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同学们,做实验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一项有趣的实验,不但能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能教会我们科学知识,还能让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见证奇迹、感受惊喜。科学家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经过了无数次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的过程,探寻科学的奥秘,这是一种科学精神。本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项小实验,记录下实验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实验的快乐吧!
1
文题点睛
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向大家介绍一下。
写之前,可以先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实验结果:
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写完后,交换读一读,再评一评:实验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用得不合适的词语?
习作要素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习作内容
设计一张用作记录实验的图表,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梳理实验的关键要素,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习作重点
1.观察实验过程中事物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把实验过程介绍清楚。
3.记录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的发现。
2
习作思路
选取的实验,可以是以前科学课做过的,也可以是还没有做过但是你特别感兴趣的。注意选择简单、容易操作的实验,最好是可以利用手边材料的实验,千万不要过于复杂。做实验的前后,记得填写“实验记录表”哟!
除了画思维导图,我们还可以列表格,把行文思路进一步细化。一起来看看成成是怎么做的吧。
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火山爆发”
实验准备
苏打粉、红颜料、白醋、泡泡水、透明塑料瓶。
实验过程
第一步:把苏打粉铺满瓶底。
第二步:倒入泡泡水,让苏打粉充分溶解。
第三步:滴入红色的颜料。
第四步:倒入白醋,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
有大量粉红色泡泡产生,冲出瓶口,就像是“火山爆发”一样。
『火山爆发』
开门见山,简单介绍实验名称
周末的时候,我做了一个“火山爆发”的小实验。
介绍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全面充分
按步骤具体描写实验的过程。
有序描写,过程清晰;运用修辞,生动展现
交代清楚实验的结果,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写“我”体会到实验的快乐。
有感而发,升华主题
哇,成成这篇《“火山爆发”》构思真不错!按照提纲写,一篇内容完整的习作就新鲜出炉了。但是啊,要想习作出彩、拿高分,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恰当的写作方法,一起去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锦囊妙招吧!
3
锦囊妙招
按照顺序,完整记录实验过程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是本次习作的总体要求。同学们,我们在写一项小实验时,需要把实验的步骤讲清楚,让读者能了解做实验的过程。为了交代清楚
实验步骤,我们可以怎么写呢?有两种常用方法:第一种是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第二种是用上“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句式。这两种句式都能帮助我们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写完整。
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玻璃杯一个,纸片或杯垫一个。实验过程是:先将杯子里倒满水;接着把纸片盖在杯子上;然后慢慢地用手按着纸片把杯子倒转过来,注意在倒转杯子的时候不要让空气进入杯子;最后再慢慢松开手。
如果你发现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冲掉纸片,就说明实验做成功了!
——选自学生习作
小作者写的是一次“纸片托水”小实验的情景,按照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完整记录了实验过程,并运用了“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实验过程得到完整展现。
用心感受,记录心情的变化。
我们在做实验时,因为充满了未知,所以心情是复杂多变的:有时不安,有时期待,有时疑惑,有时失望,有时狂喜……在写实验过程的时候,同学们不要忘了把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描写出来哟,让读者也能“心随你动”,如临其境地感受做小实验的乐趣。
奇迹出现了:中间一条分界线,将蓝水、清水分开,蓝水与清水竟然层次分明地出现在我眼前!短短几分钟里发生的这些变化惊得我目瞪口呆,“这……这……这……实在是太神奇了!”我激动得语无伦次。“老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水能自动分层呢?”我迫不及待地问。
——选自学生习作
小作者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把“我”对实验惊讶、疑惑的心理刻画得非常传神。“目瞪口呆”写出了“我”的神态变化,“语无伦次”表现了“我”的惊讶,最后提出问题表现了“我”想知道原理的急切心情。
4
升格提优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火山爆发”
周六下午,我做了一个“火山爆发”的小实验。
“火山爆发”
周六下午,我从科学探索中心带回来一个小盒子。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它。因为,这里面有我做最感兴趣的“火山爆发”小实验的材料。
第①段:原文开头太简单了,不够吸引人,可以写一写实验背景,或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实验材料是一包苏打粉、一瓶红颜料、一瓶白醋、一瓶泡泡水和一个透明瓶子。
实验材料是一包苏打粉、一瓶红颜料、一瓶白醋、一瓶泡泡水和一个透明瓶子。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首先,我把苏打粉倒入空瓶子里,铺满瓶底,再往瓶子里倒入泡泡水,用力搅拌,直到苏打粉完全溶解。接着我拿起红颜料瓶,拧开瓶盖,把瓶身倒立着用力一捏,颜料滴进了水里,它像一位画家
首先,我把苏打粉倒入空瓶子里,铺满瓶底,再往瓶子里倒入泡泡水,用力搅拌,直到苏打粉完全溶解。接着我拿起红颜料瓶,拧开瓶盖,把瓶身倒立着用力一捏,颜料滴进了水里,扩散开了。最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一样画出了一幅精美的水彩画。我轻轻摇了一下瓶子,颜料又像一位美丽的舞蹈家跳起了轻快优美的舞蹈。
后我又拿来一瓶白醋,慢慢地倒进瓶子里。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粉嘟嘟的泡泡呼的一下冲了上来。“火山爆发啦!”我喊道。惊奇之余,我在想:泡泡为什么会冒上来,最后冲出瓶子呢?我迫不及待地查了下资料才知
一切准备就绪,紧张的“火山爆发”开始了:我拿来白醋,慢慢地倒进瓶子里。看着我慢悠悠的样子,妈妈急了,大喊着:“加速!加速!”话音未落,粉嘟嘟的泡泡呼的一
第②~④段:中间部分可以分三段来写:一段写实验准备,一段写实验过程,一段写实验结果。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道:原来,苏打粉是碱(jiǎn)性的,而白醋是酸性的,碱遇到酸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碰到泡泡水后,就会产生很多泡泡。
下冲了上来,冲出了瓶口,就像是红色的火山岩浆在喷发一样。“‘火山爆发’啦!”我惊奇而又兴奋地喊道,“我成功了!”
写实验过程时,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心理描写,还可以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实验过程。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这个小实验真是有趣啊!
惊喜之余,我在想:泡泡为什么会冒上来,最后冲出瓶子呢?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终于查出了原因:原来,苏打粉是碱性的,而白醋是酸性的,碱遇到酸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
第⑤段:精彩的实验能引发积极思考。最后还可以另提一段,写自己在这次实验中的收获。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气体碰到泡泡水后,就会产生很多泡泡。
这个小实验真是有趣啊!它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实验的乐趣,还激发了我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写实验现象的词语
5
语言积累
纹丝不动 分解溶化 火星四射 发光发热长短不一 完好无损 喷涌而出 上下翻滚自动变色 色彩缤纷
写实验时神态的词语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小心翼翼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目不斜视 目瞪口呆
神情专注 如痴如醉 屏(bǐng)气凝神
一丝不苟(gǒu)
写实验时感受的词语
充满期待 兴奋激动 万分惊讶 疑惑不解陷入深思 突发奇想 妙不可言 如梦初醒
深思熟虑 焦急万分 开心快乐 信心满满恍(huǎng)然大悟 受益匪(fěi)浅
描写实验现象的句子
这时奇迹出现了,鸡蛋果真开始摇摇晃晃地往上浮,就像一个还在学步的胖娃娃,跌(diē)跌撞撞地、慢慢地往上浮。我激动万分,又继续往杯子里加盐,最后鸡蛋终于漂浮在水面上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成功啦!成功啦……”
这次我拿了一个一分的硬币,像刚刚一样,先把硬币平放着,再把硬币的一半放进水里,让另一半露在外面,然后一点一点地向水面上推……出乎我意料的是:一分的硬币居然像一叶小舟似的漂浮在了水面上,没有沉到杯底。真神奇啊!
揭示实验原理的句子
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因为太阳的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diàn)、紫七色的波长不一样,它们照射到水珠上时,各色光被水珠折射,就分解成七色光,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彩虹。
杯子里的水会不会冲掉纸片呢?我来告诉你吧:不会。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使杯子和纸完全闭合起来了,这时杯子里的水对纸片的压力小于杯子外边的大气压力。因此,大气压力就帮纸托住了水。
精彩开篇(设置悬念法)
伴着一阵悦耳的上课铃声,张老师同往常一样款款地走进教室。他手里拿着两个盛着水的杯子和两盒回形针。咦?
开头不直接说做小实验,而是描述情景,设置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精彩结尾(表达感悟法)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凭空想象,要有事实根据。只有善于观察、善于研究,才能获得真知。
文章结尾写出了自己的收获,揭示了道理,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第2课时
鸡蛋浮起来啦
作者/邱音绮 指导教师/杨雅萍
6
例文引路
今天,我在一本书上读到了死海,知道了人掉入死海中不但不会沉下去,反而会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
查阅资料后,我决定做一个跟这一现象有很大关系的小实验——“浮鸡蛋”,来一探究竟。
第①段:开篇由对死海奇怪现象的不解,引出一个小实验——“浮鸡蛋”。
这个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一个生鸡蛋、一双筷子、一个玻璃杯、一罐盐、一把勺子。首先,我向玻璃杯里倒入半杯自来水;接着,我拿起鸡蛋,将鸡蛋轻轻地放入玻璃杯中,鸡蛋缓缓地往杯底沉。这是正常的现象。那么,如何让鸡蛋浮起来呢?别着急,大家看看下面的实验过程就明白了。
第②段:交代实验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实验的初始阶段——把鸡蛋放入一杯清水中的情景。
接下来,我拿起勺子,盛了一勺盐倒入玻璃杯中,再拿起筷子在玻璃杯里搅拌,这时候的鸡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还是默默地躺在杯底。是不是实验出了什么问题?我疑惑不解。一勺盐不见效果,也许是因为盐太少了吧?于是,我又加了满满的一勺
盐,再加一勺盐……这时候盐来不及溶化,厚厚地堆在杯底,鸡蛋静静地躺在盐上面,就像一个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胖娃娃。我不死心,把筷子拿起来,不停地搅拌,盐慢慢地溶化了。再看看鸡蛋,奇迹发生了——它正慢悠悠地往上浮,摇摇晃晃地、跌跌撞撞地,就像一个刚
学会走路的孩子。不一会儿,它就浮到水面上了。“哇,鸡蛋终于浮起来啦!”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第③段:是全文的重点,描述做实验的具体步骤,演示鸡蛋是如何一步步浮出水面的。中间穿插描写了自己实验时的心情变化。整个过程生动有趣。
为什么鸡蛋开始时总沉在玻璃杯底部,到最后才浮起来了呢?通过查阅资料我才知道:物体能不能浮于水面,要看它的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比水大则沉,比水小则浮。一开始鸡蛋在水中,密度大于水,所以就沉着不动;后来随着水中的盐不断溶解,清水变盐水,盐
水密度不断加大,直至大于鸡蛋的密度,浮力增加,鸡蛋就能浮起来了。其实,人能浮在死海上,道理也是一样的,因为死海海水盐度(密度)特别高,因而海水的浮力特别大,人能漂在海面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④段:讲解实验原理,对鸡蛋能浮在盐水表面的原因进行科学的解释,同时与开头处人能浮于死海海面的现象相照应。
这个实验真有趣呀!它不仅让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还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并且激发了我对科学的热爱。
第⑤段:表达自己对这次小实验的感悟与收获。
这篇记录小实验的习作写得很精彩!小作者由书中的“死海现象”引发疑惑,自己动手做了一次“浮鸡蛋”的小实验。经过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索,小作者终于明白了“死海现象”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这种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实验精神,多么值得赞扬啊!
①完整再现实验过程
在第②③段,小作者按照顺序,把实验的过程、步骤一步步完整地演示出来:先写实验准备——所需的材料;再写实验的初始阶段,把鸡蛋放入清水中;之后写如何一步步往清水
中加盐,搅拌,让鸡蛋浮出水面。在此过程中,运用了“首先……接着……接下来……”的句式,完整地再现了实验过程。
②生动描写精彩镜头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就是需要我们仔细观察、细致描写的部分,也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内容。如在第③段,“我不死心……再看看鸡蛋,奇迹发生了——它正慢悠悠地往上浮……它就浮到水面上
了。‘哇,鸡蛋终于浮起来啦!’我兴奋地跳了起来”,这个镜头中的画面就是关于实验的现象,此时我们宜用慢镜头似的写法重现精彩瞬间,使重点内容得以生动展现。
③真切表达个人感受
随着实验的推进,把自己的心情变化也写出来,这样就能使文章更真实,更能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如本文第③段,小作者先放入一勺盐到清水中,鸡蛋仍沉于杯底没有动静,小作者深感“疑惑”;加了许多盐后还是没有动静,小作者“不死心”;再后来
让盐充分溶解后,鸡蛋神奇地慢慢浮出水面,小作者“兴奋”不已。因为加入了心情描写,小小的实验才写得生动细致,牵动人心。
④积极探究实验原理
在第④段,小作者对实验原理解释得非常准确,同时对开头人能浮于死海海面的原因也作了回答,首尾呼应,文意连贯。注意,同学们在对实验现象中蕴含的科学原理进行
解释时,一定要了解相关科学知识。通过实验,掌握科学知识,这是实验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本文中对于鸡蛋能浮于水面的物理现象,“(密度)比水大则沉,比水小则浮”这一解读,就十分专业。
火烧纸船
世界上有不会被点燃的纸吗?有。不信的话,就随我做一次小实验吧!
作者/凌宸轩 指导教师/李丽丽
第①段:开头设置疑问,引出小实验。
在一节自然课上,老师拿出了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一个三脚架、一盏酒精灯、一个打火机、一杯清水、一瓶糨糊和一张纸。然后神神秘秘地跟我们说:“你们猜一猜,火烧纸船,纸船会烧着吗?”同学们都充满了疑问……
第②段:写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实验开始了。首先,老师让我们先用纸快速地折出一艘纸船,用糨糊把空隙(xì)处粘好,把它放在三脚架上。接着往纸船里倒满清水,然后用打火机点燃酒精灯,最后把酒精灯轻轻地、缓慢地推到
三角架下。在酒精灯放到纸船下的那一刻,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纸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火燃烧着,过了一会儿,纸船并没有被烧着,底部只是微微地冒出了一缕(lǚ)烟而已。
第③段: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运用了“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一步步有顺序地展示实验过程。
看到实验结果,我们既兴奋又疑惑。难道纸船被施了魔法吗?当然不是啦!实验结束,老师为我们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原来物质燃烧都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燃点”。因为纸船里有水,给纸船加热时,水吸收了大量的热量,纸船没有达到燃点,所以没有燃烧。
第④段:自问自答,表达自己既兴奋又疑惑的心情,并揭示实验原理。
这堂课真是太有趣啦!小小的实验,大大的科学道理,我喜欢做实验。
第⑤段:结尾表达实验心得体会,简洁明了。
小作者描写了一次“火烧纸船”的科学小实验。习作结构完整,段落划分清晰。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眼球;中间抓住重点,详细描述了“火烧纸船”实验的过程;然后解答实验现象产生的原理;结尾表达感受。 文中对人物在实验过程中的心理和神态描写较为生动,如“充满了疑问”“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纸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既兴奋又疑惑”“太有趣啦”,形象地展现了大家看实验过程时的感受。
恢复“健康”的乒乓球
今天在家玩乒乓球时,我一不小心把掉在地上的乒乓球踩瘪(biě)了!怎么办呢?我忽然想起以前在书里看过一篇介绍怎样使瘪
作者/杨滨瑄 指导教师/赵清
第①段:开篇由生活中的一次小失误引出一次小实验,自然流畅。
的乒乓球恢复原样的小实验。于是,我飞奔到书房找到那本书,迅速翻到介绍实验的那一页。乒乓球真的能恢复“健康”吗?带着疑惑我开始做实验。
我先准备了实验用具:一只瘪的乒乓球、一个稍大的碗和一杯开水。
第②段:简要介绍实验的必要准备。
首先,我把乒乓球放进空的碗中。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热水倒进碗里。只见碗的上方升腾起一团团热气,像一团团烟雾围绕在碗的周围。乒乓球随着水的晃动打着转儿,好像在跳着芭蕾舞。最后,只听见啪的一声。我连忙
第③段:按照先后顺序,重点展现实验的全过程。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乒乓球前后的变化。
拿起乒乓球,仔细看了看。哇!乒乓球鼓起来了,完好如初!我开心地蹦了起来。乒乓球恢复“健康”了!我的实验成功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一般物体遇到热以后都会膨(péng)胀,把乒乓球放在开水里,里面的气体就会膨胀,膨胀的热空气挤压乒乓球,球自然就鼓起来了。我恍然大悟,真开心!
第④段:揭示实验原理,简明扼要。
科学世界真奇妙哇!我以后要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第⑤段:结尾有感而发。
这篇习作,小作者写的是自己生活中的一次小实验:如何让瘪的乒乓球恢复原样?小作者运用了“首先……接着……最后……”的句式,一步步再现实验过程。对乒乓球在实验中的变化,小作者观察仔细,如“打着转儿,好像在跳着芭蕾舞”“鼓起来了,完好如初”等。小作者做实验的心理变化也写得生动有趣,如“带着疑惑”“开心地蹦了起来”“恍然大悟”等。
胖大海变形记
作者/杨子涵 指导教师/胡美芳
听妈妈说中药胖大海放入水中可以变形。今天闲来无事,我决定做实验来证明一下。
我从爸爸的抽屉里拿出几颗胖大海,仔细观察,它们长得还真是丑哇!胖大海是咖啡色的,摸起来硬硬的,表面皱巴巴的,像一个个干瘪的老头儿的脸,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我心想:这么丑的胖大海变形后会不会美一些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实验。
第②段:调动视觉、触觉和嗅觉感官观察胖大海。“丑”为下文胖大海的变形作了铺垫。
我首先把两颗胖大海放入热水杯中,然后坐在旁边静待它们变化。过了两三分钟后,我发现胖大海破壳而出,长出了一些“胡须”,像一个个小小的萝卜头。接下来(大约十分钟以后)胖大海又一次变大了,这时的样子像兔子的尾巴,又像浑身长刺的刺猬(wèi)缩着头的样子。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发现它们的
“外衣”已经完全穿好了,长出的“胡须”都是透明的,仿佛淑女在水中摇曳(yè)着衣袖翩翩起舞。胖大海变形后,真是美呀!
第③段:按时间顺序,一步步具体、生动地展现胖大海的神奇变化,描绘其变形后的美丽姿态。
为什么胖大海碰到水就会变大呢?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原来原生态的胖大海富含水分,之所以在泡水之前看上去很小,是因为它前期做过去水分的加工处理;如果再用水泡,它吸入水分后就会变得很大。
第④段:揭示胖大海变形的原理。
这次的实验我做得很开心。做实验不仅让我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让我学到了新知识。以后我要做更多的实验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第⑤段:总结全文,表达自己从这次小实验中得到的收获。
这篇描写胖大海变形的小实验,小作者写得趣味横生。小作者怀着一颗好奇的心,细致地描写了胖大海在水中变身的全过程,并揭开了其变身的秘密。胖大海实验前的“丑”和实验后的“美”形成了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变化的神奇。小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真可谓是别具匠心,非常值得赞赏哟!
一杯牛奶
作者/涂海涛 指导老师/顾双莉
7
惟楚有才
“每天一杯奶,助你长高高。”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爸爸的口头禅了。他每天都要给我冲一杯牛奶,可是,我最讨厌的便是牛奶。所以,在家里,每天都会上演一场“牛奶大战”。
第①段:“牛奶大战”开头,既新奇又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不,家里的“牛奶大战”又上演了。老爸一手“擎(qíng)”牛奶,一手将我按在椅子上,只见他“怒目圆睁”,使劲把牛奶往我嘴里灌,活脱脱的“怒张飞”。可惜呀,我也不是“软骨头”,不会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他有张良计,我还有过墙梯呢。我拼命地挥舞着双手,在他身上抓挠,设法挣脱出他
的“魔爪”。这样的战斗持续了半个小时,终于,爸爸无奈地放弃了,“瘫”在了沙发上,直接来了个“葛优躺”。我看准时机,连忙把牛奶往厕所里一倒。哼,第一回合,大获全胜!
可是,老爸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放弃的。你瞧,他又开始玩“阴”的了,来了那么“温柔一刀”。那次,我得了急性肠胃炎,每次吃完饭都想睡觉,老爸知道这是个好机会。他拿着牛奶,坐在我床边,掖掖我的被角,跟我说:“涛涛啊,爸爸知道你没睡。
你现在胃不好,牛奶养胃,你把牛奶喝了好不好?”他可从来没有那么温柔地说过话。可惜,我不懂他的“温柔缱(qiǎn)绻(quǎn)”,我只知道他是让我喝讨厌的牛奶的“大魔王”。
第②③段:语言诙谐幽默。大量运用引用词,如“怒张飞”“葛优躺”“软骨头”“大魔王”等,并与语言描写相穿插,让读者感到兴趣盎然。
忽地,我从被子里挣脱,双脚一蹬,牛奶便洒了他一身。我假装没看到他眼里的失落,转身便睡去了。第二回合,似乎,我又赢了。
从第一回合的“大获全胜”到第二回合的“似乎赢了”,为后文情节的反转埋下伏笔。
自此,牛奶便离开了我的日常生活。
一天晚上,雨下得很大,因为胃不太舒服,我吃完饭便睡下了。还没进入梦乡,就听到外面有一阵急急忙忙的脚步声,紧接着,又是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我连忙下床,跑出去开门,竟是爸爸!他满头大汗,全身湿透,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手上还提着一盒牛奶。
“儿……儿子,这是……我给……给……你买的牛……牛奶。喝完这个,胃……胃就舒服了。”爸爸气喘吁(xū)吁地说,笑容里有点小心翼翼。我的心被揪得生疼,顿时泪如雨下。半天,我才反应过来,一把抢来爸爸手中的牛奶就往嘴里倒。隐隐约约,我
仿佛看到爸爸眼角旁闪过一抹晶莹的泪光……这大概是牛奶大战的第三回合吧,我想我是输了,不过,输得心甘情愿!
第⑤段:生病时见真情,爸爸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幡然醒悟,透过牛奶表现的是浓浓的父爱。
本文的一大亮点,是语言诙谐幽默。小作者大量运用引用词,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和小作者平日的大量积累是分不开的。习作的叙事层层递进,“牛奶大战”前两个回合看似都赢了,直到真正遇到挫折,小作者才体会到父亲平日的良苦用心,最后一回合把习作推向了高潮,字里行间都是父子之间深深的爱。
8
萤火虫(节选)
名篇欣赏
[法]法布尔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昆虫研究,做过无数关于昆虫的小实验。《萤火虫》选自《昆虫记》,是法布尔对于萤火虫生活习性、捕食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验记录。法
美文简说
布尔在研究萤火虫特殊的捕食方法时有一个新发现:萤火虫会先让猎物失去疼痛的感觉再进行捕食,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当萤火虫对蜗牛叮刺的时候,蜗牛完全不会感到疼痛,我的一个小小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先说出实验结论,吸引着读者继续读下去:怎么证明萤火虫的猎物在被叮刺时不会感到疼痛呢?
我取了一个大玻璃瓶,然后往里面放了一些小草和蜗牛,最后又把我们的主角萤火虫放了进去。当一只萤火虫断断续续地对一只蜗牛进行大约四五次叮刺后,我立即将那只受伤的蜗牛救了起来,放在一边,然后用一根十分细小的钢针轻轻地去刺激这可怜的小虫的皮肤。
一连串的动词,清晰而准确地记录了实验过程。
奇怪的是,它被针刺伤的皮肤竟然没有出现一点收缩的迹象,这清楚地表明,此时的蜗牛已完全丧失了知觉,它没有办法再感觉到疼痛,它的意识显然已经离开了它的身体。这种种现象都似乎表明这只蜗牛已经失去了它宝贵的生命,但实际上,这只蜗牛并不如我们想象那般已经悲惨地死去了,对于救活这小小的生命,我还是胸有成竹的。
在它被叮刺后的两三天之内,我悉心地照料着这个可怜虫,坚持每天给它清洁伤口,不久之后,奇迹果然出现了,这只被萤火虫的毒汁戕(qiāng)害、几乎已命丧黄泉的蜗牛慢慢地恢复了生机。几天之后,它又如往常一般自由地爬来爬去。当我再次用钢针刺
激它的肉体时,它迅速地产生了反应,将软绵绵的身体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缩进了它又硬又厚的壳中。这充分说明了它的知觉已经完全恢复了。
前后两次钢针刺激实验,结果不同,作者做实验的态度科学严谨,文章用词也十分准确,验证了开头提出的观点。
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人们已经创造出在外科手术时尽量不让病人感到痛苦的方法,然而,在人类找到这种方法之前,萤火虫以及其他的许多动物已经将其实践了许多个世纪。唯一不同的是,医生们采用的是各种化学制剂,而昆虫们都是利用它们天生的牙齿向自己的猎物注射极微量的毒剂,以使其失去知觉。
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及工作的原理,才诞生了仿生学,科学家们还受生物体的启示,发明了很多伟大的事物,如雷达就是根据蝙蝠发射超声波的原理而发明出来的。
你一定会奇怪萤火虫为什么要采取如此奇特的方法来制服它的猎物,关于这一点,我确信我知道它那鲜为人知的理由。
蜗牛通常喜欢趴在较高而且不稳定的地方,譬如宽阔的草叶,或是摇摇欲坠的麦秆上,倘若萤火虫采取什么暴力的方法来刺杀它,万分疼痛的蜗牛挣扎起来,便很有可能坠落到地面。一旦这样,它们也许会将自己的身体紧紧地贴在地面上,并缩回它那厚重的壳里,如此一来,无从下手的萤火虫只能放弃这次行动,接着去
寻找下一个目标。所以对于萤火虫来说,想要捕捉蜗牛就不能让它们有丝毫的疼痛感,以免由于猎物的挣扎而错失良机,因此麻醉猎物便成了萤火虫的最佳选择。我想,这也许就是它们采用如此奇特的捕猎方式的真正原因吧。
(有删改)
法布尔的推想,表现了他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科学精神,同时,缜密的逻辑性又体现了其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原来,萤火虫的捕食方法是这样的:在捕食之前,它通常会给猎物打上一针麻醉剂,让小小的猎物暂时失去知觉,丧失抵抗的能力,如此一来,它便能轻松地将自己的猎物吃掉。这就好比我们人类在动手术之前先接受麻醉,
读书有感
在一定时间内失去知觉,从而在手术的过程中感觉不到疼痛一样。法布尔的实验十分有趣,同时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他的实验精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