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2-23 10:5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分配律》 (开发型)
教 师 陈明 学 科 数学 执教班级 四(5)(6)
教学时间 2011年 3 月 7日(第4 周星期 一 ) 教学地点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35例3
教学课时 第 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是否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习乘法分配律,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重点:借助实际问题体会、认识乘法乘法律。
教学难点 难点: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整理算式。
教学准备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引入学校要买25副乒乓球,每个乒乓球4元,每个乒乓球板9元,一共要多少元?理解题意探新学生独自列式小组交流想法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5×(4+9)=25×4+25×9=325 25×(4+9)=25×4+25×9指名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4+9)×25=4×25+9×25=325 (4+9)×25=4×25+9×25改题:如果改为买45副,你又可以怎样算?45×(4+9)=45×4+45×9(4+9)×45=4×45+9×45观察:请你们仔细观察上面这几题,你们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都是两个数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不同点:算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联系:算式左边和算式右边有什么联系?6、举例:这样的算式你能再举出一些吗?7、概括总结:你们能把上面的规律概括成一句话吗?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a+b)×c=a×c+b×ca×(b+c)=a×b+a×c8、质疑:还有什么问题?巩固做一做判断并说明理由第5题: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第6题103×12 20×55 24×205 25×24总结:你们还有什么问题?xkb1.com布置作业:1、口算2、作业本3、寻找生活中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本P15 口算训练P16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在第一个班上课,我是运用以上的情境情境进行教学,但是题意不是很清楚,学生在这个地方也浪费了许多时间,而后面探究规律的顺序是这样的:先根据情境列式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习题,再让学生总结相关的规律,但是这样下来感觉学生学得非常被动,对规律的概括非常困难,学生理解不够深入,也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就做了如下的调整:情境改为学校要买25套衣服,每件上衣要20元,每件裤子要10元,一共要多少元?这样的情境比较清晰,学生列出算式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生1:我觉得这样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与这一个数相乘,再相加。生2:是呀,一个数好像是公共财产,都是它们共有的。这样学生对这个因数理解起来就比较简单,也觉得比较有意思。再让学生举例,举例时再让学生说明这样写的理由,这样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较轻松。www.xkb1.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