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题
一、选择题
1、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
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虽均一稳定,但未必无色
B.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
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
D.
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3.一杯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4.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5、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降温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6.将100
g
5%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蒸发掉20
g水,无晶体析出
B.加入20
g
5%的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20
g固体氢氧化钠,使之完全溶解
D.加入20
g水
7、某物质能与水反应,将少量该物质加到饱和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8、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
9.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步骤配制好80g6%的氯化钠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则对试剂瓶中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不变
B.
溶剂的质量不变
C.
溶液的质量不变
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0.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温度从t2℃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
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
温度从降低t2℃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11、下表列出了20℃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B.①②③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12.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二、填空题
13.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填“温度”或“压强”)有关。?
(3)大理石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质是
。?
(4)20
℃时,为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方法即可)。?
14.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
结晶方法提纯.
(3)在20℃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5.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稀释后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稀释时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1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
(3)除去A中少量的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4)t1
℃时,将A、B、C各8
g分别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w(B)、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17.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
。
(2)20
℃时,100
g水最多能溶解NaCl
g。
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和49.0
g
NH4Cl配成50
℃的溶液,此时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
℃,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
g。
三、实验题
1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
四、计算题
19、下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64%的稀盐酸,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2)取上述配制得到的足量稀盐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题
一、选择题
1-5、BDDAD
6-10、CBDDD
11-12、AD
二、填空题
13、(1)溶解
(2)温度
(3)CaCl2
(4)加溶质
14、(1)36.6
(2)降温
(3)饱和
20%
15、(1)49
(2)195
16、(1)不饱和
(2)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降温结晶
(4)w(A)=w(B)>w(C)
17、(1)NH4Cl
(2)36.0
(3)不饱和
11.8
三、实验题
18、(1)CBDEA
(2)B
(3)加快溶解
四、计算题
19、(1)20ml
(2)0.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