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我和爸爸妈妈yuē( )定:今年暑假去 ōu??zhōu( ) 的一些地方旅行。
2.古代四大名桥不但反映了大国的工jiàng( )精神,而qiě(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经yàn( )和zhì huì( )的体现,必将永载shǐ cè( )。
3.妈妈bǎo cún( )了我从小到大的所有照片,上面jì lù( )了我生活的点点滴滴。
4.河北shěng( )赵xiàn( )的赵州桥,是由隋朝的李春shè jì( )的,它是世界造桥技术的chuàng jǔ( )。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档案(dàng dǎng)? ? 作坊(zuò? zuō)? ?? 鸡爪子(zhǎo zhuǎ)
积累(lěi? lèi)??????便宜(biàn? pián?)???? 一乘(chèng shèng)
周济(jì jǐ)????? 毛驴( lú ?lǘ )????? 朝鲜(xiān xiǎn)
切断(qiè qiē) 笼统(lóng lǒng) 选择( zhé zé )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
417385537465
35623552705164973064135305943046990 魂( ) 异( ) 酒( ) 州( )
魄( ) 导( ) 洒( ) 洲( )
四、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学(?? )五(? ?)???(? ?)(? ?)闻名???(? ? )( ??)遥望?
双龙(? ?)(? ?)?? 名( ??)中( ??)?? ?(? ?)(? ?)楚楚?
1.古时候用 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2. ,是指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样子。
2414270203200五、连一连。
春节 包粽子 文房四宝 梅兰竹菊
元宵节 登高 花中君子 笔墨纸砚
端午节 扫墓祭祖 雅人四好 琴棋书画
重阳节 贴春联 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
清明节 猜灯谜
六、选词填空。(请填序号)
A价钱 B价格
用蚕丝织成的帛( )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 )低廉。
A建立 B建造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之间( )起深厚的友情。
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 )的。
A不但…而且… B虽然…但是…
C既…又… D因为…所以…
1. ( )明天有雨,( )我们不能去郊游了。
2.这座桥( )坚固,( )美观。
3.这种纸( )轻便( )好用。
4.帛( )轻便,( )价钱太贵。
七、将下列句子排序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于是,他请人在弓上雕刻了各种各样的花纹。
( )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
( )古时候,有位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弓。
( )那些图案看上去非常精美。
( )没想到他用力一拉,弓断了。
( )他很珍爱这张弓,想把它修饰一下。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每逢重阳节,独自出门在外的人最容易想起王维的诗句:“ , 。”
“元日”是指农历的 ,从《元日》的“ ,
。”我联想到了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热闹景象。
(3)清明时节到了,外面阴雨连绵,我想起了杜牧的诗句 “ , ”。
(4) ,遍插茱萸少一人。
(5) ,春风送暖入屠苏。
(6)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阅读题
(一)刺绣
中国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伴随着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
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g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古籍(jí)中称为 “针”或“女红”。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项项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的发明创造,犹如串串宝石,获得了全世界的赞美。其中居于前列的便有刺绣,它是基于“丝”的发现和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唐代和宋代的刺绣工艺都有很大发展。白居易《秦中吟》一诗中写道:“红楼富家女,金缕(lǚ)绣罗襦(rú)。”苏鹗(è)《杜阳杂编》载:同昌公主出嫁时,有神绣被,上绣鸳鸯三千,并间以奇花异草。相传玄宗时宫廷中,为杨贵妃一人织造奇锦、刺绣衣裙的工人多达 700 余人。
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 “四大名绣”的苏绣、粤(yuè)绣、湘(xiāng)绣、蜀(shǔ)绣。其中,上海的露香园顾氏家族的顾绣,就是当时最出名的刺绣。顾氏家族世袭相传,善于刺绣的声誉名扬大江南北,并得到朝廷的赏识。到了清代,顾绣不仅名震海内,而且蜚(fēi)声海外,吸引了不少国外商人来上海,大量订购顾派刺绣品,一时顾绣成为刺绣的通称了。
刺绣在国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外国人眼里,刺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1.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它始于 ,发展于 和 ,盛于 ,到了 代,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
2.四大名绣是指 、 、 、 ,
明代刺绣中最著名的是 。“ ”这个词语表示“在全世界扬名”。
3.刺绣在世界上的价值在于:
(二)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人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shèng)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有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xìn),驻扎在宛(wǎn)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为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运用你学过的方法,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 分)
形态各异: 。
挑衅: 。
2.用 “ ” 画出第2自然段的关键句。这段话是从 和 两个方面来写狮子的。
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文中有一处省略号,它表示 。
4.卢沟桥为什么成为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十、写作
在我国传统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求:尽量把过程写清楚,语句通顺,尝试运用平日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字数在300字以上。
评分标准及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每字0.5分,共10分)
约 欧洲
匠 且 验 智慧 史册
保存 记录
省 县 设计 创举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每空0.5分,共6分)
档案dàng 作坊zuō 鸡爪子zhuǎ
积累lěi 便宜pián 一乘shèng
周济jì 毛驴lǘ 朝鲜xiǎn
切断 qiē 笼统lǒng 选择zé
比一比,再组成词。(每空0.5分,共4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魂(鬼魂) 异(异乡) 酒(酒水) 州(赵州桥)
魄(魂魄) 导(指导) 洒(洒水) 洲(欧洲)
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每字0.5分,选词填空每词1分,有错别字扣0.5分)
学富五车 世界闻名 回首遥望 双龙戏珠 名扬中外 清清楚楚
学富五车 2.双龙戏珠
连一连。(每空0.5分,共5分)
春节:贴春联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元宵节:猜灯谜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端午节:包粽子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重阳节:登高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清明节:扫墓祭祖
六、选词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1.A 2.B 3.A 4.B
1.D 2.A 3.C 4.B
七、将下列句子排序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每空0.5分,共3分)
3 5 1 4 6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有错别字扣0.5分,每句错2个字以上不得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正月初一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遥知兄弟登高处
爆竹声中一岁除
借问酒家何处有
阅读题(共22分)
(一)1.远古时代 唐代和宋代 明代 清(每空1分,共5分)
2.苏绣 粤绣 湘绣 蜀绣 顾绣 蜚声海外(每空1分,共6分)
3.它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2分)
(二)1. 形状各不相同; 故意无理取闹,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每词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关键句: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大小 形状(每空1分,共3分)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狮子还有很多不同的形状。(每空1分,共2分)
卢沟桥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2分)
写作(28分)
一类文(22-28分)
二类文(16-21分)
三类文(10-15分)
四类文(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