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日食和月食 (课件+教案+导学案)(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5.1 日食和月食 (课件+教案+导学案)(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24 14:10:11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4.5
日食和月食
第1课时导学案
课题
日食和月食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2.认识日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知道日食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有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日食的形成过程和类型。
【教学难点】
日食的形成原理。
【导学方法】
观察总结、小组合作、对比分析、归纳整理
【课前预习】
1.日食的概念是
。2.
日食的类型有哪些?3.
日食形成原因是什么?4.
认识日全食的过程包括五个时期:




。5.说一说日食时会发生哪些现象?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观看《日食》小动画视频。思考问题:(1)日食发生的时间?(2)观赏日食时能不能直接观看?(3)日食是怎样的一种现象?
【合作探究】
一、初探日食—日食概念及类型1.
说出什么是日食?2.
探究日食的类型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日食有什么特点?(1)
。(2)
。(3)
。二、再探日食—日食的形成原理1.提出问题:(1)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处于怎样状态才能发生日食?这一天的月相是什么?(2)如果我们用以下器材模拟日食形成过程:a它们分别代表什么?b若大球的半径是小球的4倍,则彼此距离如何确定?2.
开展日食类型形成模拟实验。(1)准备一大一小两只球(或用圆盘效果更好)大球直径约是小球直径的4倍。(2)当观察者位于图中三个不同位置时,分别用单眼观察小球遮掩大球的现象。(3)将观察到的大球形状分别画在右边空白的圆内(用斜线表示被遮住的部分)。3.归纳整理日食形成条件?4.
日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5.
观看视频《日食每个月都会形成吗?》思考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出现日食呢?三、三探日食—日食动态形成原理1.
探究日全食的形成过程——观看动画,演示日全食的变化过程。思考日食的形成变化过程有什么规律?2.
小组合作进行模拟实验:(1)把大、小两个球按图所示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
A

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2)将观察到的结果画在右面的圆圈内(用斜线表示大球被遮掩的部位)。(3)你观察到的大球被遮掩过程和下面的日全食过程进行对比,是否相似呢?3.
认识日全食的过程包括五个时期




。请分析每一个阶段有什么现象出现?①
:月影刚开始侵蚀日面,即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此时为日偏食;②
:月影刚刚遮住整个日面,日全食开始,此时有一两秒钟的时间可以在日面边缘看到一串亮点,这被称为“贝利珠”,它们是由于月亮边缘凹凸不平的山峰对阳光的散射而形成的;③
:月影圆心与日面圆心距离最近,此时日光被遮的最严实;④
:月影刚划出日面,此时日全食结束,又开始呈现日偏食,“贝利珠”在此时会再次出现;⑤
:月影完全划出日面,到此为止,日食过程完全结束。4.阅读资料分析日食时会发生的现象?5.
链接应用:再到日食那一天,你会做些什么准备?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四幅图中,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2.下列有关日食的图,按其发生顺序正确的是(
)A.
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B.
⑥⑧③⑤④⑦②①⑥
C.
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
D.
⑥①②⑦④⑧③⑤⑥3.下列因素与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有关的有(
)①观察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
②月球的地貌
③月、地距离的不同
④太阳大小的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4.一位美术工作者在我国某地发生日全食时,即时绘成了几幅图画(见下图)。根据日全食过程判断,下图正确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5.在发生日全食时,我们看到被挡住的太阳周围还有一圈明亮的物质,这层物质是太阳大气的(
)A.
光球层
B.
日冕层
C.
色球层
D.
太阳中心6.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
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B.
满天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C.
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7.2019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后一次日食在北京时间12月26日上演,中国全境可见日偏食。日食现象最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目(
)
A.
春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重阳节8.关于日食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日食每一个月都会发生
B.
日食只有环食和全食两种C.
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新月的时候
D.
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满月的时候9.
地球进入下列哪个区域发生日全食(

A.
A区
B.
B区
C.
C区
D.
D区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
完成10—12题。
10.这种天文现象是
(
)
A.日食现象
B.月食现象
C.流星现象
D.极光现象
11.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的
(
)
A.初一
B.初七或初八
C.十五或十六
D.二十二或二十三
12.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
A.太阳一地球一月球
B.地球一太阳一月球C.月球一太阳一地球
D.地球一月球一太阳13.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1)
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__________;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2)
下列因素: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与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3)
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
2.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3.
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的影子挡住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
4.
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5.
日冕等
合作探究:
一.1.
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
2.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日全食:月球遮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出现
(2)日偏食:月球遮住了部分的太阳光时出现
(3)日环食:月球只遮住了中间的太阳光时出现
二.
1.
固定的大球代表太阳、手持小球代表月球,我们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
3.
(1)地、月、日成一直线(或大致)且月居中
(2)月球不透明,遮掩住了太阳光。
4.
初一
新月
5.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三.
1.
西亏东复(日食吃西东)
2.
3.
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4.
(1)日全食时,可以看到日冕。
(2)日全食期间,食既或生光时,形成类似珍珠的明亮光点。
5.
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不要用所谓的“墨镜”;不要用“太阳镜”,甚至几个叠放也不行;不要看太阳在镜子或水面的像;
用14号焊接镜看太阳;用有特殊涂层的迈拉镜观看,这可以从著名的天文馆或科学博物馆获得;构制一个孔式投射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太阳镜摘下,离眼睛一臂的距离,并从侧面观测镜片。另外,利用小孔成像法观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日食,有哪些类型。
2.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了日食发生的原理。
3.通过实验演示我们知道了日全食发生的动态变化原理。
课堂练习:
1.D
2.C
3.B
4.C
5.B
6.D
7.A
8.C
9.A
10.A
11.A
12.D
13.
(1)日环食
日全食
日偏食
(2)
①、③
(3)
不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5《日食和月食》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日食和月食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2.认识日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知道日食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有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
日食的形成过程和类型。
难点
日食的形成原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日食》小动画视频。提出问题:(1)日食发生的时间?(2)观赏日食时能不能直接观看?(3)日食是怎样的一种现象?转折:日食的发生真的这么神奇吗?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日食的秘密。
观视频,思考问题,并交流展示。
利用影像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尽快进入学习中
讲授新课
一、初探日食—日食概念及类型1.什么是日食?出示概念: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2.日食的类型有哪些?(1)日全食:月球遮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出现(2)日偏食:月球遮住了部分的太阳光时出现(3)日环食:月球只遮住了中间的太阳光时出现3.展示图片——日食的精彩瞬间二、再探日食—日食的形成原理1.提出问题:(1)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处于怎样状态才能发生日食?这一天的月相是什么?(2)如果我们用以下器材模拟日食形成过程:a它们分别代表什么?b若大球的半径是小球的4倍,则彼此距离如何确定?2.引导学生开展日食类型形成模拟实验(1)准备一大一小两只球(或用圆盘效果更好)大球直径约是小球直径的4倍。(2)当观察者位于图中三个不同位置时,分别用单眼观察小球遮掩大球的现象。(3)将观察到的大球形状分别画在右边空白的圆内(用斜线表示被遮住的部分)。3.归纳总结:日食形成原因是什么?
提出问题:日食形成条件?(1)地、月、日成一直线(或大致)且月居中(2)月球不透明,遮掩住了太阳光。4.播放视频《日食每个月都会形成吗?》(1)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出现日食呢?(2))补充:全世界每年最多可发生5次日食,最少2次。但对于某一地点而言,平均每三年左右就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三百多年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三、三探日食—日食动态形成原理1.日全食的形成过程——播放动画,演示日全食的变化过程。提问:日食的形成变化过程有什么规律?2.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1)把大、小两个球按图所示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
A

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2)将观察到的结果画在右面的圆圈内(用斜线表示大球被遮掩的部位)。(3)你观察到的大球被遮掩过程和下面的日全食过程进行对比,是否相似呢?展示日全食变化图片,进行对比。3.认识日全食的过程包括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展示图片,结合文字介绍。①初亏:月影刚开始侵蚀日面,即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此时为日偏食;②食既:月影刚刚遮住整个日面,日全食开始,此时有一两秒钟的时间可以在日面边缘看到一串亮点,这被称为“贝利珠”,它们是由于月亮边缘凹凸不平的山峰对阳光的散射而形成的;4.出示拓展资料:——日食时发生的现象(1)太阳最外层的大气称为日冕。日冕延伸的范围达到太阳直径的几倍到几十倍。日全食时,可以看到黑暗的太阳外围是银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阳上,因此称为日冕。(2)日全食期间,食既或生光时,虽然月球将太阳完全遮掩住,但由于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日光仍可透过凹处发射出来,形成类似珍珠的明亮光点。因英国天文学家贝利首先观测而得名。(3)展示未来十年日食的时间和地点:5.链接应用:再到日食那一天,你会做些什么准备?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不要用所谓的“墨镜”;不要用“太阳镜”,甚至几个叠放也不行;不要看太阳在镜子或水面的像;
用14号焊接镜看太阳;用有特殊涂层的迈拉镜观看,这可以从著名的天文馆或科学博物馆获得;构制一个孔式投射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太阳镜摘下,离眼睛一臂的距离,并从侧面观测镜片。另外,利用小孔成像法观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切记水盆倒影法并不是科学可取的方法。
1.读一读,了解日食的概念。2.说一说能说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观看图片了解各种类型的日食的概念。3.观赏不同时间出现的日食,利用所学辨认其类型。提出疑问:神奇的日食是怎样产生的呢?1.思考与讨论:固定的大球代表太阳、手持小球代表月球,我们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2.动手做一做并做好观察记录。能通过实验画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的轮廓3.归纳总结: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的影子挡住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4.观看视频,思考总结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1.观察思考,演示总结:西亏东复(日食吃西东)2.实验探究:(1)按要求进行操作动手画一画对比总结3.图文结合,科学认知③食甚:月影圆心与日面圆心距离最近,此时日光被遮的最严实;④生光:月影刚划出日面,此时日全食结束,又开始呈现日偏食,“贝利珠”在此时会再次出现;⑤复圆:月影完全划出日面,到此为止,日食过程完全结束。读一读,拓展提升发表自己的见解5.想一想,说一说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
课堂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精力参与到探讨展示中去模拟实验前理解各种物品代表的含义,能更清晰的认识实验的过程和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知,形象、生动通过播放视频,调动学生的兴奋点,进而更深入的进行日食规律的探究细心观察,善于总结,养成科学的探究知识的素养鼓励学生动手参与,从实验中获得真实的资料,易于学生理解图文结合,了解日全食的五个阶段拓展资料,为学生探究天文增添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链接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检测
1.下列节日中,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A中秋节
B春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2.
2012年5月21日,有个美丽的“金戒指”(如图)悬挂在天空,其实是日环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戒指”是指太阳的色球层B.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夜晚才可以看到日环食D.地球上所有区域的人都能看到这一奇观3.日全食时我们能看到平时用肉眼看不到的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
B.日冕层
C.日珥
D.中心核4.发生日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太阳——月球C.月球——太阳——地球
D.地球——月球——太阳5.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
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B.
满天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C.
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认真完成,当堂达标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日食,有哪些类型。2.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了日食发生的原理。3.通过实验演示我们知道了日全食发生的动态变化原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4.5日食和月食(第1课时)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观视频:日食
日食发生的时间?
观赏日食时能不能直接观看?
日食是怎样的一种现象?
合作探究
一、初探日食—日食概念及类型
什么是日食?
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
合作探究
日全食:月球遮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出现
日偏食:月球遮住了部分的太阳光时出现
日环食:月球只遮住了中间的太阳光时出现
日食的类型
合作探究
请欣赏
太阳的精彩瞬间
2020年非洲刚果
2020年印度
2019年亚洲国家
合作探究
杭州
温州
银川
2009年7月22日各地日食照片:
重庆
神奇的日食是怎样产生的呢?
合作探究
二、再探日食—日食的形成原理
思考与讨论:
1.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处于怎样状态才能发生日食?这一天的月相是什么?
可手持的小球
固定的大球或圆盘
自己
地球上观察者
月球
太阳
1
3
2.如果我们用以下器材模拟日食形成过程:
(1)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2)若大球的半径是小球的4倍,则彼此距离如何确定?
合作探究
1.准备一大一小两只球(或用圆盘效果更好)大球直径约是小球直径的4倍。
2.当观察者位于图中三个不同位置时,分别用单眼观察小球遮掩大球的现象。
3.将观察到的大球形状分别画在右边空白的圆内(用斜线表示被遮住的部分)。
日食类型形成模拟实验
合作探究
日食形成条件:
1、地、月、日成一直线(或大致)且月居中;
2、月球不透明,遮掩住了太阳光。
日食形成原因:
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的影子挡住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
归纳总结
日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
初一或新月
合作探究
日食每个月都会形成吗?
思考讨论
合作探究
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出现日食呢?
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全世界每年最多可发生5次日食,最少2次。但对于某一地点而言,平均每三年左右就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三百多年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
思考讨论
合作探究
三、三探日食—日食动态形成原理
西边缘亏损
东边缘复原
日全食的形成过程
西亏东复(日食吃西东)
日食的形成变化过程有什么规律?
合作探究
1.把大、小两个球按图所示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
A

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
模拟实验
2.将观察到的结果画在右面的圆圈内(用斜线表示大球被遮掩的部位)。
合作探究
你观察到的大球被遮掩过程和下面的日全食过程进行对比,是否相似呢?
日全食过程图
观察记录
合作探究
日全食的过程包括五个时期:
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①初亏:月影刚开始侵蚀日面,即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此时为日偏食;
②食既:月影刚刚遮住整个日面,日全食开始,此时有一两秒钟的时间可以在日面边缘看到一串亮点,这被称为“贝利珠”,它们是由于月亮边缘凹凸不平的山峰对阳光的散射而形成的;
视野拓展
合作探究
③食甚:月影圆心与日面圆心距离最近,此时日光被遮的最严实;
④生光:月影刚划出日面,此时日全食结束,又开始呈现日偏食,“贝利珠”在此时会再次出现;
⑤复圆:月影完全划出日面,到此为止,日食过程完全结束。
合作探究
日食时发生的现象
拓展阅读
太阳最外层的大气称为日冕。日冕延伸的范围达到太阳直径的几倍到几十倍。日全食时,可以看到黑暗的太阳外围是银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阳上,因此称为日冕。
日冕
合作探究
贝利珠
日全食期间,食既或生光时,虽然月球将太阳完全遮掩住,但由于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日光仍可透过凹处发射出来,形成类似珍珠的明亮光点。因英国天文学家贝利首先观测而得名。
合作探究
未来十年日食时间表(2021-2030年)
观测时间
观测地点
日环食
2021年6月1日
加拿大西北部、格陵兰和俄罗斯最北部
日食
2021年12月4日
南极
混合食
2023年4月20日
大部分在海上
日环食
2023年10月14日
美国、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巴西
大日全食
2024年4月8日
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纽芬兰导
日环食
2026年2月27日
一半南极洲、一半南印度洋
日全食
2026年8月12日
俄罗斯、格陵兰、冰岛、西班牙
日环食
2027年2月6日
智利、阿根廷
日全食
2027年8月2日
埃及
日环食
2028年1月26日
加拉帕戈斯群岛、秘鲁、巴西
日全食
2028年7月22日
圣诞岛、澳大利亚、新西兰
日环食
2030年6月1日
地中海、俄罗斯、中国黑龙江、日本北海道
拓展阅读
合作探究
再到日食那一天,你会做些什么准备?
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不要用所谓的“墨镜”;不要用“太阳镜”,甚至几个叠放也不行;不要看太阳在镜子或水面的像;
用14号焊接镜看太阳;用有特殊涂层的迈拉镜观看,这可以从著名的天文馆或科学博物馆获得;构制一个孔式投射器。
合作探究
再到日食那一天,你会做些什么准备?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太阳镜摘下,离眼睛一臂的距离,并从侧面观测镜片。另外,利用小孔成像法观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切记水盆倒影法并不是科学可取的方法。
课堂练习
1.下列节日中,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中秋节
B春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2.
2012年5月21日,有个美丽的“金戒指”(如图)悬挂在天空,其实是日环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戒指”是指太阳的色球层
B.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夜晚才可以看到日环食
D.地球上所有区域的人都能看到这一奇观
B
B
做一做
课堂练习
3.日全食时我们能看到平时用肉眼看不到的太阳大气层的
(
)
A.光球层
B.日冕层
C.日珥
D.中心核
4.发生日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月球——太阳——地球
D.地球——月球——太阳
5.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
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B.
满天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
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B
D
D
教学板书


概念:
类型:
过程:
形成原因:
条件:
时间:
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的影子挡住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
太阳被遮部位从日轮的;西边开始,东边结束
在农历初一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地、月、日成一直线(或大致)且月居中
作业布置
1
2
搜集资料—日食发生时的有趣现象。
梳理日食发生的原理和观看日食应该注意的事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