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4 14: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震悚(sǒnɡ)
憎恶(zènɡ)
酌油(zhuó)
诘问(jié)
B.粗拙(zhuō)
滞笨(zhì)
愧怍(zuò)
侮辱(wǔ)
C.镶嵌(qiàn)
门槛(jiàn)
忿然(fèn)
家圃(pú)
D.霹雳(pī)
取缔(dì)
自矜(jīnɡ)
撬开(qiào)
2.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书斋
门槛
絮说
微不足到
B.绷紧
头颅
衰悼
大廷广众
C.撬门
荒辟
诘问
言外之义
D.肚脐
疮疤
辫子
切切察察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失落又若有所失的模样。
B.“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慨。
C.从此对于她(阿长),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D.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叉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l6万字左石的书。
B.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C.3月23日,学校开展了“让书香溢满校园”主题教育。
D.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语文,也在学其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分)
①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6.
下列相关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句子中的“啊呀”一词是拟声词。)
B.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句子中“嘎叽”一词是叹词。)
C.《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号油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把祥子这个“小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诚实可爱的农村青年,在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逼迫下,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7.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2)
,落花时节又逢君。
(4)《春夜洛城闻笛》中以笛声勾起诗人乡思的诗句是: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脱我战时袍,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共8分)
8.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请拟写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
(1)
(2分)
5月8日的第66个世界微笑日,江苏科技大学的学子们以自拍、互拍的方式,争相晒出“最美笑脸”,并写下心灵寄语,称微笑不仅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感情。
当天,参加该校“最美笑脸”活动的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争相晒微笑,分享自己的愉悦经历,还有不少同学写下了所思所感,传出了充满温情的感动。该校学生吴英说:“我觉得微笑根植于美好的心灵,微笑不仅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感情,它为家庭带来欢乐,为朋友间互通情谊,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2)参照下面的画线句,再续写一句,要求前后句式、修辞一致,语意连贯。(2分)
善良是职责,要用一生去完成。善良是鲜花,要用清水去浇灌;善良是烛光,要用心火去点燃


9.
“她十九岁,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她为家庭牺牲了一切,但也有着对自己幸福生活的追求。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
这段文字选自《
》(书名),“她”是
(人名)
(人名)把她逼到妓院当了妓女,最终她
。(每空1分,共4分)
三、阅读(共4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0、11题。(4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10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共6分,每空1分)
(1)公亦以此自矜(

(2)释担而立(

(3)但微颔之(
)(

(4)尔安敢轻吾射(
)(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每句2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6~20题。(14分)
一根善的拐杖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
⑩人群出奇地安静。
没了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站在那里却像一棵参天大树。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
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各扫门前雪,整天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样。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使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摇摇晃晃。
14.结合选文具体内容,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3分)
15.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6.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17.分析选文第⑩段“人群出奇地安静”的原因。(2分)
18.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选文标题中的“拐杖”一语双关,既指父亲递给老人的拐杖,也指人们善良品性的精神支柱。
B、选文第⑧段中“轻描淡写地笑笑”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意在表现父亲在救助老人之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C、选文第⑿段画线的句子与第⑥段“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一句相照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助人的行为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D、选文结尾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批判了当今社会部分人的冷漠。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深夜,那盏灯
①那一年的春天,一场飞来车祸轧断了我的腿。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渺茫。除了整天瞪着天花板挨着以泪洗面的日子外,我还能做什么呢?
②在小学教音乐课的姐姐给我抱来高中课本,默默地放在我枕边。我怒气冲冲,一股脑儿地将它们撒了一地。姐姐弯下腰把它们一本一本拾起来,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她的眼睛里涌出来,我忍不住失声痛哭。
③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推门进来,把我扶起,指着对面那栋黑黪黪的楼房,激动地说:“弟弟,瞧见那扇窗子了吗?三楼,从左边数第二扇窗户。”她告诉我里面住着一个和自己的盲人母亲相依为命的全身瘫痪的姑娘。姑娘白天为一家工厂糊鞋盒,晚上拼命地读书和写作,才17岁,已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看着那扇窗口的灯光,我的脸红了。
④“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⑤打那时起,那扇窗口的灯光就时时陪伴着我。只要看到那束柔和的灯光,我就不由自主地拿起身边的课本。
⑥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泪流满面。突然,一束灯光柔和地射在我脸上,我心里倏地起了个念头:我要见见那姑娘,把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还要……感谢她——是她夜晚窗口的灯光,伴我度过了这个难熬的季节。我拄着双拐,跌跌撞撞地爬上那幢楼,轻轻叩响了门。
⑦没有回音,我使劲敲了敲它。对面的房门打开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上下打量着我说:“小伙子,别敲了,那是间空房。”我呆住了。
⑧“……从前我儿子住在这儿,后来他调走了,这房一直空着。两个月前,一个长辫子姑娘赁下了它。可说也奇怪,她并不在这儿住,只是吩咐我晚上把电灯拉亮,第二天早上再把灯拉灭……”
⑨我突然手扔了双拐,跌倒在那扇门前,失声痛哭起来。耳畔似乎又响起姐姐的声音:
⑩“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19.下面一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它应归位于第(

段和第

)段之间。(2分)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姐姐为了抢救一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了!噩耗传来,全家人悲痛欲绝。
20.上面这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1.从全文来看,你认为文章的标题“深夜,那盏灯”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22.此时,你最想对文中的谁说说你的心里话?请写在下面。(3分)
四、23作文(50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以“
真好”为题,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作文。
2、“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52页)中释义为:接受并负起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有父母和儿女的担当,家才能幸福美满;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有老师和学生的担当,教育才能蒸蒸日上;在国家建设中,因为有每个公民的担当,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请以“担当”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
B2.
D3.
A
4.
D
5.
C6.
D
7.默写。(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2)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4)《春夜洛城闻笛》中以笛声勾起诗人乡思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5)何当共剪西窗烛,
共话巴山夜雨时

(6)脱我战时袍,


8.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请拟写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
(1)“世界微笑日江苏科技大学子们争晒“最美笑脸”。(2分)
(2)参照下面的画线句,再续写一句,要求前后句式、修辞一致,语意连贯。(2分)
善良是职责,要用一生去完成。善良是鲜花,要用清水去浇灌;善良是烛光,要用心火去点燃

善良是珍珠,要用道德去购买。
9.这段文字选自《
骆驼祥子
》(书名),“她”是小福子(人名)她父亲(或二强子)
(人名)把她逼到妓院当了妓女,最终她上吊自尽。(每空1分,共4分)
10.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11.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表达了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12.(1)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2)释担而立(放下

(3)但微颔之(只
)(下巴,这里是“点头”的意思。)
(4)尔安敢轻吾射(怎么)(轻视

(1)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2)用钱覆盖在葫芦的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油往钱上倒,油从钱的小口中流入,然而钱却不被油弄湿。
14.(1)善良(乐于助人、有担当),因为他扶起一位中暑的老人,并将一支拐杖给了老人。(2)吃苦耐劳(有责任感、勤劳),因为他在摔断了右腿需要休养时,还顶着烈日去发广告单挣钱养家。
(3)爱孩子,因为他不让“我”帮他发广告单,督促“我”读书。
15.自然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表现了父亲发广告单的不易,为后文老人中暑摔倒的情节做了铺垫。
16.对比(衬托)。将父亲的焦急与众人的冷漠形成对比(用众人的冷漠反衬出父亲的焦急),突出表现了(衬托出)父亲善良的品质,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赞美)之情。
17.(1)为父亲拄着双拐还能去帮助老人的行为而震撼。(2)为自己的冷漠、麻木而感到羞愧。(3)对父亲善良的举动充满敬意。
18.B
19.它应归位于第(第五段
)段和第
(第六段)段之间。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姐姐为了抢救一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了!噩耗传来,全家人悲痛欲绝。
20.不能删去。因为这段文字交代了姐姐的牺牲,使结构更完整。更加明确地表现了姐姐那种舍己救人、忘我无私的高尚灵魂,正是她这种崇高的精神,才使她对自己的弟弟也那样无私地给与帮助和鼓励。另外,这段文字也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鲜明,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3分。意符即可,酌情给分)
21.“深夜”喻指弟弟遭遇车祸后那暗淡失望的情绪;“那盏灯”一是指对面那扇窗口的灯光,更是指在弟弟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的姐姐的那爱心之灯。(意符即可)
22.言之有理就可。
四、23作文(50分)
参考以往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