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一【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一【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4 11:5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一化学期中模拟试卷
说明:1.
以下题目的答案做在答卷纸上。
2.
本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Mn—55
Fe—56
Cu-64
Ag—108
Ba—137
选择题(共
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4
分。
1.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Ba2+、Cl-、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Fe2+、Mg2+、、Cl-
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Na+、、I-、ClO-
D.在与Al单质反应放出氢气溶液中:K+、Na+、、
3.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明矾可消除废水中Cu2+污染
B.为避免污染河流,工业污水应就近排放到土壤中
C.为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藏保存
D.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或饮料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槽罐存放,说明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B.检验氯化氢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湿润的有色布条
C.氨水的溶质为NH3·H2O,是氨水中含量最多的微粒
D.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
5.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是天然气、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在煤矿中,闻到甲烷的气味就快速撤离
B.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使氯水褪色
C.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D.将甲烷与氯气按1∶1体积比混合,光照条件下就可得到比较纯净的CH3Cl
6.下列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
B
铜粉加入稀硫酸中,加热;再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加入硝酸钾后溶液变蓝
硝酸钾起催化作用
C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无色气泡产生,
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能将Fe氧化成Fe3+
D
将铜粉加入稀硝酸中
有无色气泡产生,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呈蓝色
该气体是NO
A.A
B.B
C.C
D.D
7.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2H+=SO2↑
+H2O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H2O=H2SiO3↓
+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OH-=CaCO3↓+H2O
D.将SO2通入KMnO4溶液中:5SO2
+2MnO+2H2O
=5SO+2Mn2++4H+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是
B.的电子式是
C.乙烯的结构简式是
D.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9.向稀硝酸中加入5.6g铁粉,铁粉完全溶解,生成、和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2g
(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和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4:1
B.2:3
C.1:1
D.3:2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
B.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搅拌,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C.把足量铜粉投入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中,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22.4L
D.硝酸与铁反应时,生成物与反应条件、酸的浓度、反应物的用量等有关
11.固体X可能含有Cu、Fe2O3、Na2SO3、(NH4)2SO4、KNO3中的几种,进行如图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中一定含有(NH4)2SO4
B.白色沉淀可能是混合物
C.若乙是混合气体,则乙溶液的焰色试验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呈紫色
D.取少许溶液丙,滴加K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固体丁一定是混合物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合金硬度大且密度小,常用于航天领域
B.黄绿色气体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灭菌消毒剂
C.利用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缩聚反应可以制造全降解塑料
D.服用硫酸亚铁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
选一个且正确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
4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
分。)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与金属钠能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更剧烈
B.可看成是由和
两种基团组成
C.和
是不同物质
D.和互为同系物
14.在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试剂是
A.浓硫酸
B.浓硝酸
C.碘化银
D.氯化钠
15.将KSCN溶液加入下列指定溶液中,溶液不呈红色的是
A.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所得溶液
B.Fe粉在足量氯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水溶液
C.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加入足量稀盐酸所形成的水溶液
D.铁粉加入足量盐酸所形成的溶液
16.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可能是钠盐溶液
B.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加入溶液后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D.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17.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的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并可用来制作耐火材料
B.X的氢化物是分子晶体,因其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该晶体更稳定
C.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都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
D.X氢化物的水溶液与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不能相互反应
18.1.52
g铜镁合金溶于
50
mL密度为
1.40
g/mL、质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中恰好完全溶解,得到
NO2和
N2O4的混合
气体
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1.0
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
2.54
g
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
B.该浓硝酸中
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4.0
mol/L
C.得到
2.54g沉淀时,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至少
600mL
D.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03
NA
非选择题(52
分)
三、实验题(7分)
19.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模拟工业生产制备少量硝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时,两种反应气体中需要再持续通入________(填化学式)一段时间,有同学认为B与氢氧化钠溶液间也应放置A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实验时先用酒精喷灯预热催化剂,然后通入反应气体,当催化剂红热后撤离酒精喷灯,催化剂始终保持红热,温度可达700℃以上。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4)控制氨气和氧气的比例是制备硝酸的关键。当二者比例不合适时,A中不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还伴有白烟。则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白烟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0分)
20.已知X、Y、Z、M、G、Q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Q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与M同主族,Z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G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清回答下列问题:
(1)Q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Y、Z、M、G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
(2)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Y与硫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酸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
(4)单质Y和元素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Z和G组成的化合物GZ,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G的氧化物、Y单质和Z
单质在高温下制备GZ,其中G的氧化物和Y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五、填空题(24分)
21.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5分)
(1)实验室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氨气应该用___________的收集方法;下列试剂不能干燥NH3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
C.NaOH固体
D.无水CaCl2
(2)图1中,X转化为硝酸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若要将NH3转化为N2,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O2
B.Na
C.NH4Cl
D.NO2
2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可以选用的是_______;
a.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b.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
c.加热浓氨水
d.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
(2)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氨水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
(3)NH3常用于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将57.6克的铜投入200毫升的硝酸溶液中恰好反应完全,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O2、NO共1.4
mol。
①写出刚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求硝酸的浓度_______mol·L-1;
③将生成的气体收集在大试管中,然后倒扣在水中,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往试管中通入氧气让液体充满试管,则通入氧气的物质的量_______mol。
2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本草纲目》对白酒(俗称烧酒)的制造过程有如下叙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___。
(2)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其原理是___。
(3)欲使3molVO2+全部转化为VO,则需要氧化剂KClO3(还原产物为Cl-)至少___mol。
(4)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若泄漏,则有白烟生成),其原理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下列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___
(填标号)。
A.CaCl2的潮解
B.钠的焰色反应
C.常温下,Fe遇浓硫酸钝化
六、原理综合题(11分)
24.研究、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相关问题:
已知:①

保持温度不变,在的刚性容器中充入适量与发生反应
达到平衡。从时的平衡状态升高温度,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___________,图中表示的曲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这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与质量比不再变化
B.与的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3)若温度时,体系总压强为,则此时气体的分压为___________(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压强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4)为提升的转化率,除控制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2条)。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C2.A3.C4.B5.C6.D7.D8.A9.B10.D11.C12.C
二、不定项选择题
13.AD14.BC15.AD16.C17.BD18.CD
三、实验题
19.O2
防止倒吸
A
小于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0.Cl
Na>Al>C>N
第二周期第ⅣA族
H2CO3
C+4HNO3(浓)
CO2↑+4NO2↑+2H2O
Al2O3+3C+N2
2AlN+3CO
五、填空题
2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向下排空气法
AD
不是
AD
22.bcd
NH3·H2O+OH-
8NH3+3Cl2=6NH4Cl+N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6
3NO2+H2O=2HNO3+NO
0.45
23.蒸馏
淀粉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鸡蛋壳膜),而食盐溶液可以
0.5
8NH3+3Cl2=6NH4Cl+N2
C
六、原理综合题
24.
a
小于
AD
加入过量的二氧化氮,及时分离生成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