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 选择题
1.755年,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的两个叛将是 ( )
A.安期生、史思明
B.安禄山、史思明
C.安禄山、史可法
D.安期生、史可法
2.下边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________”处应该填写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战争 ( )
A.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4.唐朝灭亡后到960年的这一段历史是 ( )
A.魏晋南北朝
B.五代十国
C.宋朝
D.后周
5.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称为五代。观察下表,五代建立的地区在 ( )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
6.十国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位于北方的只有 ( )
A.南唐
B.前蜀
C.楚
D.北汉
7.“十国”中,称“汉”的政权是 ( )
①后汉 ②前汉 ③北汉 ④南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8.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 )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9.声名显赫的伟大帝国——唐朝,在他的统治下遭遇了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难——安史之乱。他就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10.下侧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 )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11.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遗留的问题是 (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农民起义
D.以上都不是
1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下列对这一时期的描述恰当的是 ( )
①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 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趋势 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 唐玄宗思欲弃末敦本,阜俗安人……急于务农,不夺农时。宽赋敛,节征徭,使天下无事。——《唐大召令集》
材料三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怠,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小邑犹藏万家室”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是什么关系?类似于“开元全盛日”局面在唐朝初年也出现过,请写出唐朝初年开明统治的名称及皇帝。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出现的原因。除此之外,出现材料一这种盛世景象的因素还有哪些?
3)据材料三指出“开元”末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所作所为带来的不同结果给我们什么启迪?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BDABC DCDDD AD
二 非选择题
1.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2.1)人口增加、粮食充足、社会安定;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贞观之治;唐太宗。
2)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唐玄宗本人的才能;唐玄宗措施的正确性;人民的辛勤劳动。
3)治国措施: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影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启迪:亲贤臣,远小人,则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反之,则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王朝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