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第2节 人类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满分——第2节 人类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2-22 21:5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人类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考点梳理
1.人、青蛙、昆虫等生物的生命周期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地得以延续。但气候、食物、敌害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会有很大的影响。
2.生殖方式和发育类型
(1)低等动物的生殖
分裂生殖(变形虫)
无性生殖
低等动物的生殖 出芽生殖(水螅)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草履虫)
无性生殖是指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昆虫的生殖:一般进行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其发育的特点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发育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和完全变态发育(如蚊子)。
(3)脊椎动物和人的生殖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
性激素
卵巢
产生卵细胞,分泌
雌性激素
输精管
输送精子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是受
精的场所
精囊
储存精子
子宫
孕育新生命的
场所
前列腺
其分泌物有利于精
子的运动
阴道
月经流出和胎儿
产出的通道
①受精:具有生殖能力的男女发生两性行为后,精子与卵细胞会在输卵管中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②胚胎发育: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和脐带相联系。母体由此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并排出胎儿的代谢产物。
③分娩:发育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④人的生命周期:受精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衰老、死亡(其中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两个阶段)。
⑤青春期的发育:女性一般为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男性一般比女性晚两年左右。
(4)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①低等动物的生殖方式主要为无性生殖:有分裂生殖(如变形虫)和出芽生殖(如水螅)。昆虫一般进行有性生殖,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如下表: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胚胎发育
方式
卵生
胎生、哺乳
受精场所
体外(水中)
体内
发育场所
体外
体内(子宫内)
营养来源
受精卵细胞质中卵黄
初期也是受精卵
细胞质中的卵黄,
胚胎在母体子宫
内发育时,通过脐
带和胎盘从母体
获得
②人工辅助生殖技术
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试管内受精,子宫内发育)。
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主要通过移植技术,产生一个与“被克隆动物”基因完全相同的新个体。
3.遗传和变异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有效片段,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特征。
(2)变异: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产生新的生物类型。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品种改良。
4.生物的进化
(1)原始生命 目前的各种生物。
(2)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3)生物进化的机理:在与大自然进行的生存斗争中,对生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因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并繁殖后代,从而把这种有利的变异一代一代地完善、遗传给后代。可见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决定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高频考点及真题演练
高频考点一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
考题一 (2011·东莞)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子宫里
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脐带
C.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D.女性输卵管结扎后将不再产生月经
解析:人类的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从输卵管分泌的液体中吸取营养和氧气,不断进行细胞分裂,直到到达子宫进行着床。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和脐带,主要器官是胎盘。榆卵管结扎女性还可以产生月经,只是精子不能到达进行受精。睾丸和卵巢是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相应的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答案:C
真题演练1 (2009·长沙)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二 动物的生殖方式
考题二 (2011·衢州)鲟鱼是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类,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目前,人们已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我市一些地方已大力发展了鲟鱼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鲟鱼体形大,属于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
C.寿命长的原因是遗传物质不断发生变异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克隆技术
解析:鱼类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只有哺乳动物才是胎生、哺乳的动物。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是有两性细胞结合的技术,因此属于有性生殖,不是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体形大、寿命长不是遗传物质在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答案:A
真题演练2 (2010·苏州)下图①一④主要表示了变形虫细胞的哪个生理过程 ( )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癌变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三 动物的生命周期
考题三 (2011·兰州)下图是家蚕和蝗虫两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家蚕的一生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其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蚊、蝇等的发育过程不同,要经过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只经历三个时期。
答案:(1)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 (2)不完全变态发育
真题演练3 (2010·青岛)如图为昆虫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阶段,若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则D可表示昆虫发育的________时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蚕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图中________时期。
(3)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该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图中________阶段。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四 遗传与变异
考题四 (2011·兰州)下列有关遗传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B.生男生女是由女方决定的
C.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D.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不同数目的染色体
解析: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出现性状相似的现象。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基因位于DNA上,一条DNA有许多个可以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是一样的。生男生女主要是由男方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答案:C
真题演练4 (2010·聊城)下列生物所获得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 )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性状
B.经杂交育种形成的奶牛产奶量高性状
C.经转基因形成的超级鼠体大生长迅速性状
D.经充足光照形成的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性状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五 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和基因
考题五 (2011·泰安)如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图中1、2、3、4依次表示
A.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B.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
C.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D.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
解析: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都具有遗传功能,四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染色体、DNA和基因都位于细胞核内,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每个DNA分子上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它们之间相互包容。
答案:A
真题演练5 (2009·潍坊)据报道,我国已经开发出一种具有广泛价值的抗虫水稻新品种,科学家将一种常见豆类作物的基因移植到水稻基因组中使其具备抗虫特性。由于昆虫不能消化该水稻体内形成的一种蛋白质而使其消化系统受损后死亡,但人食用该品种大米后却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请回答:
(1)培育该水稻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豆类作物的基因能够使水稻具有抗虫特性说明生物的性状受_________控制。
(2)请分析人食用这种大米不会受到伤害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推广种植该品种水稻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六 生物的进化现象和达尔文进化论
考题六 (2011·济宁)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依据达尔文的观点,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B.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C.害虫存在的遗传和变异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D.抗药性变强对于害虫来说是有利变异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实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大棚内的农药对于害虫来说起到选择的作用,只有抗药性增强才能生存下来,抗药性增强的实质条件还是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
答案:B
真题演练6 (2010·福州)如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古生物学发现:甲地层只有水生生物化石;乙地层的水生生物化石占多数;丙和丁地层的陆生生物化石越来越多。由此看出生物在生活环境方面的进化趋势是 (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从陆生到水生
【尝试自解】
中考命题方向及模拟
本节内容与高中的知识衔接较为紧密,很可能是今后中考生物的热点。人类的生殖和发育通常以简单的知识考查形式出现,昆虫的发育、两栖类的生殖发育,常常与害虫防治、环境保护问题一起考查。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的区分是重要考点,往往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生物技术中的克隆技术和试管婴儿也会考查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会联系到各生物在进化中的地位,命题中会以图示出现考查推理能力。达尔文的自然选
择学说重在对于长颈鹿进化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模拟预测题l 如图所示,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老鼠比普通老鼠大许多,请回答:

(1)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_________,研究者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普通鼠 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决定生物的性状;在生物传宗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预测题2 如图所示是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有的长,有的短,这说明变异是_________的。
(2)在颈的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被保留下来,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如长颈鹿喜欢吃的树叶)在长颈鹿个体的生存和进化中起了_________的作用。
(4)生存下来的个体又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逐代积累这种“颈和前肢长”的性状的。
(系统复习,全面提升自我,请完成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 人类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1.人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
A.卵细胞 B.胎盘 C.脐带 D.包括A、B两项
2.青蛙和菜粉蝶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①它们在发育过程中都要进行蜕皮 ②它们都属于有性生殖,受精卵都在水中发育 ③它们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④它们在变态发育过程中都经历了受精卵、幼体、蛹和成体四个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那么公鸡将 ( )
A.只丧失生殖能力
B.只是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也将消失
D.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维持
4.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内脏器官功能Et渐健全
B.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C.出现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
D.男性的青春期发育更早些
5.夏天令人生厌的蚊子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蚊子的发育经历的阶段是 ( )
A.卵→幼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
C.卵→蛹→若虫→成虫 D.卵→若虫→蛹→成虫
6.今年春季,温州动物园“孕事”特别多:9只梅花鹿怀孕,l只骆驼和4只小猕猴相继出生,蓝马鸡产下了6枚蛋。这些动物中,属于卵生动物的是 ( )
A.蓝马鸡 B.梅花鹿
C.骆驼 D.猕猴
7.以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水稻基因信息。下列关于水稻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基因实质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
B.水稻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等一系列可遗传性状均由基因决定
C.水稻DNA分子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D.水稻、人类等生物体内的基因、DNA、染色体不可能发生变化
8.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兔的长毛与黑毛
D.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9.下列性状变化不是由基因控制的是 ( )
A.小白鼠生出转基因超级鼠
B.经常晒太阳使皮肤变黑
C.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孩子
D.红果番茄的植株上结出黄果番茄
10.科学家将一只苏格兰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黑脸羊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另一只黑脸羊的子宫内,该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脸色和性别分别是 ( )
A.黑色雄性 B.黑色雌性
C.白色雄性 D.白色雌性
11.北京培育出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千克,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千克左右,再引种回北京,叶球又只有3.5千克。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 ( )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C.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D.甘蓝叶球的大小是由环境决定的
12.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了解决不孕症,197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为了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1997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问世。“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 )
A.都属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C.都属于无性生殖
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13.米勒等人的模拟实验证明了 ( )
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C.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机物
D.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4.如图所示的地层中发现A、B两种生物化石,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A是由生物B进化来的
B.生物A的结构比生物8的复杂
C.生物A的个体数比生物B的多
D.生物A的形态比生物8的大
15.某种农药对杀灭蚊、蝇有独特的效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种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这种农药使蚊、蝇发生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C.这种农药选择了蚊、蝇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蚊、蝇等能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这种农药的变异
16.请根据下列图和表回答问题:
表:四种人体激素的功能
序号
激素名称
功能

生长激素
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胰岛素
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
脏和肌肉中

甲状腺激素
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
统的兴奋性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
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1)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快速生长的两个阶段分别为________期和青春期。
(2)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征是身高、体重剧增,大脑兴奋性增强,第二性征出现。影响青春期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我们每一个人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下面是人的整个生殖过程,请结合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回答:
(1)[ ] _______产生卵细胞。
(2)卵细胞与精子在[ ] _______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3)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最终植入[ ] _______,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这是_______的开始。
(4)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_______与母体发生物质和气体的交换,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5)一般来说,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意味着新生命诞生的过程叫做_______。
18.中国女排北仑主场的吉祥物“圆圆”,其原型是宁波市独有的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如图所示。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请回答:
(1)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卵孵化后,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_______类动物。
(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中科院的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收集到的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和池水下深l厘米、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_______是否有关?
(3)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_________等。
参考答案
第2节 人类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真题演练l 答案:B
解析: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阴道是月经流出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真题演练2 答案:C
解析:分裂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分裂生殖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分裂能使变形虫个体数量增加。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形态功能各异的组织,而癌变是肿瘤细胞不间断分裂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的过程。
真题演练3 答案:(1)受精卵(卵) (2)D→A→B→C A (3)D→A→C 不完全变态发育 C
解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以“B为蛹期”为突破口,判断蛹的前一个阶段A为幼虫期,则幼虫的前一个阶段D为受精卵(卵)期。(2)家蚕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即图中的胪A→B→C;幼虫吐丝,所以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图中A阶段。(3)蝗虫的发育经历三个阶段,卵一若虫+成虫,即图中的D→A→C,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在成虫期以农作物的枝叶为食,所以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即图中的C阶段。
真题演练4 答案:D
解析:不可遗传变异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在A、B、C、D选项中,D项中的变异是由光照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故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真题演练5 答案:(1)转基因技术基因 (2)人的蛋白酶能将这种蛋白质消化分解 (3)提高产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利于环境保护(合理即可)
解析:(1)基因决定性状,豆类作物的基因植入水稻基因组中,从而培育出具抗虫特性的水稻新品种,这种生物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2)人食用这种大米不会受到伤害是因为人具备消化分解该蛋白质的能力。 (3)若该品种水稻推广种植,则大大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真题演练6 答案:A
解析:首先我们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生物在生活环境方面的进化趋势是指生物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生活,所以可以把B、C两个选项排除;甲地层在最底层,离现代最久远,化石也越古老,依此类推,离现代最近的生物是在丁地层。也就是说四个地层中生物进化的顺序甲→乙→丙→丁,故生物在生活环境方面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模拟预测题1 答案:(1)大小 受精卵的细胞核 (2)基因 基因
解析: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大小。运用遗传学的知识分析本题,实验中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普通鼠的受精卵的细胞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了大鼠。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模拟预测题2答案:(1)不定向 (2)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优势,所以能存活下来,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由于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在牛存斗争中处于劣势,所以不能存活下来 (3)定向选择 (4)遗传变异
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生物都存在着变异,同种个体之间并不是都一样的(即变异是不定向的)。长颈鹿的祖先中有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的颈和前肢短一些。这种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在干旱时,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因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树叶,比颈和前肢短些的个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并通过繁殖将这种特征传递给后代。这样通过自然的选择,经过漫长的年代,颈和前肢长的特征逐渐积累,就产生了现在这种长颈鹿,而颈部和前肢较短的个体则被淘汰了。
同步训练
1.答案:D
解析:人的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直到成熟的胎儿从母体产出为止的整个过程。受精卵分裂及胚胎生长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是由卵细胞内丰富的卵黄提供的,之后胚胎发育所需营养来自于与母体相连的胎盘。脐带是母子联系的纽带,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通道,而不是营养物质的来源。
2.答案:B
解析:青蛙没有蜕皮现象,发育过程无蛹期。菜粉蝶为体内受精,受精过程在陆地上或在空中完成。
3.答案:C
解析:公鸡是雄性个体,其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分泌雄性激素和产生精子。而第二性征是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影响下才产生并得以维持的。所以公鸡睾丸被摘除后,精子和雄性激素就无法产生。所以它就丧失了生殖能力,同时第二性征也逐渐退化。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青春期的知识。人体进入青春期以后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其中女性要比男性早两年左右进入青春期,青春期以性发育、性成熟为主要特征,主要变化表现在:出现第二性征、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如出现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点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蚊子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6.答案:A
解析:动物的有性生殖按照胚胎发育的场所可分为胎生、卵生和卵胎生(如蝮蛇等少数生物)。其中胎生生物胚胎发育的营养主要来自母体血液,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胎生生物的生殖特点有利于子代的成活,较卵生更为有利.哺乳动物属于胎生动物。卵生生物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卵黄,与母体问无营养联系,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柄类、爬行类、鸟类都属于卵生生物。梅花鹿、骆驼、猕猴都是哺乳动物,因
此都属于胎生动物,只有蓝马鸡属于鸟类为卵生动物。
7.答案:D
解析:遗传物质一般存在于细胞核中,核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中遗传物质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双螺旋结构的大分子物质。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特征。染色体、DNA、基因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病。
8.答案:B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身高和体重、长毛与黑毛不是同一性状;家兔与北极狐不是同种生物。
9.答案:B
解析: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经常晒太阳使皮肤变黑,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不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10.答案:D
解析:生物体的性状由遗传物质决定,遗传物质存在于生物体的细胞核中。产下的小羊脸色和性别由其遗传物质决定,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得,小羊的细胞核来自于苏格兰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因此小羊的各种性状与苏格兰雌性白脸羊相似。
11.答案:B
解析:环境的改变和生物本身遗传物质的变化都会引起生物的变异,使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性状。但可遗传的变异必须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北京的甘蓝引种到拉萨,由于昼夜温差大、时间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叶球增重。但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再引种回北京后,就不再保持增生的性状。
12.答案:B
解析:“试管婴儿”是指两性生殖细胞在试管内完成受精,然后把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所产下的后代。而克隆动物并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主要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产生一个与“被克隆动物”性状相同的新的个体。显然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13.答案:C
解析: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经过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从该实验分析,证明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机物,说明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是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14.答案:B
解析:该题属于设置图片观察的题目,这种题目首先要读懂图中所给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题目分析并解答。A、B两种生物化石出现在不同的地层中,由于地层形成的时间不同,所以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也不同,从而说明了它们在进化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15.答案:C
解析:在同样喷洒农药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自然是抵抗农药能力强的蚊、蝇,而抗药弱的蚊、蝇,在同样的环境中,会被农药杀死。因此,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的蚊、蝇则生存下来,不能够适应的蚊、蝇则被淘汰。
16.答案:(1)幼儿(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从人类的生长曲线可以发现幼儿期和青春期生长曲线最陡,说明这两个时期人体生长最快。从表格可以得到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都会影响人的生长和发育,胰岛素只是能调节血糖浓度。
17.答案:(1)2卵巢 (2)1输卵管 (3)3 子宫内膜(或子宫)怀孕 (4)胎盘(或胎盘和脐带)
(5)分娩
解析: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它可以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卵细胞形成后进入输卵管,在此会与精子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边分裂边移动,最后植入子宫内膜中。胎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其代谢产生的废物均是通过胎盘与母体发生交换。一般持续大约40周时,胎儿从母体中分娩而出,形成婴儿。
18.答案:(1)两栖 (2)受精卵在水中的深度 (3)农药污染、水体减少、天敌捕食、人为因素(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栖类生物的生长发育方式的掌握情况。幼体在水中发育,成体可以在陆上生活说明是两栖动物的特征。结合题干内容可推理得出研究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受精卵在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这一问题。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有气候异常、环境污染、水体减少、天敌捕食、人为破坏等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