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分类专练 专题六:病句辨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分类专练 专题六:病句辨析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5 16:3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分类专练 专题六:病句辨析
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方式。
B.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C.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D.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地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给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很大的冲击。
B.“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已经变成了一种国民符号。
C.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感觉没有时间来读经典作品了。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是一位追梦人,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具有了新的美学意义。
B.一所学校能否形成独特、健康的校园文化,学生能否真正接受并融入其中,这对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不得不待在家里,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的不少新奇菜品,色香味俱全,成了“厨艺达人”、“美食网红”。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下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5.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荆门市博物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B.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荆门市的全体初中生。
C.荆门市“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D.由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使中国动漫电影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B.作为一名负责人的校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C.“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D.训练结束之后,体育馆内已经空无一人,只有他还在练习三分球投篮。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会主席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学校文学社的意见。
B.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C.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食品的抽样检测力度,防止不合格食品重现百姓餐桌。
D.为了全面实现刷脸取款等快捷服务,农业银行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解决。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C.有报道说,受疫情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他的发言既不是结结巴巴地念讲稿,又不是慷慨激昂地装腔作势,而是热情洋溢、语出肺腑。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省教育厅将用三年时间,建设和规划省级品牌民办学校20所。
B.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预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坚决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
C.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老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D.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使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详解】A.语序不当,把“进入快速”改为“快速进入”; C.语义重复,去掉“约”或“左右”;D.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点睛】要先熟知病句类型。单句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复句病句类型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或滥用,或残缺,或位置错误,或搭配错误。
2.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删去“由于”;C项搭配不当,应删去“生活方式”或将“加快”改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项语序不当,应将“干预”与“发现”的位置调换。故选B。
3.答案:A
解析:B、搭配不当,“能否”是两面,“有效开展”是一面,不搭配;C、句式杂糅,可改为:因为疫情防控不得不待在家里,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了不少色香味俱全的新奇菜品,成了“厨艺达人”;或改为:因为疫情防控不得不待在家里,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的不少新奇菜品,色香味俱全,成了“网红美食”。D、语序不当,应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分问题”。
4.答案:D
解析:A.“将近”和“左右”词义矛盾。B.“习惯”与“增强”不搭配。C.一面对两面,应去掉“能否”。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搭配不当,可改为“这本杂志主要是面向……”。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D项,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去掉“使”。
6.答案:B
解析:A项:在“关键是”的后面加上“是否”或把“能否”后面的“否”去掉,属于搭配不当中的“一面对两面”的考点。C项:句中“增强”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意识”。D项:句中“已经空无一人”与“只有他”重复,去掉“已经空无一人”。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B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使”。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将“采纳”和“征求”交换位置。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D项,搭配不当,应将“内容”改为“问题”。
9.答案:D
解析:A项,缺宾语,可在句末添加“意识”。B项,两面对一面,可将“突出”改为“多少”。C项,“下降”不能搭配“一倍”,可改为“下降了一半”。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该先“规划”,后“建设”。B项,不合逻辑,滥用否定词“不再”,应该删去。C项,正确。D项,主语残缺,应该删去“通过”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