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月相(课件+教案+导学案)(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4 月相(课件+教案+导学案)(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21 09:27:24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4.4
月相
导学案
课题
月相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3.结合农历说出各种月相的名称。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模拟并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月相与农历的关系,感受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洞察能力。2.通过学习月相,深化科学知识就在身边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导学方法】
归纳整理、链接生活、对比分析、问题导学
【课前预习】
1.什么是月相?2.月相是怎样形成的?3.月相变化规律中,有着怎样的形态?4.


再到
,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
天,称为朔望月。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
,望为

。5.
春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天狗食月》。思考交流:你发现天狗食月的秘密了吗?
【合作探究】
活动一、探究月相的概述及成因1.
说出什么是月相?2.动手做一做——模拟月相的变化(1)打开灯,观察者面朝灯,把球置于观察者和灯之间
(最好使用黑颜色的球。如果没有灯,可用一个一半涂黑、一半涂白的球代替
)。(2)分别按
A→H
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3)在右图的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4)你观测到小球的光亮部分的形状和下面的哪一种月球圆缺形态相似?把观察记录中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括号。3.观看视频——探究月相是怎样形成的呢?4.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个面,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5.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你能辨别下面图片中的月相吗?(在相应的图中标出)活动二、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及其应用1.读图分析月相变化规律图。2.认识月相变化周期。从

再到
,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
天,称为朔望月。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
,望为

。3.再识月相变化的时间:(
)(
)(
)(
)(
)(
)(
)(


)规律总结:上(
)出现在上(
)的上(
),出现在西(
)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
)半边亮。下(
)出现在下(
)的下(
),出现在东(
)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东(
)半边亮。4.
探讨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春
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元宵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中秋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端午节:日期
__________;重阳节:日期
__________。5.
趣味在线:(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如图是小明在某天晚上抬头看到的月相,估计这一天的农历时间为(
)A.
农历初一
B.
农历初四
C.
农历二十
D.
农历二十五2.形成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
②月球绕地球运动
③月球自转
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间相对位置不断变化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3.2019年已发生了三次超级月亮(超级月亮是指处于近地点位置附近的满月),第一次发生在农历十二月十六,第二次邂逅元宵节,第三次发生在农历二月十五,巧遇春分日,有关超级月亮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B.出现一周后月相变为上弦月C.出现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的中间
D.第三次出现当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4.在西方国家,最接近秋分(9月23日)的那个满月被称作“收获月”,因为它的亮光可以帮助北半球的农民在太阳西沉之后靠着月光继续采收农作物。据此判断,家在杭州的小明观测到的“收获月”月相,绘制正确的是(  )A.A
B.B
C.C
D.D5.2020年5月7日(农历四月十五)出现了本年度第四次“超级月亮”,小徐拍下的哪幅照片是“超级月亮”(  )6.如图所示,使我们常见到的四种月相,阴影线表示暗部。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7.“半个月亮爬上来”这是一首在西部流传的民歌。当人们在深夜望向东面天空,看到真实的这一幕时,月相为A.
满月
B.
上弦月
C.
新月
D.
下弦月8.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13日(农历八月初十五),下图中与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A.
B.
C.
D.9.下列关于月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形状的变化 ②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③月相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④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 ⑤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特点A.①
B.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10.如图所示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A.

B.

C.

D.
④11.
如图是北半球月相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字代号代表的月相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2)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__________的尺度,__________就是以月相变化为基础而确定的。(3)当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①和③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在一月之中,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不断重复着圆缺,只是缺的位置有时在左,有时在右。
2.(1)月球不透明、不发光。
(2)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总有一面被太阳照亮(月球昼半球)。
(3)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的变动。
3.新月、上玄月、满月
下玄月
4.
新月
满月
新月
29.53
初一
十五
十六
5.正月初一
新月
合作探究:
1.
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形状。
2.
3.
(1)月球不透明、不发光。
(2)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总有一面被太阳照亮(月球昼半球)。
(3)月球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4.
月球以每小时16.56公里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等于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所以导致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5.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二.
1.
2.
新月
满月
新月
29.53
初一
十五
十六
3.
弦月
半月
半夜


弦月
半月
半夜


4.

节:日期
正月初一;月相
新月
元宵节:日期
正月十五;月相
满月
中秋节:日期
八月十五;月相
满月
端午节:日期
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
重阳节:日期
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
5.
(1)上弦月
(2)残月:娥眉月
(3)满月
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一.通过演示实验和观看视频知道了什么是月相,以及月相的形成原因。
二.通过图文结合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还知道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月相变化有关。
课堂练习:
B
2.B
3.B
4.
B
5.
A
6.A
7.D
8.D
9.D
10.
D
11.
(1)①新月?
?②上弦月?
?③满月?
?④下弦月?
(2)时间?
?
农历月?
?
(3)当位于①位置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当位于③位置时,月球和太阳在地球的两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4.4
月相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观视频:天狗食月
你发现天狗食月的秘密了吗?
合作探究
活动一、探究月相的概述及成因
1.什么是月相?
在一月之中,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不断重复着圆缺,只是缺的位置有时在左,有时在右。
合作探究
概念: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形状。
月球为什么不断重复着圆缺的变化?
合作探究
模拟实验
1.打开灯,观察者面朝灯,把球置于观察者和灯之间
(最好使用黑颜色的球。如果没有灯,可用一个一半涂黑、一半涂白的球代替
)。
2.分别按
A→H
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模拟月相的变化
合作探究
3.
在右图的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4.你观测到小球的光亮部分的形状和下面的哪一种月球圆缺形态相似?把观察记录中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括号。
A
B
C
D
E
F
G
H
A
合作探究
月相变化
合作探究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呢?
(1)月球不透明、不发光。
(2)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总有一面被太阳照亮(月球昼半球)。
(3)月球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太阳照亮的部分
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
月球以每小时16.56公里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等于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所以导致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地球上的人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个面,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我发现了
合作探究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新月
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
我发现了
合作探究
活动二、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西
西
地球
新月(朔)
下弦月
满月(望)



上弦月
月相的变化规律
合作探究
月相名称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位置图
视觉形状
出现时间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
大致成直角
不可见
半圆
亮面朝西
半圆
亮面朝东
圆形
初一
十五、六
初七、八
廿二、三
归纳梳理
合作探究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朔)
初一
(望)
十五
月相变化周期
科学认知
下弦月

西
上弦月

西
合作探究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初一
初三
初四
初七
初八
十一
十二
十五
十六
十八
十九
廿二
廿三
廿六
廿七
下月
初一
科学认知
合作探究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侧)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侧)半边亮。
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侧)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东(侧)半边亮。
口诀记忆
合作探究
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请你说出这些节日的农历日期和月相?

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
元宵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
中秋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
端午节:日期
__________;
重阳节:日期
__________。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八月十五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新月
满月
满月
接近上弦月
接近上弦月
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合作探究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
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
十字潮、回头潮。
拓展阅读
合作探究
请欣赏
合作探究
趣味在线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
A.峨眉月
B.下弦月
C.上弦月
D.满月
C
合作探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
残月:娥眉月


1.形成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
②月球绕地球运动;
③月球自转;
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间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
D.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课堂练习
B
C
做一做
课堂练习
3.某星期天小明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此时约为农历(

A.二十六、二十七
B.十一、十二
C.十七、十八
D.初七、初八
4.月相变化的顺序正确的是


A.
新月、上弦、满月、下弦
B.
满月、上弦、新月、下弦
C.
新月、下弦、满月、上弦
D.
满月、下弦、新月、下弦
A
A
课堂练习
5.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
三者的_________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6.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
_____,满月出现在
农历每月的
_____。初七、初八为_____月,
二十二、二
十三为______月。
7.查一查农历一个月有多少天?算一算一个公历
年是否恰好能安排
12个农历月?
不能,有的年份有13个月(闰月)
日、月、地
相对位置
初一
十五
30天或29天;
上弦
下弦
教学板书
月相
概念
形成原因
四个主要月相
月球别太阳照亮部分圆缺变化的形状
不透明、不发光
反射太阳的光
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
新月
上玄月
下玄月
满月
作业布置
1
2
搜集资料,梳理哪些诗句中有关于月相的描述,分别是哪一种月相?
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并不同时期的月相画下来。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月相》教学设计
课题
月相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3.结合农历说出各种月相的名称。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模拟并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月相与农历的关系,感受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洞察能力。2.通过学习月相,深化科学知识就在身边的意识。
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
月相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天狗食月》。提出问题:你发现天狗食月的秘密了吗?
观看视频,并说一说。
利用影像资料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活动一、探究月相的概述及成因1.什么是月相在一月之中,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不断重复着圆缺,只是缺的位置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展示概念: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形状。2.引导学生模拟月相的变化(1)打开灯,观察者面朝灯,把球置于观察者和灯之间
(最好使用黑颜色的球。如果没有灯,可用一个一半涂黑、一半涂白的球代替
)。(2)分别按
A→H
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3)在右图的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4)你观测到小球的光亮部分的形状和下面的哪一种月球圆缺形态相似?把观察记录中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括号。3.播放视频《月相变化》实验过程。4.提问:月相是怎样形成的呢?总结提示:(1)月球不透明、不发光。(2)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总有一面被太阳照亮(月球昼半球)。(3)月球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5.引导学生展示收获:月球以每小时16.56公里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等于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所以导致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6.展示不同时期的月相:提问: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活动二、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及其应用1.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1)展示月相变化图(2)引导学社归纳月相规律。2.科学认知:月相变化周期3.图示月相的时间:4.出示口诀: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侧)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侧)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侧)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东(侧)半边亮。5.探讨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1)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请你说出这些节日的农历日期和月相?春
节:日期
正月初一;月相
新月元宵节:日期
正月十五;月相
满月中秋节:日期
八月十五;月相
满月端午节:日期
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节:日期
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2)拓展材料: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回头潮。(3)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6.趣味在线:(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
1.说一说自己的所观所见提出问题:月球为什么不断重复着圆缺的变化?2.做一做,熟读资料,按要求进行操作试验观看视频,交流收获。4.归纳交流:月球不透明、不发光。5.说一说:地球上的人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个面,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6.说一说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1.看图探究月相变化规律。(1)初步认识月相变化(2)小组合作,明确分工,观察记录2.科学认知: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3.读一读,画一画4.口诀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5.说一说: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读一读,请有去过钱塘江大潮的人看一看(3)观看视频,谈一谈感想6.合作交流:(1)上弦月(2)残月:娥眉月(3)满月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手操作,从实验中获得结论,真实、形象,易于学生接受利用视频资料进一步深入了解月相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收获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归纳展示不同时期的月相为下面月相规律的判断做铺垫图文结合,学习月相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将概念转换到图上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利用口诀记忆,形象生动将月相与生活节日相联系,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化的科学知识文字与影像资料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兴趣古诗中学习月相,体会古人的观察力和智慧
课堂检测
1.形成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
②月球绕地球运动;
③月球自转;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间相对位置不断变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C.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D.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3.某星期天小明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此时约为农历(
)A.二十六、二十七
B.十一、十二C.十七、十八
D.初七、初八4.月相变化的顺序正确的是

)A.
新月、上弦、满月、下弦B.
满月、上弦、新月、下弦C.
新月、下弦、满月、上弦D.
满月、下弦、新月、下弦5.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
三者的_________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6.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
_____,满月出现在
农历每月的
_____。初七、初八为_____月,
二十二、二
十三为______月。7.查一查农历一个月有多少天?算一算一个公历
年是否恰好能安排
12个农历月?
认真完成,当堂达标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通过演示实验和观看视频知道了什么是月相,以及月相的形成原因。二.通过图文结合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还知道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月相变化有关。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