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PPT)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大小和重量,沉浮情况不变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大小和重量无关。
2、沉浮和什么因素有关
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大的易浮,小的易沉
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轻的易浮,重的易沉
潜水艇工作原理
潜水艇的体积不会改变,它是改变自身重量实现沉浮的。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的体积小)
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的体积大)
1、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物体的沉浮与:大小、重量还有物体的形状有关
5、浮力
?
浮力
重力
压力
浮力=重力+压力
压到水里的泡沫松手时,浮力>重力,所以泡沫块上浮;
上浮到静止在水面,此时,浮力=重力。
静止时,向下的力与向上的力相等。
浮力
重力
重力
拉力
拉力
浮力+拉力=重力
拉力=重力
静止在水面时,浮力=重力
小部分浸入
大部分浸入
全部浸入
空中的重力
水中的重力
浮力
排开的水量
浸入水中不同体积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小(排开的水量越小),受到的浮力就越小
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液体中的重力
浮力
重力
重力
浮力
浮力<重力
下沉
浮力>重力
上浮
6、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液体不同,受到的浮力也不相同。只有加入一定量的盐马铃薯才会浮起来
物体的沉浮与同体积液体的轻重有关。
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就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就上浮;
糖浆
软木塞
体积相等
重量不等
酒厂里,比较不同液体的轻重的仪器:比重计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1、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①
运动(打乒乓球、踢足球、打篮球等)
②
晒太阳、烤火、利用暖水袋、空调等取暖(为我们提供热量)
③
喝热水、吃食物(为我们提供能量)
④
加穿衣服(保温)
食物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它只能保温。
2、给冷水加热
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没有发生变化;
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比较:冷水更重
装满水的试管,放入热水中,气球皮会凸起来;放入冷水中,气球皮会凹进去。
把密封水袋一直放在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密封水袋会慢慢从水底浮上来
这是因为,密封袋里的水受热后体积变大,从而受到的浮力增加,所以会浮上来。
3、液体的热胀冷缩
结论:
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后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把灌满水的茶壶放到炉子上烧,会怎么样?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现象?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些瓶子里的液体都不装满?
4、空气的热胀冷缩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把套有小气球的空瓶子放到热水里,小气球鼓起来了,再把它放到常温下的水中,小气球瘪下去了,再把它放到冰水里,小气球缩到瓶口里去了,这说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且比液体的更迅速。
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空气微粒”
安静地挨个站在中间时,
拉手的同学需要围成这样大的圈就够了。
“
空气微粒”
们手舞足蹈或作剧烈运动时,
活动需要的空间就大了,拉手的同学需要围成这样的大圈才够。
5、金属的热胀冷缩
桥梁和桥墩路面连接处的间隙
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铁路上的钢轨并不是密接的,每根钢轨之间都留有一定的间隙。
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那么水泥地面将会被自己的热胀冷缩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要坏掉。
钢轨
水泥地面
小资料一
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
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
锑和铋。锑的这种奇特性质曾被用在印刷上,早
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掺有锑。所说的铅其实
是铅和锑的合金,当熔化了的合金浇进铜模里冷
却凝固时,由于锑热缩冷胀,字的笔画会十分清
晰,而且经久耐用。
6、热是怎样传递的
热总是由较热(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较冷(温度较低)的一端。
直接接触
塑料勺、木勺、钢勺哪个传热快?
实验:
把塑料勺、木勺、钢勺三种勺子同时放入热水中,用手握住另一端或在柄上涂上易熔化物。
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
导热性较差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7、传热比赛
热的不良导体:木头、塑料;
热的良导体:铁。
生活中如何运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锅:铁;
锅柄:塑料或木头;
隔热垫:塑料或木头。
传热能力:铁大于塑料和木头。
选择题:
1、下列三种大小、形状都相同的物体,传热最快的是(
)。
A、铜条
B、木条
C、塑料条
2、下列材料中,最适宜用来制作锅铲柄的是(
)。
A、铜
B、不锈钢
C、塑料
3、下列物体中,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是(
)。
A、铁
B、铜
C、泡沫塑料
A
C
C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流逝
日晷
水
钟
2、各种各样的钟
太阳钟—日晷是利用阳光下影子的(
)(
)变化来计时的。
古代水中有两种类型:
(水位上升);
11111(水位下降)
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天12小时;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
长短
方向
“受水型”
“泄水型”
猜测:摆的快慢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摆锤?摆幅?摆长?)
摆绳
摆锤
摆幅
6、摆的研究
一条细绳上挂一小重物,就做成了一个最简单的摆。
摆长
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相同(单摆的等时性)。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
观察: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摆绳长度一样
摆锤长度不一样
摆长
摆锤重心
我们又进一步发现:摆长长,摆动速度(
)
摆长短,摆动速度(
)
慢
快
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
)。
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
)。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
)。
摆线越短,摆摆动得越(
),
摆线越长,摆摆动得越(
)。
有关
无关
你知道了吗
无关
快
慢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结论:摆的快慢与(
)。
摆锤重量无关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结论:摆的快慢与(
)有关.
摆绳越短,摆动越(
),
摆绳越长,摆动越(
).
摆绳长度
快
慢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我们提出的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四个假设
“地心说”
托勒密(90-168)
“日心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布鲁诺
判处终身监禁
伽利略
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都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地球的自转的周期:24小时;
地球的形状:球形
地球自转的证据:傅科摆
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时间相差多少呢?
自
西
向
东
北京
乌鲁木齐
世界时区图
太阳斜射:影子长
太阳直射:影子短
北半球夏至位
赤道
北半球阳光直射的厉害
南半球阳光斜射的厉害
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北半球冬至位
赤道
北半球阳光斜射的厉害
南半球阳光直射的厉害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北半球春分、秋分位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北半球阳光斜射适宜
南半球阳光斜射适宜
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阳光斜射
太阳高度高
直射最厉害
阳光斜射
太阳高度低
斜射最厉害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的直射和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四季形成的原因:
标明季节
①
②
③
④
北半球斜射最厉害冬季
北半球直射夏季
北半球斜射春季
北半球斜射秋季
四季形成、极昼极夜现象,都是地球围着太阳公转引起的
发生极昼或极夜现象时北极中心地区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
地轴倾斜的角度为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