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必修3模块结业考试
第Ⅰ卷(每题3分,共39分)
一、语言基础
1、下面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炮烙 pào 监生jiàn 坍圮 pǐ 呱呱而泣 gǔgǔ
B、长号háo 埋怨mái 混淆xiáo 长歌当哭dāng
C、譬如pì 蹙缩cù 倔强juè 呼天抢地 qiǎng
D、险衅xìn 渣滓zǐ 湍急tuān 汩汩清流gǔgǔ
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陨首 长揖 迫不及待 前合后揠 B、修葺 履历 归根结蒂 委曲求全
C、寒暄 按捺 黯然失色 凭心而论 D、编辑 璀灿 杀手锏 催枯拉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这所普通中学近日已 为我市的重点中学。
[2]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 解决的严重问题。
[3]这样做 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4]作为一个学徒,________违反操作规程犯一点小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A.进升 急需 固然 偶然 B.晋升 亟待 当然 偶尔
C.晋升 亟待 固然 偶尔 D.进升 急需 当然 偶然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现在一些电影电视出了名之后常常拍续集,但往往给观众狗尾续貂的感觉。B、昨天晚上,李大伯一家在客厅看电视,那个小偷竟然登堂入室,把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席卷而去,十分猖狂。C、目前流行的“神童”作家们正值豆蔻年华,如果以为自己已站在了人生的顶峰,可以颠覆一切,便令人悲哀了。D、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多小时。
5、下面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归有光, 号震川。明代杰出散文家。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
B、欧·亨利,美国小说家。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均带着含泪的微笑,以寓含辛酸的幽默,描绘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暴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真实现象。
C、关汉卿,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金末元初大都人。他与郑光祖、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创作杂剧60多部,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D、王羲之,中国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故后世称为“王右军”。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后人誉为“书圣”。
二、课内文言基础知识
6、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夙遭闵凶。 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C、厚币委质事楚 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7、下面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矜 ①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②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B、薄 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② 门衰祚薄
C、属 ① 屈平属草稿未定 ②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D、贤 ① 群贤毕至 ②举贤以自佐
8、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所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②及其所之既倦
B、虽 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C、而 ① 呱呱而泣 ②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D、之 ① 翼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
9、下面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具以表闻 ②谗谄之蔽明也
B、①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C、①垣墙周庭 ②历职郎署。
D、①邪曲之害公也 ②足以极视听之娱
10、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B、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则告诉不许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3题。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 ①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②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⑤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第Ⅱ卷(共61分)
四、默写(每题1分,共7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 ;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 。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以浮游尘埃之外, , 。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 ,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
(7) ,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六、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课文分析这个人物形象,80字左右,(6分)
祥林嫂 老贝尔曼 窦娥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城市里的蟋蟀?????
吴丹红
和城市站在一起,也就渐渐远离了自然。“唧……唧……唧……”,那曾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天籁之音似已远去。我已无法解读弥漫着欲望泡沫的城市生活,内心总处于无边的焦虑与渴望之中。
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数过星星了,抬头望天俯身看地的感觉似乎已经离我好远好远了。站在阳台上,隔着那些被几何化的不锈钢防盗网,望着被分割成俄罗斯方块般的世界,看着闪烁的霓虹灯和过往匆匆的都市人,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
那是童年时的那只蟋蟀的声音。
儿时,在外婆家。“唧……唧……唧……”的虫鸣声似乎成了乡村每晚必定上演的歌剧,蟋蟀们如矜持羞涩的少女,又如风度翩翩的绅士,不用伴舞,不用伴奏,只是清唱,顶多来个小组唱,就这么简简单单,却和着泥土的气息,唱出了自然与生命的真谛。
外婆不知从哪里给我捉来了一只蟋蟀,我把它养在一个花盆里。一次,邻居小姐姐把她的蟋蟀放在我的蟋蟀身边,我们用枯树枝轻轻撩拨。忽然,两只蟋蟀大战了起来。几个回合之后,小姐姐的那只败下阵来,我的那只却是一副得胜将军的模样。我们为蟋蟀的精彩表演啧啧称赞。后来,我在作文中常常写到那只蟋蟀,老师说我的作文中充溢着一种乡情。
我的童年就这样在蟋蟀的吟唱声中度过。后来我还是被带进了城市,带进了贴着红白蓝瓷砖的高楼,带进了有空调有电脑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却没有泥土没有草丛没有蟋蟀的房间……
在城市,我习惯了这种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早出晚归,步履匆匆。
不知何时起,我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学会了冷眼旁观,学会了猜疑与妒忌……那只承载着我童年欢笑的蟋蟀,早已被压在了心底。也许,是我把它给遗忘了。前不久,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有竹制的或塑料制的蜻蜒、蟋蟀卖,便兴冲冲地买回了一对塑料蟋蟀,把它们放在一个塑料花草丛中。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斯方块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
我那童年的可爱的蟋蟀,你在哪儿?
“唧……唧……唧……”,也许是因为过度的思念,我竟然有些幻听,仿佛当年那只蟋蟀在我耳边低吟,释放出一种平和的伤感,是的,它在为我现在的寂寥而伤感。我知道我无法寻觅它,因为那只是幻觉。我却仍然探头往窗外搜索。窗外很眩,有红绿灯,有汽车尾气;窗外很吵,有人在蹦的唱K,有人在猜拳行酒,也许这些都是城市应该有的声音吧。闪烁的霓虹灯尽情地展示着城市的繁华与躁动不安,一如千娇百媚的舞女。难怪贾平凹会说:“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赛格顶上的激光柱不停地旋转着,它在扫射着城市的夜空;波音777、空中客车在不停地起降。激光柱、客机的灯光让月光星光都暗淡无光。生活的节奏在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地膨胀,不断地加快,喧嚣的环境、乏味的生活、残酷的竞争使我们烦躁不安。我要将自己藏在哪里,才不至于被这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淹没?
没有人告诉我,只有暗淡的月亮对我凄然一笑。
我到底还是惦记起那一只蟋蟀了。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中会有我们的蟋蟀吗?在这里,我的蟋蟀已无处躲藏。它逃离了不属于它的方格,逃离了充盈着欲望泡沫的城市。而我却站在原地,无法跳出俄罗斯方块。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处处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和谐的音响更和谐/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我知道我的蟋蟀不是流沙河的那一只,但他的诗还是引起我深深的共鸣。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城市人,你找到了心中的蟋蟀了吗?
1、文中多次提到了“俄罗斯方块”,其含义不尽相同,请结合文章分别概括它的含义。(2分)
2、画线句子在文中有怎样的含义,请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说明。(4分)
①没有人告诉我,只有暗淡的月亮对我凄然一笑。
②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
3、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引用流沙河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4、作者在文中为什么用了大量笔墨写了儿时的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八、作文(30分)
生于“独生”年代,你可能会有很多不同于你父辈的感受,请以“生于‘独生’年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既可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又可以发表议论。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第Ⅱ卷(共61分)答案卷
四、默写(每题1分,共7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 ;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 。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以浮游尘埃之外, , 。
(5) , 。 ,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
(7) ,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五、(1)
(2)
六、
七、1、
2、①
②
3、
4、
八 作文
800
参考答案
1、D(A、炮烙 páo 呱呱gūgūB、埋怨mán 长歌当哭dàngC、倔强jué呼天抢地 qiāng )
2、B (A、前合后偃 C平心而论 D、璀璨 摧枯拉朽)
3.C(提高级别、职位等不用“进升”;“急需”是紧急需要,“亟待”是急迫地等待;“当然”是应当这样或合于事理、情理,“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偶然”是突然的,意想不到的,而“偶尔”是很少出现,不经常的意思。)
4、A(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茕茕孑立 :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5、C(“元曲四大家”不包括王实甫)
6、D
7、D 都是“贤德有才之人”(A、①顾惜 ② 怜悯B、①迫近 ② 浅薄C、① 编写 ②连接 )
8、B都是“虽然”(A.①地方 ②助词,和动词一起构成所字结构C、①表修饰②表顺承D、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定语后置的标志)
9、C(“垣墙”“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①“闻”使动 ②“明”形容词用作名词B、①“内”“外”名词作状语 ②“一”意动D、①“邪曲”形容词用作名词②“极”,形容词用作动词)
10、B
11、D(“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
12、C(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①是文帝对他的赏识,②不是原因,是过程,④是晁错父亲的话)
13、C(“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后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晁错在人选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材。 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内史。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问爰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的意见怎么办?”爰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爰盎回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眨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叛乱平息了没有?”邓公说:“吴地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
四、默写(每题1分,共7分)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 欲苟顺私情 , 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
(3)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 , 各在天一涯 ;
(7)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五、(1)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呀?”
(2)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六、答案 (要求有观点 有依据)
七1、①俄罗斯方块”是一种电脑游戏。②“俄罗斯方块”是城市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建筑。③“俄罗斯方块”是简单机械枯燥乏味的都市生活的象征。④“俄罗斯方块”是都市人压抑而缺乏生气的心灵世界。(答对1点不得分,答对2点得1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2、①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在快节奏的生活、喧嚣的环境、乏味的生活和残酷的竞争当中,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并且产生了对于自身价值的怀疑(大意对即可)②此处的蟋蟀运用了比喻(象征)手法,在城市人的心中,“蟋蟀”既是曾经有过的纯真生活,也是自然和生命的真谛,更是一种乡情。(大意对即可)(每题2分,手法1分,内容1分),
3、①因为流沙河的诗句是以蟋蟀为主,与本文所写之物一致。②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具有诗意的美感。③引用诗句引出了作者情感的抒发,强化了作者对于纯真的童年生活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对乡情回归的渴望(意思对即可)(1点1分)
4、①儿时的生活是我曾经拥有却遗失很久的快乐,其中的主角就是蟋蟀。②这段描写既照应了题目,又与后文枯燥的城市生活形成了了鲜明的对比。③对儿时的眷恋和渴望更表现出了我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弃。(第①点1分,第②③点各2分)
八 、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