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结晶现象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4 结晶现象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4 16:3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溶液 课题:§7.4 结晶现象 1课时 备课人: 备课组:理化生
学习目标。
1.认识晶体及其形成过程。 2.了解结晶现象。
3.初步学习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晶体与结晶、混合物的分离。
2、学习难点: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三、学习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对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50mL,下列操作后溶液饱的是
① 取出10mL后 ② 加热至80℃ ③ 冷却至10℃
④ 恒温下加水 ⑤ 恒温下蒸发水 ⑥ 恒温下加入KNO3固体
(2).已知KNO3的溶解度:20℃为32g,40℃为64g。现有100g水与32gKNO3组成的20℃的饱和溶液,当加热至40℃是,需加入 克KNO3才能达到饱和?
(二)、【预习】课本215-217页
1、晶体与结晶
(1)、晶体通常都有 ,形成晶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
(2)、结晶法的应用:(1)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如 ),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2)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如 ),一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
2、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 和 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 。
(2).结晶法:从溶液中得到 ;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 充]
结晶法的应用——两种方法四种情况
两种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和蒸发溶剂法
四种情况与两种方法的关系:
1、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如将KNO3从其水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如将NaCl从其水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发溶剂法。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如KNO3中混有NaCl),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4、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的固体(如NaCl中混有KNO3),采用蒸发溶剂法。
[小 结]
1.有规则形状的固体称为 ,形成晶体的过程称为 。
2.两种固体混合后的分离方法:
过滤法——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
性杂质。
结晶法——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或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三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新知探究。
1、结晶现象。
(1)、什么是晶体?
晶体是 的固体。
(2)、学生阅读图7—16了解美丽奇特的晶体。
2、晶体的形成。
[观察活动]
【实验7-11】晶体可由饱和溶液形成(完成课本空白)
1、形成 的过程叫做结晶。
[讲 解]
2、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使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如从蔗汁中提取砂糖,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设 问]【实验7-11】中制得的晶体很小,如何才能制得较大的晶体呢?
(四).制造较大的晶体
[探究活动]【实验7-11】怎样制造较大的晶体?
[讲 解]晶体析出后剩下的溶液叫母液,母液是该温度下的 溶液。
[设 问]
氯化钠与沙子混合在一起,有什么方法使它们分离而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讨论、交流,归纳出“溶解→过滤→蒸发)
2.氯化钠与硝酸钾两种可溶性固体混合,还能用上述方法吗?
(五).怎样分离混合物
[探究活动]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混合物
1、过滤法: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
2.结晶法: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或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讲 解]P.216图7-17 用结晶法提纯固体物质
操作指引——过滤操作
四、[布置作业]
1、现有两种同一温度下的溶液,一瓶是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一瓶是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请你至少用三种方法把它们区别开来。
2、习题7.4 1、2、3题。
六、【反思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