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分类专练 专题七:病句修改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至北京时间28日1时,据不完全统计意大利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约为650例左右。(删掉“左右”。)
B.假期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删掉“不”字。)
C.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是当前最紧要的民生工作,也是实现阳江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实现”改为“加快”。)
D.英模报告会后,全区上下迅速掀起了追赶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把“追赶先进”和“学习先进”调换位置。)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找到契合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可改为“关键是能否从观众观看愿望中找到契合点”)
B.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读鲁迅的文章,在潺潺的小溪边背苏轼的词作,在洁白的羊群中念余光中的小诗……(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句首加上“我”)
C.李安民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不仅他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不仅……而且”改为“虽然……但是”)
D.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搭配不当,“增强”和“方式”搭配不当,应改为“增强低碳生活意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贏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D.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病毒或各种细菌等生物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习惯与之共存的生活。①在长期的演化中,人类已经和那些从远古祖先开始一路陪伴的病毒组成完美默契了。②我们与从家畜那里来的病毒磨合得虽然还不完美,但多少有点默契,所以不容易严重疫情。③唯独来自野生动物的病毒跟人类丝毫没有一丁点磨合,因此引起大瘟疫的疾病差不多几乎全部来自野生动物。④所以希望大家平时不要食用野生动物,更要远离野生动物。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___后添加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成分赘余,应把_____________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互换位置。
5.下列四个句子中两个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②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减少了孩子的运动时间,对孩子的体格健康发展有不良影响。
③经过治理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不再拥挤。
④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1)第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一部传记作品强大的精神力量,存在于对传主人格的深度发掘与否。②伟大者,发掘其所以伟大,令人生敬仰心、效仿心;③卑劣者,发掘其所以卑劣,令人生厌弃心、鄙夷心。④一部好的传记作品,应是一面镜子、一条鞭子,能映照出我们人格的不足,鞭策我们奋然前行。
第____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
8.同学们采访了环保部门的相关人员,就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获得了如下信息:
①改善空气质量,根本在于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关键。②要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③增加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④尽早推进与清洁能源相配套的排放标准。
上面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1)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9.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创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径。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②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③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句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第②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
(3)第③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10.下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解决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相对不足,②需要将学生的创新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纳入学校评估和教师考核中,③引导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创新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④学校要开足开好综合实践课程,增加自然体验、制作与生产等活动。⑤倡导以探究学习、讨论式学习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和跨学科学习方式,⑥将数学、科学等学科有机融合,增加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第( )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
(2)第( )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缺宾语,应该在“攻坚”后加上“战”或者“战役”。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C项,语序不当,将“他”调至“不仅”的前面。
3.答案:B
解析:该项语序不当,“高高兴兴地”应调至“把自己的创意”前。故修改错误。
4.答案:(1)组成 达成或形成
(2)不容易 引发
(3)差不多或几乎
(4)不要食用野生动物 要远离野生动物
5.答案:(1)①;在“环保意识”之前加上“提高”。
(2)④;删去“的重要原因”。
6.答案:①;去掉“与否”;③;把“厌弃心”和“鄙夷心”调换
7.答案:(1)把“搭建”改为“提供”,在“一个平台”前加“搭建了”。
(2)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
解析:(1)“搭建”与“资源”动宾搭配不当。
(2)语序不当,应当先“学习”,后“运用”。
8.答案:(1)①;去掉“根本在于”(或去掉“是关键”)
(2)④;把“推进”改为“限定”(或“实施”)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需要逐句分析是否有语病,①句,采用语感审读法,“根本在于”与“关键”前后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④句,采用“提取主干法”,“推进标准”,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限定……标准”。
9.答案:“创造” “塑造” “补充” “的目的” “全社会” “学校”
解析:①“创造”和“性格”不搭配,“创造”应改为“塑造”。
②动词“达到”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目的”。
③“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逻辑错误,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先“家庭”,后“学校”,再“全社会”。
10.答案:(1)①句添上“的问题”;(2)⑥“增加”改为“增强”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句,残缺“解决”的宾语。可以改为“解决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
(2)第⑥句,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将数学、科学等学科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