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6 10:1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丘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历史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耕和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推动文明进程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养殖技术的提升
C.文学艺术的发展 D.生产方式的变化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哪怕是造鞋子之类的小事情,我们都会认为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是在政治这个大问题上,我们却假定所有人都知道如何正确地投票和选举。”柏拉图这一言论反映出当时雅典
A.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民众参政热情较高
C.公民缺乏政治素养 D.政治行为缺少监督
3.修昔底德在写作《伯罗奔尼撤战争史》时,依靠目击者的陈述和自己参加战争的经历,通过考察、批判、辨别,纠正权威和习俗的偏见,把历史从神话和夸大事实的诗歌中解放了出来。这说明
A.历史科学不再受神学影响 B.人文精神影响了历史记录
C.亲身经历是历史记录基础 D.历史记述须有艺术感染力
4.伴随亚历山大东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等地,其生活方式、风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A.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主要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完成
C.加速了地中海世界的统一 D.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
5.1251年,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王室自营地哈维尔庄园中,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1380年起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出,1465年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哈维尔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这说明
A.庄园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 B.英国王权复兴的趋势有所逆转
C.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 D.庄园普通民众实现了基层自治
6.文化传统、地理位置、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商业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与当时东西方封建文明不尽相同的工商业繁荣局面。无数的阿拉伯商人活跃于亚非欧三大洲,他们从事的商业活动(  )
A.以农产品出口为主 B.以中介贸易为主
C.以加工贸易为主 D.以资本输出为主
7.波斯帝国的行省总督,一般由国王从王室成员或波斯大贵族中挑选,有的行省总督由同一家族继承但要经国王批准。有时,总督人选也有例外,波斯皇帝会允许当地的统治者履行总督职责。这反映出波斯帝国
A.中央与地方间不存在矛盾 B.行省制削弱了中央的权威
C.官僚体制具有一定灵活性 D.吸收了古希腊政治的精髓
8.下表所示为班图人大迁徙的概况。据表中信息可知,班图人大迁徙
路线 概况
西线 最早的迁徒路线,进人西赤道非洲,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等
南线 向南迁徙的人最多,直至抵达南非,最终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
东线 9~10世纪时抵达东非沿海地区,一部分人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
A.破坏了南非的先进生产方式 B.有利于古代非洲文明演进的多样性
C.加速了阿拉伯帝国衰弱的进程 D.促使撒哈拉以南地区形成统一国家
9.古埃及政治和军事上的扩张,使它与东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交流不断扩大,从拉斯舍姆拉、盖特奈和美吉索等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遗址出土的雕像、狮身人面像和装饰图案,都表现出古埃及的艺术风格。由此可知
A.古埃及文明强势传入西亚 B.军事扩张带动了文明交流
C.商业交流促进文化艺术传播 D.西亚地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10.14、15世纪,西欧掀起了一股海上探险热潮,不论是王公贵族、财主富豪,还是处于底层的渔夫水手,都积极投入到这场热潮中。这场热潮出现的根本动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们对财富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C.教会对探险推动 D.西欧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1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揉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宗教理想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12.历史学家约翰·坎农说,英国的“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从外观上看,它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这反映了18世纪中期的英国
A.政治传统保守色彩浓厚 B.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C.国家权力重心转移 D.代议制民主不健全
13.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近代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从本质上( )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4.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
A.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C.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度 D.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15.卢梭说:“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做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卢梭的这一主张
A.奠定了开明专制基础 B.论证了分权的要义
C.彰显了人民主权思想 D.道出了启蒙的真谛
16.德国统一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不愿“同老普鲁士分离”,认为接受德意志皇帝称号等于“把老的普鲁土称号撂下”,因而不肯接受除“普鲁士国王”以外的新称号。这导致统一后的德国
A.政局仍保持分裂状态 B.地方邦国均各自为政
C.专制主义色彩较浓厚 D.确立了君主专制政体
17.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里有这样的论述:“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一论述表明
A.亚非拉国家应尽早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B.西方扩张推动世界近代化的作用不容忽视
C.马克思已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D.马克思没有看清西方国家殖民主义的本质
18.下表为1770-1815年英国固定资本构成表(单位:万英镑)。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时间 固定资本总额 农业资本 交通运输业资本 建筑业资本 制造业与贸易资本
1770年 720 270 130 230 90
1790-1793年 1330 360 240 510 220
1815年 2190 530 390 850 420
A.有侧重的投资引发国民经济失调 B.在资本原始积累基础上实现了工业化
C.工业革命开展激发社会投资热情 D.社会投资侧重于解决民众的消费需求
19.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马克思意在说明(  )
A.巴黎公社不是革命政权 B.巴黎无产阶级的不够成熟
C.扩大巴黎公社的国际影响 D.巴黎人民不应该建立政权
20.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建立了“使所有的人暂时都变成了“官僚”,因而使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官僚'”的监督制。这表明,巴黎公社
A.代表了全体民众利益 B.践行了人民主权原则
C.实行了普遍的选举制 D.强化了无产阶级专政
21.17世纪中期,一个国家骄傲地宣称:“我们在世界各地采蜜。挪威是我们的森林,莱茵河岸和加龙河岸是我们的葡萄园,德意志、西班牙和爱尔兰是我们的羊圈,普鲁士和波兰是我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我们的果园……”这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意大利 B.英国 C.荷兰 D.葡萄牙
22.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规定: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一规定旨在
A.维护非洲各国的独立和完整 B.缩小资本主义国家间差距
C.镇压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D.为列强瓜分非洲准备条件
23.玻利瓦尔剑是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生前佩剑,委内瑞拉将授予该剑的复制品视为最高荣誉。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委内瑞拉期间,马杜罗就曾向习近平授予了该剑。玻利瓦尔剑的主要象征意义是
A.自由、主权、独立 B.自由、民主、平等
C.自由、平等、博爱 D.民主、科学、人权
24.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我被送到欧洲学习……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由此可见,拉美独立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西、葡殖民者的压迫 B.拉美殖民地经济发展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25.下表反映了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特定时期的外贸数据(部分)。这些数据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当时( )
国家及产品 产量 占世界产量比重
19世纪中期 乌拉圭 肉牛 100多万头
1880 年 智利 硝石 25万吨
1897 年 智利 铜
38%
1900 年 乌拉圭 肉牛 700多万头
1900 年 智利 硝石 140万吨 75%
1912 年 巴西 橡胶
90%
A.发达国家原料市场被抢占殆尽 B.拉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成就突出
C.拉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工业革命促进了拉美经济的独立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简单“复古”而在于“创新”。文艺复兴包括了一系列较大的历史事件和丰富内容,它把人的自由与解放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它的整个主题就是重新恢复与升华“人”的主体价值,其锋芒首先指向中世纪神学的蒙昧主义与禁欲主义。
——摘编自孙锦泉《论盘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基础》
材料二 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他亲自主持国务会议,签署一切国事公文,向各省派出具有财务、司法、暑察、行政和军事权力的财政官,任命各省市主要官吏。贵族和教士作为特权等级,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们不仅不负担纳税义务,而且占据了全部宗教、军政、司法要职。对农民、城市平民及资产阶级等第三等级实行专政,压制言论,与第三等级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与此同时,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使法国成为欧洲除英国之外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一些法国先进思想家对社会弊端的分析和社会革命的主张,最终汇为一股强大的思潮,即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摘编自(英)杰瑞米斯坦格鲁、(美)詹姆斯加维《极简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复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历史影响。(7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摘编自《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
时间 1750年 1800年 1850年
城市人口(%) 21.0% 27.5% 52.0%
农村人口(%) 79.0% 72.5% 48.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荷兰和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近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在英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议会、两党制、文官制、责任内阁制等许多宪政机构与相关制度的产生及发展都呈渐进累积态势。而宪政实践中的“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的交织相伴,又使英国政治现代化更加复杂微妙、扑朔迷离。在英国与世界的关系上,英国政治现代化的确立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西欧向外扩张及英联邦的建立,都是同步的历史进程。正是在“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与权势无以复加的强化中,英国的政治制度逐渐扩展列世界其他地区,被许多国家所仿效和采纳。——摘编自徐奉琫《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一读阎照祥关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的几本论著》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提供了第一份政治现代化的草图,开创了近代成文制宪运动的纪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民主的政治结构以实现国家的统一,是符合美国社会各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总利益的。宪法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加以具体化和制度化,确立了在资产阶级法治基础上管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则,保证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稳定性。尽管宪法在制定过程中争论澈烈。但通过之后,就变成了美国制度的偶像,是美国人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象征。美国取消对个人的一切效忠,唯一只对宪法宣誓效忠。这样.宪法成为把多样性的美国结合成一体的钻合剂。
——罗荣渠《略论美国联邦制度的形成和宪政体制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及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政治原则并简要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7分)
29.根据下面不同观点,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论证充分)(10分)
史学界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有着不同的评价
第一种观点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对人类社会交往做出了特殊贡献。美洲的发现,使世界贸易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等财富,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西欧和世界的进步。
第二种观点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航行美洲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场灾难。其航行美洲的目的是掠夺黄金,到达美洲后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作为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美洲土著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第三种观点依据“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作为开拓者,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作为殖民者,他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但是,正是殖民、掠夺、抢劫,大大促进了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这也客观上为美洲带来新的生产方式,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答案
1——5、DABAC 6——10、BCBBA
11——15、ADDBC 16——20CBCBB
21——25、BDACC
26【答案】(1)关系:“复古”是形式,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创新”是手段,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2)原因:法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阶层对立严重,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共同历史影响:冲击了宗教神权思想;打击了封建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7【答案】(1)影响: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2)含义: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
(3)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或工业革命后大大加快);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推动。
28【答案】(1)特点:渐进性;复杂性;妥协性;示范性。影响: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原则:主权在民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评价:维护了美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奠定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础;增强了美国民众的凝聚力和民族国家认同感;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提供了第一份政治现代化的草图。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及印第安人享有与白人相等的权利。
29【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美洲的发现,使欧洲贸易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等财富,引起欧洲“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推动西欧和世界的进步。
同意第二种观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目的是掠夺黄金,其到达美洲后对印第安人残酷压榨和杀害,因此,对印第安人来说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其航行美洲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
同意第三种观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但掠夺财富有利于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推动西欧、世界和整个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