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3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30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4 22: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导入新课
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倾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严峻的事实发人深思:今后世界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命运将会如何?中国今后怎么办?
面对这些世界性的历史难题,各式各样的人物都相继登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共产主义大溃败",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西化"的道路.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这些实际上都涉及到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拨正船头,引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驶向光明的彼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1版的新课标要求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聚焦学习目标
壹:知道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和形成过程;
贰: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涵哪些内容;
叁: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该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阶段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步推向前进。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阶段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基本形成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阶段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发展完善
1992年
南巡讲话
(1)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5)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6)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阶段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最终确立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1、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中




时间
2002年
地点
北京
主要内容
(1)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奋斗目标
①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三



地位
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义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中




时间
2007年
地点
北京
主要内容
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大会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影响
“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关史事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科学发展观
含义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意义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集中体现。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中




时间
2012年
地点
北京
主题
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大会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内容
①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大会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③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④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关史事
中共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中




时间
2017年
地点
北京
大会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主要内容
(1)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归纳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知识 拓 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会议
理论
阶段
重要意义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奠定基础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承、发展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科学发展观
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完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堂小练
1.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下列选项中不是基本路线内容的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B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堂小练
2.在21世纪头二十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 )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②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③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④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堂小练
3.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以下认识的变化是由于( )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D.中国共产党由注重经济建设到注重文化建设
C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堂小练
4.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缺少理论思维。中共十八大上,哪一“理论思维”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堂小练
5.下图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事件,对④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D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