后会生成铁锈,其原因是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比较一下这个反应和上述反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堂小结】
【板】【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包含有缓慢氧化。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空气里含有氮气和氧气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液化时变为淡蓝色 D.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下列化学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盛有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立即燃烧
B.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铝箔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3.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水+二氧化碳 B.铝+氧气→氧化铝
C.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D.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板】九.【本课小结】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重的气体,可液化:液化为淡蓝色液体;降温至-218℃固化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
氧气可与硫、铁、木炭、红磷、蜡烛等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三.化合反应及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3.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包含有缓慢氧化。
十.【作业】课后P36. 3. 4
十一.【教学反思】
氧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气体,上完这节课后有三点心得体会:
成功之处: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较强烈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学欲望。对照实验贯穿始终,使学生有强烈的视觉对比,能更好的说明问题。也是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兴趣的最好机会。2、实验现象较明显,比如硫、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比在氧气中燃烧剧烈,而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确能燃烧。这样学生看的比较清晰。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燃烧的实质是什么?反应的剧烈程度跟氧气的含量有没有关系?通过讨论分析后小结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这节课是学生学化学以来接触实验最多的一堂课,学生比较有兴趣。所以我始终最大可能的把学生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给他们刨造一个充满乐趣的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不足之处:1、课堂上讲得过多一些,留给学生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回答。2、探究实验还不能达到收放自如。需要更多的了解学生,关注学生,设计问题时,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求知求实;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3、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选好铁丝,实验不是一次性成功,反复更换铁丝后才成功,浪沸了时间,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思改进:1.在授课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2.信任学生,给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化学的乐趣,同时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3.进一步提高教案的备写质量,做到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实验,提高授课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