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圆周运动达标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圆周运动达标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4 10:4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第六章圆周运动达标检测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2.如图所示,a、b是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点,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球体,a、b两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两个点具有大小相同的(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加速度
D.轨道半径
3.如图所示事例利用了离心现象的是(  )
4.如图,AB两点为奶茶塑封机手压杆上的两点,A在杆的顶端,B在杆的中点处。杆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A、B两点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A、B两点周期大小之比为2∶1
D.A、B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5.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  )
A.在下摆过程中
B.在上摆过程中
C.摆到最高点时
D.摆到最低点时
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滑道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1,第二次由C滑到A,所用的时间为t2,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
7.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小球,分别用长2l和l的轻绳拴在同一转轴上,当转轴稳定转动时,拴质量为M和m的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如图所示,则(  )
A.cos
α=
B.cos
α=2cos
β
C.tan
α=
D.tan
α=tan
β
8.质量为m的小木块从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碗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那么木块在最低点受到的摩擦力为(  )
A.μmg
B.
C.μm(g+)
D.0
9.现在“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出现。高度详细的3D地图技术能够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大量可靠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汽车内部的机器学习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执行不同的指令。如图所示为一段公路拐弯处的3D地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弯道是水平的,则“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如果弯道是水平的,则“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收到的指令应让车速小一点,防止汽车做离心运动而发生侧滑
C.如果弯道是倾斜的,3D地图上应标出内(东)高外(西)低
D.如果弯道是倾斜的,3D地图上应标出外(西)高内(东)低
10.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
D.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1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形细管,现给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一个初速度,使小球在管内做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v的极小值为
B.v由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轨道对球的弹力先减小再增大
C.当v由值逐渐增大的过程中,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增大
D.当v由值逐渐减小的过程中,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减小
12.如图,内壁光滑的玻璃管内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一个小球。当玻璃管绕竖直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与玻璃管间恰无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增加绳长后,小球将受到玻璃管斜向上方的压力
B.仅增加绳长后,若仍保持小球与玻璃管间无压力,需减小ω
C.仅增加小球质量后,小球将受到玻璃管斜向上方的压力
D.仅增加角速度至ω′后,小球将受到玻璃管斜向下方的压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6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向心力公式的实验中,为了探究物体质量、圆周运动的半径、角速度与向心力的关系,运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法.现将小球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大小的关系,做法正确的是:在小球运动半径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钢球做实验。
14.(6分)某同学做验证向心力与线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线上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下端悬挂一小钢球。钢球静止时刚好位于光电门中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出钢球直径d;
②将钢球悬挂静止不动,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1,用米尺量出线长L;
③将钢球拉到适当的高度处释放,光电计时器测出钢球的遮光时间为t,力传感器示数的最大值为F2。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请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1)钢球经过光电门时的线速度表达式v=________,向心力表达式F向=m=________________;
(2)钢球经过光电门时的所受合力的表达式F合=
________。
15.
(8分)有一水平放置的圆盘,上面放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轴O上,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物体A,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弹簧未发生形变,长度为R。求:
(1)盘的角速度ω0多大时,物体A开始滑动?
(2)当盘的转速达到2ω0时,弹簧的伸长量Δx是多少?
16.(8分)如图所示,已知绳长为L=20
cm,水平杆L′=0.1
m,小球质量m=0.3
kg,整个装置可绕竖直轴转动,问:
(1)要使绳子与竖直方向成45°角,该装置必须以多大的角速度转动才行?
(2)此时绳子的张力为多少?
17.(10分)如图是场地自行车比赛的圆形赛道。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sin
15°=0.259,cos
15°=0.996,不考虑空气阻力,g=10
m/s2。
(1)某运动员骑自行车在该赛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的半径为60
m,要使自行车不受摩擦力作用,其速度应等于多少?
(2)若该运动员骑自行车以18
m/s的速度仍沿该赛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自行车和运动员的质量一共是100
kg,此时自行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又是多少?方向如何?
18.(14分)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0.2
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高为h=5
m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0.2
kg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2
m/s,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10
m/s2,求:
(1)小球离开B点后,在CD轨道上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θ=45°的斜面,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距离B点有多远;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1)设小球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1,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
h=gt
得t1=1
s
x=vBt1=2
m。
(2)小球到达B点时受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弹力N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N-G=m
解得N=6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N′=N=6
N。
(3)如图,斜面BE的倾角θ=45°,CE长d=h=5
m,因为d>x,所以小球离开B点后能落在斜面上。假设小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F点,BF长为L,小球从B点到F点的时间为t2,则有:
Lcos
θ=vBt2
Lsin
θ=gt
联立解得:t2=0.4
s,L≈1.13
m。
人教版(2019)第六章圆周运动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B
【解析】物块A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平衡,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故选B。
2.【答案】B
【解析】a、b两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它们的周期T、角速度ω相同,B正确;a、b转动的圆心分别在它们所在纬度确定的平面与地轴的交点上,故半径不同,D错误;由v=ωr知线速度不同,A错误;由a=ω2r知加速度不同,故C错误。
3.【答案】D
【解析】自行车赛道倾斜,就是应用了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防止产生离心运动,故A错误;因为Fn=m,所以速度越快所需的向心力就越大,汽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来减小汽车所需的向心力,防止发生离心运动,故B错误;汽车上坡前加速,与离心运动无关,故C错误;拖把利用旋转脱水,就是利用离心运动,故D正确。
4.【答案】B
【解析】A、B两点属于同轴转动,则A、B角速度相等,由于rA=2rB,根据公式v=ωr可知,A、B两点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A错误,B正确;由于A、B角速度相等,由公式T=可知,A、B两点周期大小之比为1∶1,故C错误;由于A、B角速度相等,由公式a=ω2r可知,A、B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D错误。
5.【答案】D
【解析】当秋千摆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由F-mg=m知,吊绳中拉力F最大,吊绳最容易断裂,D正确。
6.【答案】A
【解析】在滑道AB段上取任意一点E,比较从A点到E点的速度v1和从C点到E点的速度v2易知,v1>v2。因E点处于“凸”形轨道上,速度越大,轨道对小滑块的支持力越小,因动摩擦因数恒定,则摩擦力越小,可知由A滑到C比由C滑到A在AB段上的摩擦力小,因摩擦造成的动能损失也小。同理,在滑道BC段的“凹”形轨道上,小滑块速度越小,其所受支持力越小,摩擦力也越小,因摩擦造成的动能损失也越小,从C处开始滑动时,小滑块损失的动能更大。故综上所述,从A滑到C比从C滑到A在轨道上因摩擦造成的动能损失要小,整个过程中从A滑到C平均速度要更大一些,故t17.【答案】A
【解析】对于球M,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作用,由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所示。设它们转动的角速度是ω,由Mgtan
α=M·2lsin
α·ω2可得cos
α=,同理可得cos
β=,则cos
α=,所A正确。
8.【答案】C
【解析】木块滑到最低点的受力如图所示,由于N-mg=,所以N=mg+,由f=μN得f=μm(g+),故C正确。
9.【答案】BD
【解析】“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A错误;如果弯道是水平的,则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对应一最大速度,超过这个速度,汽车将发生离心运动而侧滑,B正确;如果弯道倾斜,则要使支持力的分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应标出外(西)高内(东)低,C错误,D正确。
10.【答案】CD
【解析】由于不知道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的速率,故无法确定绳子的拉力大小,A、B错误;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满足mg=m,推导可得v=,C正确;小球过最低点时,向心力方向向上,故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D正确。
11.【答案】BC
【解析】由题可知,v的极小值为0,选项A错误;当v的范围在0~范围内逐渐变大时,根据mg-FN=m可知,FN逐渐减小;当v在大于范围内逐渐变大时,根据mg+FN=m可知,FN逐渐变大,故选项B、C正确,D错误。
12.【答案】B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mgtan
θ=mω2r=mLsin
θω2。仅增加绳长后,小球需要向心力变大,则有离心趋势会挤压管壁右侧,小球受到玻璃管给的斜向下方的压力,故A错误;仅增加绳长后,若仍保持小球与玻璃管间无压力,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需减小ω,故B正确;小球质量可以被约去,所以,增加小球质量,小球仍与管壁间无压力,故C错误;仅增加角速度至ω′后,小球需要向心力变大,则有离心趋势会挤压管壁右侧,小球受到斜向下方的压力,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6分)
【答案】控制变量 相等 相同
【解析】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变量较多,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分别控制其中两个物理量不变,看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大小的关系,做法正确的是:必须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
14.(6分)
【答案】(1)  (2)F2-F1
【解析】(1)钢球的直径为d,钢球通过光电门时间为t,故钢球经过光电门的线速度v=,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L+,又mg=F1,所以F向=m=。
(2)根据受力分析,F1=mg,当钢球到达光电门时,钢球所受的合力等于F=F2-mg=F2-F1。
15.
(8分)
【解析】(1)依题意,得:μmg=mωR
得:ω0=。
(2)依题意,得:kΔx+μmg=m·4ω(R+Δx)
得:Δx=。
16.(8分)
【解析】小球绕杆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平面在水平面内,轨道半径r=L′+Lsin
45°
绳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重力为mg,则绳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tan
45°=mω2r
r=L′+Lsin
45°
联立以上两式,将数值代入可得:ω=6.4
rad/s
F==4.16
N。
17.(10分)
【解析】(1)设人和自行车的总质量为m,若不受摩擦力作用则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tan
15°=m
解得:v0≈12.7
m/s。
(2)当自行车速v=18
m/s>12.7
m/s
此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斜面对人和自行车施加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在y轴方向:Ncos
15°=mg+fsin
15°
在x轴方向:fcos15°+Nsin15°=m
联立解得:f≈279
N。
18.(14分)
【解析】(1)设小球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1,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
h=gt
得t1=1
s
x=vBt1=2
m。
(2)小球到达B点时受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弹力N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N-G=m
解得N=6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N′=N=6
N。
(3)如图,斜面BE的倾角θ=45°,CE长d=h=5
m,因为d>x,所以小球离开B点后能落在斜面上。假设小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F点,BF长为L,小球从B点到F点的时间为t2,则有:
Lcos
θ=vBt2
Lsin
θ=gt
联立解得:t2=0.4
s,L≈1.13
m。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好教育云平台
单元训练卷
第3页(共6页)
好教育云平台
单元训练卷
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