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填空。
(一)给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吾辈(A.wǔ B.wú) 2.弗能(A.fú B.fù )
3.撕扯(A.sī B.shī ) 4.呲牙(A.cī B.zī )
5.咧嘴(A.liē B.liě) 6.桅杆(A.wěi B.gǔi)
7.瞄准(A.miǎo B.miáo) 8.策划(A.cè B.chè )
(二)选出每组词中的错别字( )
9. A.赏识 B.吓虎 C.胸有成竹
10. A.引荐 B.帽子 C.跃跃预试
11. A.船仓 B.取乐 C.摩拳擦掌
12. A.鱼钩 B.海欧 C.哭笑不得
(三)划横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3 )
A.誉之曰。 誉: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 陷:刺破
C.或曰。 或:有的人 D.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鬻:买
(四)下面这幅对联隐含年龄是( 14 )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A.121 B.141 C.151 D.157
(五)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最为恰当的是( 15 )
钢丝绳上的特技表演,看的我____
A.津津有味 B.心惊胆战 C.津津有味 D.心花怒放
(六)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16 )
A.冀复得兔 重复
B.守株待兔 守卫
C.吾盾之坚 坚固
D.依然如故 缘故
(七)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7 )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_________;轻淡的,???????????????????,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 ④① B. ②③ C.②① D.④③
二、看拼音,写词语
1.孙膑受田忌shǎng shí( ),并yǐn jiàn( )给齐威王。
2.新学期,老师们mó quán cā zhǎng( ),xìng zhì bó bó( )地为工作chū móu huà cè( ),让新的学期充满新的希望。
3.人生的路漫长而又多彩,就像háng xíng( )在大海中的船,有时fēng píng làng jìng( ),有时波涛汹涌。
4.李大爷靠着船上的wéi gān( )在钓鱼,鱼儿shàng gōu( )了,sì yì( )地sī yǎo( )着鱼饵。
三、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至少改出4处)。
那时,我们是快乐的。每一个清晨或春天,我们亲近大自然,倾听万物的色彩,与身边的鸟儿,夜莺、小溪交流。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多年以后,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
2.扑通一声,孩子扎进了海里。(改为比喻句)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改成夸张句)
4.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改为转述句)
四、积累运用。
1.《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诉我们,“ ,不可同世而立”。
2.莫道君行早, 。
3. ,近山识鸟音。
4. ,日久见人心。
5. ,一字值千金。
6.听君一席话, 。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电影院购票须知
①观众在购买优惠票时请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②请观众确认好电影的场次,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③请您当面点清找零和票面金额,离开台概不负责
④普通观众在非活动时间需按正价购买电影票,购买电影票张数不限,每张票仅限一人使用。
⑤130cm以下的儿童免费,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3D影片、特殊厅除外)
⑥会持储值卡购买影票享有普通厅5折、特别厅6折优惠,每张会员储值卡在普通厅限购8张电影票,特别厅限购5张电影票。
1.根据购票须知,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儿童必须在130cm以下,可以在( )使用。
A.特殊厅 B.普通厅 C.观看3D影片时
2.观众在购买电影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这些事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B购买优惠票时,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C.无论何时,每张电影票仅限一人使用
3.姐姐不是这家电影院的会员,在非活动时间购买电影票,应该( )
A.购买优惠票 B.按正价购买电影票 C.只能购买一张电影票
六、阅读理解
短文一
人生小幼
南北朝 颜之推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ニ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注释:①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题目为编者自拟。
②专利:专注集中。
③已:同“以”。表示时间、方位等界限。
④《灵光殿赋》:即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创作的《鲁灵光殿赋》,全文并序近1400字。
⑤坎壈:困顿,不得志。
1.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
A.坚固的 B.一定 C.坚决地 D.同“故”,因此
(2)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
A.温习,复习 B.道理,义理 C.治理,管理 D.理睬、理会
2.七岁时学习和二十岁以后学习,会有什么不同?请用原文作答。作者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说明什么?
七岁时:
二十岁以后:
说明:
3.下面对作者的观点概括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要在年轻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B.少年时是学习的最佳时机。
C.年少时学习被耽误了,年老时也无法补救了。
D.学习的正确态度是:年少勿失良机,年老不可放弃。
短文二
所罗门断案
所罗门断案( ),破案( ),裁判( ),在西方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下面是流传最广的一个。
据说,有一天,所罗门端坐在大神殿上,有两个妇女抱着一个婴儿上殿来,哭哭闹闹地向他讲述,其中妇女甲指着妇女乙说:我们二人,住在一起,我生下一个男婴的第三天,她也生下了一个儿子。
当晚睡觉的时候,妇女乙不慎把自己的孩子压死了。惊痛之余,妇女乙竟然趁夜深人静偷偷把两个孩子掉了包。妇女甲醒来发现怀中孩子已死,惊魂之后,仔细一看,她才发现,这死婴并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
妇女甲话音未落,妇女乙就激动地向所罗门抗辩道:“不!她说的是假话!死去的才是她的儿子。”而妇女甲则更激动,大声地说:“活着的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
两妇人争子,吵个不可开交。一时间也难住了所罗门。只见所罗门沉思良久,突然睁开眼睛,发出一个简短的命令:“拿剑来”。
两妇人大吃一惊,拿剑来干什么?所罗门说:“把婴儿切开两半,一人一半。”此时,妇女甲失声痛哭:“国王啊,把孩子给她吧,我宁可不争了,请不要杀孩子!”而妇女乙则恶狠狠地说:“好呵,我不能得到,她也不能得到,干脆一刀两半,把孩子杀了吧。”
此时,所罗门做出了一个千古传诵的判决:“把孩子交给妇女甲,她才是真正的生母。”而狠毒的妇女乙,则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个英明判决在世界各地流传了将近3000年,使所罗门成为了西方世界妇孺皆知的智慧之神。
1.将下列内容填在选文中合适的括号里。(填序号)
A.之神奇 B.之智慧 C.之公正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妇孺皆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罗门真的想把婴儿劈成两半吗?他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罗门为什么认定妇女甲是生母,而妇女乙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罗门断案之神奇在西方流传最广,那东方断案之神奇流传最广的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人物)。
七、习作乐园
你喜欢探险么?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么?如果有机会,你想去哪儿探险?你希望和谁一起去探险?你打算带上哪些装备?在探险的路上,你可能会遇上哪些危险呢?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填空。(共11分,1-12题每题0.5分,13-17题每题1分)
答案:1-12 BAAAB ABABC AB
13-17 DBBDA
二、看拼音,写词语(本题共15分,每字0.5分)
1. 赏识 引荐
2. 摩拳擦掌 兴致勃勃 出谋划策
3. 航行 风平浪静
4. 桅杆 上钩 肆意 撕咬
三、按照要求完成句子。(评分标准:共10分,第1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
1.那时,我们是快乐的。每一个清晨,我们亲近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小溪交流。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多年以后,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改对一处0.5分,改对4处得满分。)
2.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好像已经过了一个世纪似的。
4.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他的主意办,一定能让将军赢。
四、 积累运用。(共6分,每空一分,错一个字0.5分)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2.更有早行人
3.近水知鱼性
4.路遥知马力
5.读书须用意
6.胜读十年书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1.B 2.C 3.B
六、阅读理解(共18分)
短文一(7分)
1.(1)D (2)A(2分)
2.(3分)七岁时: 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二十岁以后: 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说明: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D(2分)
短文二(12分)
1.A B C(3分)
2.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2分)
3.不是。因为他想看看她俩的真实反映,根据她们的真实反应来判断谁是孩子的亲生母亲。(3分)
4.因为妇女甲对孩子疼爱、珍惜,不愿意让孩子受伤害,而妇女乙不在乎孩子的生死。(2分)
5.唐 狄仁杰 (2分)
七、习作(25分+卷面分5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