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三)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三)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4 15:0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整理和复习(三)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数学书
练习本
课前准备
数学书附页方格纸
文具盒及若干个小正方体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形状
空间想象力
推理能力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观察物体(一)
“移动照相机法”
观察物体(二)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时间到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发现一:同一个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不同,有可能相同。
发现二: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位置观察,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不同,有可能相同。
不一样
不一样
前面
左面
一样
不同
不同
相同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时间到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请把它摆出来。
……
观察物体(二)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观察物体(二)
从上面看
从前面看
从左面看
观察物体(二)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形状。
发现一:同一个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
图形有可能不同,有可能相同。
发现二: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位置观察,看到的
图形有可能不同,有可能相同。
空间想象力
推理能力
“移动照相机法”
再次回顾:
观察物体(二)
三角形
三角形
了解稳定性及其应用
概括特征,了解各部分名称和含义,会用字母表示
三角形的分类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三角形的特性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给三角形分类,辨认和区别各类三角形
锐角
三角形
直角
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60°
60°
60°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既要按边考虑
又要按角考虑
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正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了解稳定性及其应用
概括特征,了解各部分名称和含义,会用字母表示
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三角形的特性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给三角形分类,辨认和区别各类三角形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时间到
书112页第8题
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1
60°
2
∠1: 90° - 60° = 30°
∠2: 180°- 90°- 60°=30°
或 90°- 60°=30°
∠1+60°
90°
∠1=∠2
=30°
∠2+60°
90°
=
三角形
4cm
4cm
4cm
4 + 7 > ( )
4+( ) > 7
4
10
另一条边可能是
4cm、5cm、6cm、7cm、8cm、9cm、10cm。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4cm和7cm,
另一条边可能是几厘米(取整厘米数)?
第三边最长是10cm
第三边最短是4cm
7cm
11cm
×
3cm
×
4cm
第三边最短是4cm
第三边最长是10cm
三角形
图形的运动(二)
轴对称
平 移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
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B
C
D
B'
C'
D'
图形的运动(二)
A
(A')
图形的运动(二)
轴对称
平 移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
画出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A
A'

×
A
A'
图形的运动(二)
B
C
D
G
E
A
A'
E'
F'



B'
D'
C'
G'
F
画出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图形的运动(二)
A
A'



B
C
D
E
F
G
C'
D'
E'
F'
G'
B'
画出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图形的运动(二)
你能算出下面这幅小鱼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书113页第13题
2×3=6 (cm2)
1cm
图形的运动(二)
你能算出下面这幅小鱼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书113页第13题
2×3=6 (cm2)
1cm
图形的运动(二)
第五单元 三角形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图形与几何
书16页第5题
书16页第7题
书110页第3题
书112页第10题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