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4 16: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
教师
科 目
化学
学生
时间
教学内容
6.2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碱盐的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判断
2.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学会多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判断
3.初步认识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有关的化学问题。












一:作业检查
1.完成情况 : 优 良 差
完成不好的原因:
二、考核复习 (分数10分,每空1分)
11.下列有关金属的物理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都是固体 B大多数金属都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C金属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D熔沸点都很高
2下列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锰钢 B. 生铁 C. 硬铝 D. 合成材料
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金不能导电、传热 B.合金属于纯净物
C.合金没有延展性 D.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4.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 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写出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
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是因为能生成一层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下列有关铁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A.3Fe+2O2 Fe3O4 B.Fe+2HCl=FeCl2+H2↑
C.2Fe+3H2SO4(稀)=Fe2(SO4)3+3H2↑ D.Zn+2HCl=ZnCl2+H2↑
描述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
7.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三、新课讲授
例题及练习
知识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例1:下列条件下,铁被溶解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 )
A、铁粉和盐酸混合 B、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C、铁钉放入稀硫酸中 D、铁钉浸入在水中
例2: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A单质在B的单质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把A单质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可燃气体D,A单质跟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紫红色金属E。
1)A的元素符号是 ,B单质的名称为 ,D单质的化学式为
2)A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A单质在氯化铜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知识点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3: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例4: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据此 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甲>铜>乙 B.铜>甲>乙 C.乙>铜>甲 D.甲>乙>铜
例5:某金属A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不能跟氯化锌溶液反应,关于A、铜、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Zn、A、Cu B.Zn、Cu 、A C.A、 Zn 、Cu D. Cu、A、Zn
例6: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的药品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锌溶液 D.硝酸汞溶液
例7: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多种方案,每种方
案所需的试剂如下:
① Fe、CuSO4溶液、Ag; ② FeCl2溶液、Cu、AgNO3溶液; ③ Fe、Cu、AgNO3溶液;
④ Fe、Cu、稀盐酸、AgCl;⑤ FeSO4溶液、Cu、Ag
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填序号)并说明理由。
例8: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H2SO4═MnSO4+H2↑ B、Mg+MnSO4═MgSO4+Mn
C、Fe+ MnSO4═FeSO4+Mn D、Mn+ CuSO4═MnSO4+Cu
例9: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都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 B: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 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D: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例10: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知识点三:置换反应
例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CO+CuO===Cu+CO2 B Cl2+H2O===HCl+HClO
C、Na2O+2HCl===2NaCl+H2O D C+H2O===H2+CO
例12: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练习:
知识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练1: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下列物质不合适的是 (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水
练2:铝、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如常温下,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能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知识点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练3:有X、Y、Z三种金属,将X、Y浸入稀盐酸中,Y溶解、X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附着Z的金属,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Z.Y.X B.Y.X.Z C.Z.X.Y D.Y.Z.X
练4:某金属单质R,不能跟稀硫酸发生反应,但能与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R可能是( )
A.铁 B.镁 C.银 D.铜
练5:要验证铜银铁的活动性顺序强弱可选择( )
A铜银铁,稀硫酸 B铜银,硫酸铁溶液
C铁银,硫酸铜溶液 D铜铁,硫酸银溶液
练6: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练7: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定有锌、②一定有铁、③一定有铜、④可能有锌、⑤可能有铁、⑥可能有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⑥
知识点三:置换反应
练8: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 CO+CuOCu+CO2 B.3Fe+2O2Fe3O4 C. Cu+2AgNO3=2Ag+Cu(NO3)3
练9:置换反应指的是 ( )
A、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
C、有金属和非金属生成的反应 D、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
小结: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金属活动性;置换反应
四:学习检测(分数20分,选择每空1分,每空2分)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2Fe+6HCl==2FeCl3+3H2 B.Fe+H2SO4=FeSO4+H2↑
C.2Fe+ 3CuSO4==Fe2(SO4)3+3Cu D.4Fe+3O2==2Fe2O3
2.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顺序为 ( )
A.X>Y>(H)>Z B.Y>X>(H)>Z C.X>Z>(H)>Y D.Y>(H)>X> Z
3.下列不能作为判断金属Mg 、Fe 、Cu三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的是( )
A. 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 B.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
C. 金属导电性强弱 D.金属发现和利用的年代的先后顺序
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C.用FeSO4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
5.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 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
A.X>y>Z B.X>Z>y C.Z>y >X D.Z>X>y
7.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 ,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写出铜与硝酸银反应的现象 ,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作业布置 轻巧夺冠画的题
六:整理反思 课程结束后针对学生薄弱项和易错项进行总结补充
七:学习评价
老师:学生完成情况: 较好( ) 一般( )
完成不好的原因: 教师签字: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学生签字:
家长对本次学案完成情况的评价: 学管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