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B版必修⑤综合测试(4)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B版必修⑤综合测试(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2-22 20:1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B版必修⑤综合测试(4)
一、选择题
1.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的(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等比数列的前3项依次为1,a,,则实数a的值是( )
(A) (B) (C) (D)或
3.若,则( )
(A) (B)
(C) (D)
4.已知a,b,c是△ABC三边之长,若满足等式,则∠C等于( )
(A)120° (B)150° (C)60° (D)90°
5.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公比q为( )
(A)1 (B)或 (C)1或 (D)2或
6.已知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a≤2 (C)1<a≤2 (D)1≤a<2
7.取最大值时x的值是( )
(A) (B) (C) (D)
8.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是( )
(A)m>2 (B)m<2
(C)m<0或m>2 (D)0<m<2
9.已知数列的前3项依次为:,2,6,前n项的和是n的二次函数,则等于( )
(A)390 (B)392 (C)394 (D)396
10.已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其公比q≠1,且.若,则( )
(A) (B) (C) (D)或
11.已知x,y,z满足且的最小值为,则常数k等于( )
(A)2 (B)9 (C) (D)0
12.设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且成等差数列,则b所对的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3.在△ABC中,A、B、C所对的三条边分别为a、b、c,若,则A等于 .
14.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最大值为 .
15.已知a,b,x,y>0,且,则ab与xy的大小关系是 .
16.已知在数列中,,则 .
三、解答题
17.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求:
(1)角A的大小;
(2)若,求b、c的值.
18.已知二次函数,其中.
(1)设函数的图象的顶点的横坐标构成数列,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2)设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到y轴的距离构成数列,求数列的前n项和.
19.解关于x的不等式.
20.某工厂用两种不同原料均可生产同一种产品。若采用甲种原料,每吨成本1000元,运费500元,可得产品90千克;若采用乙种原料,每吨成本1500元,运费400元,可得产品100千克。若每日预算原料总成本不得超过6000元,运费不得超过2000元,问此工厂每日最多可生产多少千克该产品?
21.假设国家收购某种农副产品的价格是120元/担,其中征税标准是每100元征税8元(叫做税率是8个百分点,即8%),原计划收购m万担,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决定税率降低x个百分点,预计收购量可增加2x个百分点,要使此项税收在税率降低后不低于原计划的78%,试确定x的取值范围.
22.设,定义,其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 D
4. A
5. C
6. B
7. B
8. D
9. C
10. A
11. D
12. A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1)由题可得,

解得.
,;
(2),


由解得或
18.(1)证明:由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得.
对任意,且时,有,
为等差数列;
(2)解:由题意,,

当时,.
当时,.
19.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1)当时,;
(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
(3)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当,即时,或.
当,即时,或.
当时,.
综上所述: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
20. 解:设工厂每日需要甲种原料吨,乙种原料吨,可得产品吨,则目标函数,且变量,满足即
作出可证域(如右图所示的四边形及其内部的区域).
作出直线,即.当平移到
点时,直线,即在轴上
的截距取得最大值,即取得最大值.
由解得.
(千克).
即此工厂每日最多可生产千克产品.
21.解:税率降低后是,收购量为万担,
税收为万元,原来的税收为万元.
依题意可得,
整理得,
解得.
又,,
故的取值范围为.
22.解:(1),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