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5 16:1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说道: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诗人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关键阶段,做出的抉择决定着他一生的道路。科学家王选是我国的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选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中的第六个抉择,他是怎样在演讲中阐述自己的抉择的。
第十五课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
2.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
3.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体会演讲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字、图形、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昇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中文彩色照排系统”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
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在北大听讲座(第1辑):思想的声音》(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原题为《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这里节选的主要是第六个抉择的部分。有改动。
创作背景
“我”即作者,表明文章叙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重要抉择”表明抉择对作者一生的重要意义。
标题简洁明了,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题解读
读读写写
荧屏 奠基 开辟 阻碍 权威
剥削 头衔 逸事 强词夺理
yíng
diàn

xuē
xián

ài
wēi
qiǎng
duò( )落 jué( )择 狡biàn( )
zhāo( )摇撞骗 平yì( )近人
不修边fú( ) 多多yì( )善







记记背背
1.脱离:
2.逸事:
3.抉择:
离开(某种环境或情况);断绝(某种联系)。
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挑选;选择。
抉择、选择辨析
同:都有选取的意思。
异:“抉择”不光是做出了动作,更重要的是选择的结果,一般是在做了很多分析后才定下来的结果,通常比较重要。“选择”的重点是做出了动作,后果通常没那么严重,所以选出结果所使用的时间也较短。
例:(1)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2)在黑棋与白棋之间,我选择了白棋,首先进攻。
4.多多益善:
5.阳奉阴违:
6.风口浪尖:
越多越好。
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例句:有些人做事阳奉阴违,时间长了自然会被发现。
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例句:他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7.强词夺理:
8.平易近人:
9.不修边幅:
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例句:如果你继续强词夺理,我会取消你比赛的资格。
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例句:这位教授平易近人,许多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
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例句:这位不修边幅的艺术家是这次比赛的冠军。
大力扶植年轻人。
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整体探究
2.从王选的第六个重要抉择中可以看出他有着怎样的品质?
王选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后,不忘扶植年轻的一代,体现出他高尚的人格和国家大义精神。
返回
1.文中提到的作者作出的第六个抉择是什么?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7)
第三部分(8)
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引出演讲的话题。
详细叙述了自己一生中的第六个重要抉择。
总结全文,引用荣格的公式,勉励年轻人努力在大集体里体现自我价值。
理清文章的结构
引出话题
分条论述
总结全文
1
2
3
返回
1.开头用比尔?盖茨的事例有何作用?
【合作交流】列举比尔?盖茨的事例,运用类比手法,说明让年事已高的自己来领导方正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表现了作者的高度的责任感。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2.王选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不同的太阳,有什么好处?
【合作交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不同时间段的太阳,语言生动、幽默,形象地说明自己年事已高,只能跟大家讲一下奋斗过来的体会。同时引出下文所要讲述的内容。
3.第②段作用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列举大量世界上扶植年轻人成功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第③自然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列举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可悲和可笑的事情,说明了“马太效应”的弊端。对比论证进一步否定了一些所谓的“权威”的做法,打消了人们意识中的“权威”的概念,使论述更有说服力,表现出了作者的谦逊及对科学负责的态度。
【合作交流】用“狗皮膏药”来比喻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体会,把讲述这些内容比作“卖狗皮膏药”,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自谦的科学态度。同时幽默的语言,增强了演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听众的兴趣。
6.从第④段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王选是个怎样的人?
【合作交流】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能正确对待名利,幽默有趣,认真负责的人。
7.第⑤段中,作者举年轻人成功创业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作者列举世界上一些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例子,强调了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等,更需要年轻人,彰显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在科学、创业领域的重要性。事例增强了演讲内容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8.第⑥段中,作者举出当今社会哪些弊端?
【合作交流】作者指出了现今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倡导良好的学术氛围,希望能打破论资排辈的风气。他以真诚、幽默的口吻针砭时弊,其良苦用心令人肃然起敬。
9.第⑦段中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在对比中精练地论述了名人和凡人的差别,讽刺了社会上对名人过度推崇的现象。读来有趣,却令人深思。
10.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合作交流】最后强调在集体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引起听众的思考,升华了演讲的主题。
【合作交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通过“引出话题——论述话题——结束话题”的结构形式来构建全篇。先通过作者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引出重要抉择的话题,然后讲述了作者第六次抉择,详细写出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权威,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抉择,最后以一个公式结束话题,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期待。
11.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这篇演讲有什么特点?
【合作交流】见解精辟深刻。比如谈论到“权威”,我们总是表示信服,但王选却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权威有些时候会反对新思想,而且权威代表的是过去时态,而不是现在时态或将来时态。再比如,他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这也看出王选对出风头这样的事情清醒的认识。
研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活动(七)
用大量事例增强说服力。这些事例既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比如在说扶植年轻人有很多榜样的时候,王选举了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五代室主任代代扶植年轻人的例子;在说到创业要靠年轻人时,举了王安、英特尔的创业者、苹果公司的创业者等人作例子,具有很强励志性。而且作为和北大有直接关系的名人,王选更是用自己成名前后的经历来说明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这对于现场的北大听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善于调侃,语言幽默。王选在演讲中善于调侃自己,比如他说自己不再是权威时,就说“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在讲自己现状时,说“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在讲到名人和凡人话题时,用了一系列风趣的对比,特别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叫老王”。这些调侃都引发了听众欢笑,让人印象深刻。
2.同样是著名科学家面对青年学子所做的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风格大不相同,对此应该如何理解?
【合作交流】这与个人的脾气秉性、说话风格有关,也与具体话题和主要表达方式的选择有关。丁肇中所讲的主要是思维方法、治学方法的问题,是比较抽象、理性、严肃的话题,表达方式上侧重论述,体现出层层推进、思维清晰的特点;虽然也谈到了个人经历,但只是作为观点的印证。王选则是漫谈自己一生的重要经历比较具体、感性,表达方式上侧重叙述,体现出比较轻松、活泼的特点;虽然也有一些精辟的观点和见解,但大都是对于个人经历的一些感想,时时点缀,为演讲增色不少。
中心意思
本文讲述了王选一生八次抉择中的第六次抉择,具体写了他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人逐步取代他的作用,表现了王选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名利、认真负责的精神。
通读课文,归纳中心
学习活动(八)
板书设计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总:引出演讲的话题——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分:扶植年轻人
总:总结全文,勉励年轻人努力在大集体里体现自我价值
阐述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提出扶植年轻人的建议
由名人与凡人的差别说到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无私奉献
淡泊名利
幽默风趣
课堂小结
1.主题鲜明,逻辑严密。
作者讲述第六次抉择,主题就很鲜明,逻辑就很严密。作者先明确抉择的内容,接着介绍抉择的背景,最后简评抉择对自己人生与事业的影响。
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2.通俗易懂,真实感人。
课文是一篇演讲稿,多用口语,通俗易懂。文章重点采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作者真挚的情感、不计名利的精神、博大的胸怀令人感动,作者人生抉择的勇气与智慧更令人钦佩。
读写迁移: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从而使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
【课文片段】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读写活动,拓展迁移
【写法分析】以上选段通过对比手法,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解读了名人和凡人的差别。运用对比手法,可以使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彼此补充,相得益彰,互相映衬,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比与对偶、对比与反衬的不同。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两种事物并无主次之分,反衬是“乙衬甲,甲为主体,乙为衬体,有主次之分”。
【例文】想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并非易事,即使留下痕迹也有好有坏。人留下好的痕迹,有益于国家、民族,可推进社会文明与历史进步,多多益善,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会记下浓重笔墨。反之,若留下坏的痕迹,危害社会,祸乱国家,荼毒民众,阻挡历史前进,也会被人唾骂千古,遗臭万年。对普通人来说,能力有限,留下的痕迹也是轻描淡写,但是只要力到处常行好事,力不到处常存好心,努力工作学习,尽力而为就行。万万不要因为想留痕迹而做出格的事。
随堂练习
B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扶植  阻碍  不修边副  真心成意 ____________
前沿  谅解  多多益善  峰口浪尖 _______
权威  鉴定  平易进人  招摇撞骗 ________
副—幅 成—诚
峰—风
进—近
【点拨】“不修边幅”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与后面“干净整齐”自相矛盾。
C
用“狗皮膏药”来比喻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体会,把讲述这些内容比作“卖狗皮膏药”,突出了作者的自谦的科学态度。同时幽默的语言,增强了演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听众的兴趣。
“风口浪尖”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
运用比喻,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5.(百色中考改编)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联网时代,网购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对年轻人却是很熟悉的。
B.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C.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D.这次脱贫攻坚阶段总结会尽管时间短,内容很丰富,主题很鲜明,大家都觉得收获很大。
B
6.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以想象,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我们不得不让渡更多的周边信息,以享受更高效便捷的生活。 ②为了生活便利让渡出一部分个人信息,可能是信息社会必然出现的发展形态。 ③换句话讲,也只有将我们的生活细节数字化、虚拟化,更多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才能实现。④无论是分享经济,还是云计算,方便你我生活的经济形态和先进技术,恰恰建立在信息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之上。⑤比如,出行信息能够为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对手机应用的评价能够帮助开发者提升用户体验。
A.②③⑤①④     B.②④③⑤①
C.①②④⑤③ D.③⑤④②①
B
理想是一股拉动你前行的力量(原创题)
俞敏洪
①理想是什么状态呢?理想是你心中的一团火焰,理想是你眼光延伸到地平线外的感觉,理想是你永远可以比你现在做得更好,你永远相信自己一生可以不断地向前延伸,并且做出某种你可能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我更加愿意把理想描述为一生都在拉动你往前的力量。
②其实一个人能想到自己未来能达到什么状态是不太容易的。比如我在大学的时候,绝对想不到后来会做新东方,我刚做新东方的时候也不会想到新东方会到美国上市,到美国上市的时候新东方的年收入8亿元人民币都不到,后来有人说我们要做到100亿元,我说你杀了我吧,这个不太可能。
但新东方现在已有102亿元的收入。我曾经为了留学去美国大使馆,被拒签了很多次,但现在我的护照可以签到任意一个国家3~5年的往返签证。
③这一系列的想不到你都可以实现,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背后不是因为你定了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因为你内心有不断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这个更好的动力是怎么来的?是靠你自己争取来的,怎么争取来的?因为你内心有诗和远方。
④这辈子我到底想干什么?我既不想成为马云,我也成不了。我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比如我刚刚去北大拜访了当年教我们的教授。他已经96岁了,还每天坚持翻译10个小时。他从90岁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现在已经翻译到第6本了。
他怎么这么厉害呢?因为他每天都在锻炼自己。他80多岁的时候得了直肠癌,老头子居然不管、不看、不化疗,最后过了两年去查直肠癌没有了,他的那种精神力量超越了一切。他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中国最好的《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
⑤我有一次和杨振宁一起吃饭,为他们学校募捐,当时他应该是91岁,开口讲的就是他后面20年有什么打算。这,就叫做理想状态。
(节选自2017年4月17日
《中国青年报》《我所理解的“六有”大学生》)
7.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设问、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形象地描写理想的美好,突出了理想的作用和力量。
8.演讲者回忆自己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有力说明了内心有不断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
也就是有远大的理想,就能成就一番意想不到的事业。
9.第④段中“他的那种精神力量超越了一切”中的“那种精神力量”指什么?
指执着追求、矢志不渝、潜心翻译、抵抗病魔、不畏艰难、用理想拉动自己前进的精神力量。
10.为什么说“杨振宁91岁了,开口讲的就是他后面20年有什么打算。这,就叫做理想状态”?
因为,杨振宁91岁了,但心态、精神非常年轻,他还规划后面20年的人生,他还有远大的理想,还在用理想拉动自己前进。
11.(原创题)同学们,互联网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请阅读与互联网有关的材料,然后答题。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本届大会嘉宾充分体现高规格、多元化、代表性强的特点,有来自全球的1500多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顶级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物参会。
主题为“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
(2)仔细观察下面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志,你会有哪些联想和想象?
请写出两点来。
①我想起了“互联网”中的“互”字,而且“互”的上下两笔以中国毛笔书法来表现,这样设计既点明互联网的主题,又给人空间上的视觉张力感;②标志整体形状好像眼睛,让人感觉到互联网好似人的第三只眼睛,通过互联网,人的视野更开阔。
(3)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请你为下届互联网大会拟写一个主题,并说说理由。
我建议下届互联网大会主题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让虚拟世界更美好”。因为网络空间有很多虚伪、暴力等不健康的东西,我们每个网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让网络充满真诚、温馨、关爱等正能量的内容。
(4)从2014年11月19日起,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下面是乌镇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拟写的标语,请你也为乌镇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一镇一盛会,一网一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联网让乌镇闻名天下,乌镇让互联网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