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 池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 池上》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4 21: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第12课《池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采”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并背诵古诗《池上》。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字词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字词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环节:
同学们好,我是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小学部的李倩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我们将开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的学习。
读课题,学习“首”字。
1.请同学先读读课题
2.学习“首”字。
(1)读音。拼读生字(提示翘舌音)
(2)字理识字。
看这是“首”字的演变历程。(课件)从这些古代文字上面,我们知道首他最初的意思,指的就是人的头,瞧,上面还有头发呢!所以我们组词:首领、首先。还可以组词:一首歌、两首古诗。
“首”这个字,我们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请你观察一下它的宽窄和关键笔画吧。这个字书写的规律是上宽下窄。注意:点和撇位于竖中线的两侧。第三笔横要写的又长又直。横划的上下两部分要对正。我们一起来看着笔顺书空吧。小手准备。 “首”字就写好啦,快端正好坐姿,拿起笔写下一个“首”字吧。
初读古诗。
1.读准字音
(1)相信课前你一定做了充分的预学。那我们就从读准失踪的字音开始吧。(课件出示幻灯片,学生读诗句)
(2)教师指导读音。
相信你读的不错,注意失踪的这几个字:撑、艇、藏、踪和萍是后鼻音。
(3)小游戏:指读生字条生字。(课件出示圈画生字的古诗)
老师来说古诗里边的生字,你快速的在课文找出,你的小手指出来,并且大声朗读。
(4)读词语。
你找的又快又准吗?这是这首诗里出现的词语,我们再来读读吧。
采莲、小艇,小娃、浮萍、踪迹(学生朗读音频播放)
(5)理解词语“踪迹”,读课后词。
我们在一年级上册学过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看,(出示课件)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儿,就是他们留下的踪迹。
“踪”这个字,足字旁,和脚的动作有关。“迹”走之底,和行动、移动有关。用脚行动过后留下的痕迹就是踪迹。读读课后的词语。(出示课后词)
2.读好节奏。
(1)小游戏
哎呀,这些生字小朋友可真够淘气的,现在他们跑到了这些荷叶下面跟大家捉迷藏呢,我们快来找找吧。(课件出示)
这首诗里还藏着好多秘密呢,我们再继续找,这回快一点。
其实啊,我们要想找到更多的秘密,我们首先要尝试的读准诗的节奏,一行五个字,这是一首五言诗,那这种五言诗,我们在读的时候一般是二三的节奏,也就是这样。(课件出示节奏) 我们一起试一试,读出整首诗的节奏。(学生朗读音频)
三、借助插图理解古诗。
怎么样,你读出节奏了吗?这些词语又回来了,不过没有拼音你也能读准吧。这回老师想问问你,能不能在课文的插图当中找到这些词语对应的图像。(出示课件)
四、展开想象,理解古诗。
哎呀,借助了课文插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其实展开想象也可以的。
1. 听古诗,想画面。
下面请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你能试着用“我仿佛看到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吗?请你按下暂停键试一试吧。
学习前两句
(1)字理识字法学习“采”字
你也许会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孩儿,在池塘里划着小船,船里装着很多莲蓬。你们看,(出图片)这个小朋友手拿竹竿儿正在撑船呢!这么多的莲蓬,他是怎样采回来的呢?是的,他是悄悄的采摘回来的。我们一起来看这个“采”字。(出示汉字演变图)
这是“采”字的甲骨文。就像一只手,正从树上采摘果实。因此,它的本意就是用手轻轻摘取。汉字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用的楷体。“采”上面是爪字头,下面是木。你记住了吗?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吧:采摘。
(2)书写汉字“采”
请你快来观察一下它的结构和关键笔画。你一定发现啦:“采”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爪字头写的窄,下面的木字宽一点儿。第一笔和第四笔都是撇,木字的撇捺要舒展。这些关键笔画你都发现了吧。下面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一个“采”字吧。
(3)品读诗句
小朋友悄悄地采回莲蓬,十分开心呢,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吧。(出示前两句)
学习后两句
(1)理解“浮萍”
还有的同学会说:我仿佛看到了小朋友划着小船越走越远,水面上的浮萍,随着小船的行走被划开了一道水纹。(出示图片)这就是浮萍。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所以浮萍的浮是三点水旁。加上右面的字,还念浮。萍和“浮”字一样,都是形声字。上面的草字头代表草本植物,加上下半部分还读“萍”。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浮萍。
(2)带着理解读诗句
古诗里的小朋友采了这么多的莲蓬,开心极了,他竟然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踪迹。岸上的诗人看到了什么呢?你也许会说,岸上的诗人看到这个小朋友满载着刚刚采来的莲蓬,开心地划着小船走向远方。船尾留下了一道水纹。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吧。
2.读全诗
多么美丽的池塘,多么顽皮纯真的小孩子呀!让我们再读读这首小诗。自己试试吧。
五、拓展、交流。
1.怎样的小娃(学生交流音频)
2.怎样的池塘?拓展小故事。再读古诗。
中唐时候有这样一个人物,我们暂且叫他老白,老白有两大爱好,第一个爱好就是写诗、读诗,第二个爱好就是喜欢大大小小的池塘。于是他退休之后用了重金,在今天的河南洛阳买了一座二手房,履道里。为什么买呢?因为呀,这里到里边有一个巨大的池塘,夏天一来就开满了白色的莲花,称为白莲池。一个夏日的午后,老白就在池边上欣赏池塘里的美景。不想,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一个小孩儿,来偷偷砍白莲和莲蓬。小孩采完白莲和莲子,就驾着小船离开了。却不知道身后留下了荡开浮萍的长长的水线。老白觉得小孩儿太可爱了,赶紧拿起笔来为他作诗一首。其实老白呀,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幸,他自己的三个孩子,有两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去世了,所以老白看到小孩儿心中充满了怜爱,尽管它家的白莲被偷了,可是他并不生气,还为他作诗一首。那么从这首《池上》我们就能看到,也能读出来。是池塘上来了一个可爱的人,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那我们现在在尝试一下,把这种情和趣读到古诗里。(生读古诗视频)
六、多种形式读古诗,尝试背诵。
1.小游戏:师说画面,学生读诗句。
晴空万里的夏日。一个小朋友偷偷地采了一些莲蓬。撑着小船往家走。你说对了吗?
我们继续听: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身后的浮萍被小船轻轻的划开了一道水纹。相信你一定说出了这句话。
2.看图说诗句。
下面我要增加难度了,请你们看图说诗句。
嗯你说对了吗?相信大家一定都找到了。我们结合图片来背诵古诗时,我们就会背得越来越熟练。
3.对读诗句。
下面我来说说诗句的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在不断的练习中,我们的诗句也背的越来越流畅。
4. 听古诗演唱
有时,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古诗谱曲进行弹唱。下面就让我们稍稍休息一下,边休息边欣赏。
结语: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