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4 13: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随文学习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黑”“垂”。
精读1-3自然段,体会雷雨前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雷雨前的景象。
教学过程:
导入,揭题。
播放雷雨音频,问:同学们,认真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雷声、雨声…师:又打雷又下雨,叫做雷雨。
3.学习“雷”:,雷是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出示生字卡片“雷”,齐读,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写雷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雨字头作为偏旁,要给下面的田字让位置,所以横折钩就写成横勾,请跟老师书空。师范写。
4.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这篇课文,一起来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师:课文是怎么描写雷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4页,读之前,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不会读的字圈出来。
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么读?
听的时候老师也有要求:
A认真听,把你刚才遇到难读的字或者不会读的字听清楚了。
B想一想:哪些自然段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播放朗读视频)
3.1-3自然段写了雷雨前,4-6自然段写了雷雨中,7-8自然段写了雷雨后的景象。
三、精读课文
学习雷雨前,过渡:雷雨前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名说.那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
(一)请同学们细细读一读1-3自然段,再和你的同桌找一找这3个自然段写雷雨前的哪些景物呢,用—画出来。
(二)检查:生汇报,随机板书(乌云、叶子、蝉、树枝、蜘蛛、大风、闪电、雷声)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哪个句子是写乌云的?谁能找一找。
2.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图片出示,看,这就是满天的乌云,“乌”是个生字宝宝,谁来读?指名读,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字长得很像?(鸟)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老师的方法是:乌鸦全身都是黑色的,都看不见它的眼睛了,所以乌里面没有一点。
天气好的云朵是怎么样?下雨前的乌云又是怎么样的?课文里用了哪个词?(黑沉沉的)出示词卡,认读“黑”,黑是表示颜色的,你能给它找个朋友吗?黑沉沉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再告诉老师。(引导云很多,很厚,很重)它个ABB的词,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吗?
这个句子中还藏着一个生字宝宝,谁能找出来?出示生字卡片“压”,指名读,谁能做个“压”的动作。这些黑沉沉的乌云向你压下来,你会觉得怎么样?(很重)
指导读。引导往下压的时候要用劲,所以把“压”读重一点。指名读,全班读。(老师感觉到满天的乌云都压下来了)
3.师:这些乌云压得人都快透不过气来了,而且一丝风也没有,看,连最爱唱歌的蝉也是一声也不出。出示句子,齐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出。图片出示,指名读,认识“蝉”,蝉的另一个名字是知了,齐读。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件:忽然,天气变了,是什么发生变化了呢?
谁来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
哪个词语最能说明天气变化得特别快?(忽然)
狂风大作,把树枝吹得乱摆。(加上动作读)
太可怕了,连蜘蛛都逃走了,蜘蛛是怎样逃走的?(垂)学习“垂”, 指名读,垂是翘舌音,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是叶子往下垂,这是柳枝往下垂,这些垂下来的柳枝让我们想起了一句什么诗句?(万条垂下绿丝绦)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雷雨前可真让人害怕,看样子雷雨就要下起来了,这时候,闪电一道比一道亮,雷声一阵比一阵响,这就是:出示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2.说话训练:你能用越来越说一句话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看到同学们说得那么认真,老师也想加入了,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吗?听老师的指挥,请你跟我拍拍手,请小朋友拍出越来越响的声音,出示卡片,老师拿卡片,小朋友来读,老师把卡片举高,你们大声读,老师把卡片放低,你就读小声。刚才老师把卡片举得越来越高,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大声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六)刚才我们学习了雷雨前的情景,我们感觉到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面我们一起来想象这个画面再读一读1-3自然段。读得真好,同学们的表现越来越棒,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们了。接下来到了书写生字的时间了。
四、书写指导
1.出示“黑”“垂”
2.指名读,找朋友
3.观察字的结构,说关键笔
4.师范写,生书空
5.出示评价标准
6.生描红,誊写
7.点评。
五、小结:播放安全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