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教案+导学案)(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4.2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教案+导学案)(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15 16:54:19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
课题
3.4牛顿第一定律

3
学科
科学
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物体的惯性,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的现象。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活动体会物体都有惯性,尝试用己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的问题,具賄初步的分析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物理规律认识的过程,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惯性及惯性现象
【教学难点】
运用惯性解释简单的日常现象。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力和运动有什么关系么?2、什么是惯性?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么?力和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新知讲解】
一、力和运动的关系思
考1、
如图,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中,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大?
2、
如图乙,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中,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小?3、如图
丙,
小球沿斜向上方向抛出的运动中,为什么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二、惯
性1、定义:惯性是一种属性惯性的利用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考:1.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2.倒胡椒粉时,手为什么需要晃动?练一练: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B.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C.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D.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这是利用了浮灰的惯性B.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为了增大标枪的惯性C.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先向上运动,然后下落,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D.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歼击机的灵活性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是(
)A拍打衣服时灰尘和衣服分开B.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刹车闸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继续滚动D.人若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2.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D.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3.子弹离开枪膛后能继续前进,这是因为(
)A.
子弹受到火药向前的一个推力B.
子弹受到惯性力C.子弹受到的惯性力大于空气阻力D.子弹具有惯性4.下列哪位学者首先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阿基米德D.帕斯卡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市内限速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容易造成事故B.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物体处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如在太空的飞船内,物体没有惯性D.不存在没有惯性的物体6.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以防止造成交通事故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8.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利用了惯性B.驾驶员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C.人骑自行车停止蹬踏后,仍继续前行,是因为人和车都具有惯性.D.地球由西向东转,人竖直向上跳起来,仍落回原地,是因为人具有惯性9.
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①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②跳远运动
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0.汽车装有安全气囊,在下落哪种情祝出现时,可以减轻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汽车速度太快B.汽车急转弯C.汽车突然启动.D.汽车前端发生强烈撞击1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答案】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加速运动;
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减速运动;
当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答案】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我们
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思考:
1.1【答案】
小球此时受到重力作用,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速度越来越大。
1.2.【答案】小球此时受到重力作用,虽然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所以速度越来越小。
1.3.【答案】
小球此时受到重力作用,但与小球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
2.1【答案】喷泉水原来向上运动,水离开喷泉口后,虽然不再受到水管内的压力,但由于惯性仍要的向上运动,所以离开喷泉口的水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2.2【答案】倒胡椒粉时,手晃动会使胡椒粉和手一起运动,手停运动时,胡椒粉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达到使胡椒粉离开瓶子的目的。
新知讲解: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课堂练习: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课题
3.4牛顿第一定律

3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物体的惯性,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的现象。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活动体会物体都有惯性,尝试用己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的问题,具賄初步的分析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物理规律认识的过程,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惯性及惯性现象
【教学难点】
运用惯性解释简单的日常现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
复习:还记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么?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么?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和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呢?一、力和运动的关系思
考1.
如图甲,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中,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大?
小球此时受到重力作用,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速度越来越大。2.
如图乙,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中,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小?
小球此时受到重力作用,虽然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所以速度越来越小。3.如图
丙,
小球沿斜向上方向抛出的运动中,为什么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小球此时受到重力作用,但与小球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总
结: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加速运动;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减速运动;当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二、惯

如图,快速敲击底部棋子,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上部的棋子竖直落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1、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而不是力。(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3)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速度为0时,仍具有惯性。(4)惯性不能防止,只能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活
动:(1)如图所示,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上面的木块将会怎样?为什么?上面木块将会向右倾斜;上面的木块原来一直在向右运动,当下方木块受阻力停止运动时,上方木块底部在摩擦力作用下也停止运动,但由于木块具有惯性,上方仍保持原来向右运动状态,所以向右倾斜。如图所示,用手指弹击卡片,卡片上的硬币会跟着飞出吗?为什么?卡片上的硬币不会跟着飞出,而是掉进被子里;在手指弹击卡片之前,硬币和卡片静止在杯子上方,当卡片被弹出后,硬币具有惯性,保持静止状态,由于受重力作用,所以掉进杯子里。(3)如图所示,取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纸板的其他接缝均用胶带纸封住),用两肘抱住纸箱,让洞口对着点燃的蜡烛,用两手同时拍击箱的两个侧壁,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你能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远处的蜡烛熄灭;当用
两手拍纸板箱壁时,纸板箱内的气体受压从洞中急速流出,这些气体由于惯性在箱外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把远处的蜡烛熄灭。思
考: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喷泉水原来向上运动,水离开喷泉口后,虽然不再受到水管内的压力,但由于惯性仍要的向上运动,所以离开喷泉口的水还会继续向上运动。2.倒胡椒粉时,手为什么需要晃动?倒胡椒粉时,手晃动会使胡椒粉和手一起运动,手停运动时,胡椒粉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达到使胡椒粉离开瓶子的目的。阅
读汽车司机驾车行驶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这时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可以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反应距离的长短既与车速有关,又与人的反应时间长短有关。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制动距离的大小与车速、汽车本身质量(包括所载货物的质量)以及路面的状况有关。车速越大,汽车本身质量越大,路面越平滑,制动距离就越长。三、惯性的利用四、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设置疑问启发思考设置疑问归纳、总结深入思考深入思考启发思考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探究指导分析循循善诱通过客观现象,总结结论,更具说服力新旧知识结合,形成体系巩固所学内容
【课堂练习】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C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B.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C.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D.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这是利用了浮灰的惯性B.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为了增大标枪的惯性C.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先向上运动,然后下落,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D.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歼击机的灵活性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总结】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作惯性定律。它把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学习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利用惯性,通过本节学习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牛顿第一定律(二)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还记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么?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么?
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和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新知讲解
1.
如图甲,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中,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大?
一、力和运动的关系


G
小球此时受到重力作用,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速度越来越大。
新知讲解
2.
如图乙,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中,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小?
G
小球此时受到重力作用,虽然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所以速度越来越小。
新知讲解
3.如图
丙,
小球沿斜向上方向抛出的运动中,为什么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
G
小球此时受到重力作用,但与小球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
新知讲解
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加速运动;
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减速运动;
当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结:
新知讲解
如图,快速敲击底部棋子,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上部的棋子竖直落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惯

新知讲解
1、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我们
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解答:
用力击打其中一个棋子,这个棋子在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而其他棋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下落。
新知讲解
2、理解:
(1)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而不是力。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3)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速度为0时,仍具有惯性。
(4)惯性不能防止,只能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新知讲解
(1)如图所示,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上面的木块将会怎样?为什么?

动:
上面木块将会向右倾斜;
上面的木块原来一直在向右运动,当下方木块受阻力停止运动时,上方木块底部在摩擦力作用下也停止运动,但由于木块具有惯性,上方仍保持原来向右运动状态,所以向右倾斜。
新知讲解
(2)如图所示,用手指弹击卡片,卡片上的硬币会跟着飞出吗?为什么?
卡片上的硬币不会跟着飞出,而是掉进被子里;
在手指弹击卡片之前,硬币和卡片静止在杯子上方,当卡片被弹出后,硬币具有惯性,保持静止状态,由于受重力作用,所以掉进杯子里。
新知讲解
(3)如图所示,取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纸板的其他接缝均用胶带纸封住),用两肘抱住纸箱,让洞口对着点燃的蜡烛,用两手同时拍击箱的两个侧壁,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你能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远处的蜡烛熄灭;
当用
两手拍纸板箱壁时,纸板箱内的气体受压从洞中急速流出,这些气体由于惯性在箱外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把远处的蜡烛熄灭。
新知讲解
1.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考:
喷泉水原来向上运动,水离开喷泉口后,虽然不再受到水管内的压力,但由于惯性仍要的向上运动,所以离开喷泉口的水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新知讲解
2.倒胡椒粉时,手为什么需要晃动?
倒胡椒粉时,手晃动会使胡椒粉和手一起运动,手停运动时,胡椒粉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达到使胡椒粉离开瓶子的目的。
新知讲解


汽车司机驾车行驶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这时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可以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反应距离的长短既与车速有关,又与人的反应时间长短有关。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制动距离的大小与车速、汽车本身质量(包括所载货物的质量)以及路面的状况有关。车速越大,汽车本身质量越大,路面越平滑,制动距离就越长。
新知讲解
三、惯性的利用
跳远时需要助跑
将锤头套牢在锤柄上
新知讲解
四、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限速限重标志牌
汽车安全气囊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课堂练习
D
课堂练习
2.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
B.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
C.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D.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C
课堂练习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这是利用了浮灰的惯性
B.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为了增大标枪的惯性
C.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先向上运动,然后下落,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
D.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歼击机的灵活性
A
课堂总结
1、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加速运动;
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减速运动;
当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我们
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板书
二、惯性
1、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同一直线时
2、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时
3、当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
1、定义
2、惯性是一种属性
三、惯性的利用
四、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