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70张PPT)+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70张PPT)+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5 15:51:10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日本向中国投降仪式。
1945年,中国人民庆祝抗战胜利的场面...
1945年8月,蒋介石在日军投降前后三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和平的心愿,中国共产党顶着巨大的压力,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赴重庆谈判。
1945年重庆谈判时作为美国总统私人代表来华的赫尔利同蒋介石,毛泽东合影。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与毛泽东合影...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国统区内惨烈民生的老照片
蒋介石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发动内战
昆明学生举行反内战,争民主的游行
“一二·一”惨案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派遣特务携带凶器,进攻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镇压学生运动,致四名学生死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乙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
创作背景
李公朴(1902年-1946年)
,谱名永祥,字晋祥,号仆如,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在淮安出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全国开始内战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
最后一次讲演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北宋?范仲淹《灵乌赋》
《灵乌赋》中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别人劝范仲淹应学报喜之鸟,而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希望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外,不要多事。
知识链接
他给我(臧克家)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1.了解最后一次演讲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重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重点)
教学目标:
本文的体裁——演讲稿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
演讲词类型
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
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论证。
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心灵。
演讲词的特点
1.针对性
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是同志间的座谈和讨论问题;是欢迎国宾,还是一般的友人聚会。不同的场合,演讲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讲法。
2.鲜明性
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好的演讲总是以其精密的思想启发听众,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3.条理性
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4.通俗性
演讲的语言,总是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畅晓。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5.适当的感彩
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演讲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结束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讲演词写作
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要求:
发音正确,声音响亮,不加字、减字、改字,句读分明,不重复,不读破句;
突出重音,掌握节奏,读得流畅;
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爱憎分明。




































































































闻一多(1899年—1946年),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散文《五四断想》等。 学术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神话与诗》《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他的诗歌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散文抨击社会时弊,表达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
人物简介
闻一多与妻子
身后是蔓延的战火,前方是未知的西南边陲,从异乡奔向异乡,一路上景象凄凉,目睹了人们的疾苦,闻一多蓄起了胡须,发誓抗战不胜利绝不剃须。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以“最后一次讲演”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体裁,又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标题沉郁而慷慨,富有气势,也是对在讲演过后就被暗杀的闻一多先生的尊重和纪念。
文题解读
助学资料
字词积累
卑劣(

无耻( 

污蔑(

屠杀(

捶击(

恐怖(

卑鄙(

蛮横(

赋予(

毁灭(

挑拨离间(

liè
chǐ
miè

chuí


hèng

huǐ
jiàn

(
)

(
)
跨进
垮台
kuǎ
kuà

(
)
挎包
kuà

(
)

(
)
特务
持久
chí


(
)
侍奉
shì

(
)

(
)
朴实
仆人



(
)
讣告


(
)

(
)
摇头
瑶池
yáo
yáo

(
)

(
)

(
)
童谣
徭役
遥控
yáo
yáo
yáo

(
)

(
)
跨越
挎包
kuà
kuà

(
)

(
)

(
)
冲垮
胯部
纨绔
kuǎ
kuà


(
)

(
)
赔偿
剖析
pōu
péi

(
)
掊击
pǒu

(
)

(
)
卑污
裨益

bēi

(
)
奴婢

字词积累

(
)

(
)
署名
暑期

bēi

(
)
屠杀


(
)

(
)
锤炼
捶击
chuí
chuí

(
)

(
)
棰杀
边陲
chuí
chuí

(
)
睡眠
shuì

)召公

)号召

)挑担

)挑拨

)横竖


中间



)蛮横


离间
héng
hèng
jiān
jiàn

tiāo
tiǎo

zhào
shào
字词积累
词语解释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卑鄙无耻:形容品质低下,不知廉耻。
课文朗读:
1、作者就什么事情做讲演?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你们读了文章后有何感受?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就李先生被暗杀及追悼会上特务们捣乱而做。
义正辞严地当众痛斥、揭露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整体感知: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李公仆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而且诬陷李公仆的罪行,揭露他们的虚伪本质。
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民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痛斥敌人颂扬烈士
人民必胜真理永存
继承传统英勇斗争
解读文章,体会情感
1、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最卑劣”、“最无耻”的呢?
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无罪而遭毒手


造谣诬蔑
最卑劣
最无耻
2.文中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感情强烈真挚。
爱憎分明,在反问中有斥责,在呼喊中有声讨。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又起到了呼唤、感染民众的作用。
表达了讲演者对李先生的崇敬,对敌人的痛恨,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无耻
光荣
对比
反衬
3.闻一多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4、5段)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第二,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4.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我们有力量”在哪里?
昆明青年学生,广大的市民。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明闻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对李公仆
对人民
对敌人
深化小结
悲痛、赞扬
赞扬
激励
质问、
揭露
痛斥
光荣
无耻
从这篇气势磅礴的演讲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闻一多
视死如归,爱憎分明,勇敢坚定,坚信一定会打败反动派,
坚信光明一定到来,
坚信民主和平一定到来。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最后一次讲演
第二课时
1、本文的感彩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结构特点
逻辑严密、层次清楚
这篇演讲词从一开始,闻一多先生就痛斥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公仆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语言特点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一)褒贬词语的准确使用,传达了闻一多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和爱憎分明的情绪。
富有感彩的词语

褒义
贬义
光荣、宝贵
骄傲、光明
无耻、卑劣
卑鄙、疯狂
挑拨离间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
对比手法的运用
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原句: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改动: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原句: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
改动: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不成话。
感叹句、反问句的大量使用,充满感染力
句式
感叹句
反问句
设问句
情绪激昂,短兵相接
语气凌厉,怒不可遏
语气凌厉,怒不可遏

引人思考
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运用通俗的口语,简短有力,明白易懂,
表意直露,富有战斗力
闻一多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情绪贯穿全篇,现场听众多次鼓掌。闻一多是如何让听众产生共鸣的呢?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反复手法的运用,也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闻一多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情绪贯穿全篇,现场听众多次鼓掌。闻一多是如何让听众产生共鸣的呢?
人称的变换,“他们”显示闻一多向听众揭示他们罪行时对他们的愤怒和蔑视,用“你们”流露的是毫无畏惧,直面斥责。
“我们”表现出闻一多与人民亲密战斗的感情,人称的运用能传达出鲜明的感情和坚定的立场,一起共鸣
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象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人称多变
我们
我们你们相间
你、你们
他们
表现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
面对面毫无畏惧向敌人挑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和轻蔑的情绪
表达了作者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
闻一多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情绪贯穿全篇,现场听众多次鼓掌。闻一多是如何让听众产生共鸣的呢?
补充说明,提示演讲时语气语调和感情,提示动作,提示演讲现场的气氛,语言声调动作相互配合引起听众的共鸣
本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一)褒贬词语的准确使用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修辞)
(三)感叹句、反问句的大量使用
(四)运用通俗的口语
(五)反复手法的运用(修辞)
(六)人称(称谓)的变换
(七)补充说明
从这篇气势磅礴的演讲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闻一多
闻一多
具有坚持正义、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高贵品质;
不畏强暴、不怕流血、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
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胜利坚信不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悟读归纳,领会演讲主旨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1949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了革命战士坚持正义、追求光明、不畏强暴、不怕流血,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胜利坚定不移的精神。
虽然闻一多先生已经不在,但英雄的精神永在。生长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同样需要有像先生一样探求真理的意志,同样需要先生那样的家国情怀。
就目前来看,“防疫”病毒期间,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学习活动(九)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1.句式多变,充满激情,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
感叹句、反问句、排比、反复句式的使用,给讲演增加了强烈的表达效果,感叹句在文中用得最多,如“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为什么要打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打,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无耻啊!无耻啊!”等等,又如第四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运用反问句,指出了特务们将面对的可耻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情。感叹句和反问句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控诉的愤怒,讽刺的辛辣,对李先生的赞扬,对人民力量的歌颂,对光明前途的展望,都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学习活动(九)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2.对比手法,爱憎分明。
讲演者把不同的人物进行鲜明的对比,故意拉大两者距离,并赋予不同的感彩,从而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如在第二段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先生的“光荣”,又以李先生的“光荣”反衬反动派的“无耻”,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
学习活动(九)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3.语言通俗,运用口语及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
运用口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充分发挥语调抑扬顿挫的特点,可以用平实简洁的通俗语句收到斩钉截铁的效果。如第一段“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为什么要打杀……”,第二段“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这些句子都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敌人的愤慨、痛恨之情。?
4.分析精辟,一针见血
作者分析精辟,一针见血。例如第4段中“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在害怕啊!”作者直击敌人内心,精辟地分析了李先生被暗杀的深层原因,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反动派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给敌人以压力,给人民以动力。
精读课文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主题曲。此外,《七子之歌·台湾》与《七子之歌·广州湾》也被改编谱曲为现代歌曲。描写中国被侵犯的土地。
……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闻一多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旧中国
腐败
激愤
期望
课外拓展
结构图解
最后一次讲演
痛斥国民党卑劣行径——暗杀李公朴
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鼓舞发扬光荣传统——号召昆明青年争取民主和平
爱憎分明坚持真理
勇于献身
反动派必败
人民、真理必胜
拓展延伸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抢答
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无数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
一、明确演讲的观点。演讲要提出自己的主张,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就应使自己的主张正确、鲜明、突出。正确才有力,鲜明、才易理解。
二、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观点确定后,就应该为自己的观点找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胜于雄辩。
三、安排好演讲的层次。清晰的思路、层次有利于听众抓住要点,理解演讲的内容。
四、仔细设计态势语。手势应自然、亲切,应和内容与演讲者的情绪而定。
演讲要求
演讲词的写作注意
第一:要弄清演讲的目的,就是为什么而讲,这是演讲词写作的前提;中心必须突出。
第二:要弄清听众,就是要弄清对什么人讲,这样才能根据听众的特点有的放矢,也才可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第三:内容要新鲜,材料要充实,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听众才会觉得有收获。
第四:结构要清晰,条理要层层展开,要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这样才能有较强的逻辑性,也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第五:语言要生动,口语化,多用短句,流畅而有节奏,这样才适宜于演讲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