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八:滑轮组特点小计算 检测—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重点专题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八:滑轮组特点小计算 检测—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重点专题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4 20:1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二章重点专题十八:滑轮组特点小计算
1.(2020春?秀英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如果货物在500N的拉力下匀速上升3m,则货物重   N(动滑轮自重和摩擦力不计),拉力的自由端绳子要移动   m。
2.(2019秋?仪征市校级月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m,每个滑轮重均为1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绳端移动距离是   m,施加在绳端的拉力F是   N,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是   N.
3.(2018春?文山州期末)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800N物体匀速提升了2m,拉力F为350N,则需要有   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在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了   m。
4.(2021?瑶海区校级一模)如图装置,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若物体在水平面滑动时所受摩擦力为重力的0.3倍,即f=0.3G,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可以拉动物体的最大重力是   N。
5.(2020?惠阳区模拟)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滑轮重及绳重,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现在处于静止,则G1:G2=   ;若在G1和G2下方分别挂一同样重的砝码,则将出现   (选填“仍保持平衡”、“G1上升”或“G1下降”);若G1=10N,动滑轮重2N,忽略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要让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G2=   N。
6.(2020秋?宝应县月考)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某一物体,如该物体重是G=400N,滑轮重、绳子重、摩擦等不计,为了使物体G匀速上升,拉力F=   N,为了使物体在5s钟内上升2m,人需用速度   m/s拉动绳子。
7.(2020春?金寨县期末)如图,用大小为500N的拉力F通过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不计绳重与摩擦,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cm,动滑轮重力是   N。
8.(2020春?新泰市期末)在不计摩擦、不计滑轮和绳重时,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600N的物体A需要的拉力F=   N。
9.(2020春?全椒县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已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30N,GA=100N,则绳子对A的拉力F′=   N,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F=   N.(不计滑轮重及绳间摩擦)
10.(2020春?大化县期末)在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时,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600N的物体提升2m,需要   N的拉力,绳子拉过的距离是   m。
11.(2019春?东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某人站在重为350N的木板上,木板成水平状态,整个装置在空中保持静止,每个滑轮自重为5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人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N。
12.(2019秋?涡阳县月考)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如图所示滑轮组,把重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为80N,克服绳重与摩擦做功40J,则每个滑轮重   N。
13.(2019秋?淳化县月考)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最多能提起   N的重物(不考虑绳和动滑轮的重力以及摩擦)。
14.(2019?台州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在物体B的重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A上再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的拉力F(图中未画出),则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N,方向   。物体B的重力为   N(滑轮与绳间摩擦、绳重和滑轮重均不计)。
15.(2019春?海淀区期末)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挂钩上都吊着相同的物体,把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图甲中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F1=2N.若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则图乙中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F2=   N。
16.(2019春?桂平市期末)如图,用滑轮组把质量为30kg的物体G匀速提升1m,用时5s,若拉力F为200N,则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m/s。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   N.(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
17.(2019春?江阴市期末)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在30N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N,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m,若物体的重力变为80N,则拉力F为   N。
18.(2019?滁州一模)如图,F=1N,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则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   N。
19.(2019春?潮安区月考)如图,物体的重力都是30N,(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的大小分别是FA=   N,FB=   N。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二章重点专题十八:滑轮组特点小计算
参考答案
1.(2020春?秀英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如果货物在500N的拉力下匀速上升3m,则货物重 1000 N(动滑轮自重和摩擦力不计),拉力的自由端绳子要移动 6 m。
【解答】解:
由图知,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
动滑轮自重和摩擦力不计,由F=G可知,
货物重为:G=2F=2×500N=1000N;
拉力通过的距离为:s=2h=2×3m=6m。
故答案为:1000;6。
2.(2019秋?仪征市校级月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m,每个滑轮重均为1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绳端移动距离是 2 m,施加在绳端的拉力F是 3 N,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是 10 N.
【解答】解:
(1)由图知,n=2,绳端移动距离s=2h=2×1m=2m;
(2)不计绳重及摩擦,绳端拉力F=(G+G动)=(5N+1N)=3N;
(3)滑轮组处于平衡状态,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其受到向上的拉力F′、向下的重力G定和向下的3段绳子的拉力3F,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3F+G定=3×3N+1N=10N,所以F′的大小为10N。
故答案为:2;3;10。
3.(2018春?文山州期末)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800N物体匀速提升了2m,拉力F为350N,则需要有 3 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在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了 6 m。
【解答】解:绳子的段数为:n==≈2.3=3(段)如图,
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2m=6m。
故答案为:3;6。
4.(2021?瑶海区校级一模)如图装置,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若物体在水平面滑动时所受摩擦力为重力的0.3倍,即f=0.3G,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可以拉动物体的最大重力是 200 N。
【解答】解:由v=可得,物体移动距离为:s物=v物t=0.2m/s×10s=2m,
由图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s物=3×2m=6m;
由于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且f=0.3G,所以F=f,即20N=×0.3G,
则G=200N。
故答案为:200。
5.(2020?惠阳区模拟)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滑轮重及绳重,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现在处于静止,则G1:G2= 2:1 ;若在G1和G2下方分别挂一同样重的砝码,则将出现 G1上升 (选填“仍保持平衡”、“G1上升”或“G1下降”);若G1=10N,动滑轮重2N,忽略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要让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G2= 6 N。
【解答】解:
(1)由图知,n=2,不计摩擦、滑轮重及绳重,绳子末端的拉力F=G1;
绳子末端的拉力F=G2,可得:G1=G2,
所以G1:G2=2:1;
(2)在G1和G2下方分别挂一同样重的砝码G砝码,
不计摩擦、滑轮重及绳重,绳子末端的拉力:
F′=(G1+G砝码)=(2G2+G砝码)=G2+G砝码<G2+G砝码,
物体G2将下降、物体G1将上升;
(3)若G1=10N,动滑轮G动=2N,忽略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拉力F″=(G1+G动)=(10N+2N)=6N,
此时拉力F″=G2=6N。
故答案为:2:1;G1将上升;6.
6.(2020秋?宝应县月考)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某一物体,如该物体重是G=400N,滑轮重、绳子重、摩擦等不计,为了使物体G匀速上升,拉力F= 200 N,为了使物体在5s钟内上升2m,人需用速度 0.8 m/s拉动绳子。
【解答】解: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n=2,
滑轮重、绳子重、摩擦等不计,拉力F=G物=×400N=200N;
物体上升速度为v物===0.4m/s,
则拉绳子的速度是v=nv物=2×0.4m/s=0.8m/s。
故答案为:200;0.8。
7.(2020春?金寨县期末)如图,用大小为500N的拉力F通过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不计绳重与摩擦,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20 cm,动滑轮重力是 200 N。
【解答】解:由图可知,n=2,拉力F移动的距离s=2h=2×10cm=20cm,
不计绳重及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2×500N﹣800N=200N。
故答案为:20;200。
8.(2020春?新泰市期末)在不计摩擦、不计滑轮和绳重时,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600N的物体A需要的拉力F= 300 N。
【解答】解:
由图知,n=2,不计摩擦、不计滑轮和绳重,拉力:
F=G=×600N=300N。
故答案为:300。
9.(2020春?全椒县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已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30N,GA=100N,则绳子对A的拉力F′= 30 N,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F= 15 N.(不计滑轮重及绳间摩擦)
【解答】解:(1)因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即F′=f=30N;
(2)根据图示可知,n=2;
不计滑轮重及绳间摩擦,由F=F′可得:
F=F′=×30N=15N。
故答案为:30;15。
10.(2020春?大化县期末)在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时,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600N的物体提升2m,需要 200 N的拉力,绳子拉过的距离是 6 m。
【解答】解: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所以拉力F=G=×600N=200N;
绳子拉过的距离s=3h=3×2m=6m。
故答案为:200;6。
11.(2019春?东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某人站在重为350N的木板上,木板成水平状态,整个装置在空中保持静止,每个滑轮自重为5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人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200 N。
【解答】解:
把人、木板、下面的滑轮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受到向下的总重力、2段绳子向上的拉力(左右2段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因为整个装置保持静止,所以2F拉=G总=500N+350N+50N=900N,
则F拉=450N;
以下面的滑轮为研究对象,该滑轮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下的2段绳子的拉力和滑轮的重力,
该滑轮保持静止,所以F拉=2F+G轮,
则人对绳子的拉力:F=(F拉﹣G轮)=×(450N﹣50N)=200N。
故答案为:200。
12.(2019秋?涡阳县月考)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如图所示滑轮组,把重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为80N,克服绳重与摩擦做功40J,则每个滑轮重 20 N。
【解答】解: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2m=6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80N×6m=480J,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200N×2m=400J,
W额=W总﹣W用=480J﹣400J=80J,
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
W额2=W额﹣W额1=80J﹣40J=40J,
由W=Gh可得每个滑轮重:
G动===20N。
故答案为:20。
13.(2019秋?淳化县月考)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最多能提起 1000 N的重物(不考虑绳和动滑轮的重力以及摩擦)。
【解答】解:因为该初中学生的最大拉力不大于自身的重力,
所以,绳端的最大拉力:
F=G人=m人g=50kg×10N/kg=500N,
由图可知,n=2,且不考虑绳和动滑轮的重力以及摩擦,
由F=G可得提起重物的最大重力:
G=nF=2×500N=1000N。
故答案为:1000。
14.(2019?台州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在物体B的重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A上再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的拉力F(图中未画出),则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90 N,方向 水平向右 。物体B的重力为 45 N(滑轮与绳间摩擦、绳重和滑轮重均不计)。
【解答】解:
物体A在物体B的重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动滑轮对A的拉力,即f=F动;
当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摩擦力f和F动,
即;F=f+F动,
因f=F动,所以F=2f,即180N=2f,
解得f=F动=90N,且此时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拉力,滑轮与绳间摩擦、绳重和滑轮重均不计
那么动滑轮上受到的拉力和物体B的重力的关系为:F动=2GB;
则GB=F动=×90N=45N,。
故答案为:90;水平向右;45。
15.(2019春?海淀区期末)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挂钩上都吊着相同的物体,把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图甲中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F1=2N.若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则图乙中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F2= 3 N。
【解答】解:由图知,甲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则拉力F1=G总(G总为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力),
所以总重力:G总=3F1=3×2N=6N;
已知两滑轮组中动滑轮重力相等,提升物体的重力也相等,即总重力相等,
由图知,乙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则拉力F2=G总=×6N=3N。
故答案为:3。
16.(2019春?桂平市期末)如图,用滑轮组把质量为30kg的物体G匀速提升1m,用时5s,若拉力F为200N,则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0.4 m/s。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 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
【解答】解:由图可知,n=2,G=mg=30kg×10N/kg=300N,
绳子移动的距离:s=nh=2×1m=2m,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0.4m/s;
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G动),则动滑轮自重:
G动=2F﹣G=2×200N﹣300N=100N。
故答案为:0.4;100。
17.(2019春?江阴市期末)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在30N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10 N,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4 m,若物体的重力变为80N,则拉力F为 45 N。
【解答】解:
(1)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G轮),则动滑轮重力:
G轮=2F﹣G=2×30N﹣50N=10N;
(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2m=4m;
(3)若物体的重力变为G′=80N,拉力F′=(G′+G轮)=(80N+10N)=45N。
故答案为:10;4;45。
18.(2019?滁州一模)如图,F=1N,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则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 2 N。
【解答】解:
由图知n=2,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则拉力F=f,
所以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f=2F=2×1N=2N。
故答案为:2。
19.(2019春?潮安区月考)如图,物体的重力都是30N,(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的大小分别是FA= 30 N,FB= 15 N。
【解答】解:
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左图为两个定滑轮,不省力,则FA=G物=30N;
右图为滑轮组,与动滑轮相连绳子段数n=2,则FB=G物=×30N=15N。
故答案为: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