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有余数的除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有余数的除法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4 20: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感受除法意义的发展和延伸;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发现并理解“余数应比除数小”的规律。
3.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参与学习和探索,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验,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课前10根小棒贴黑板上。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均分
小朋友们,前面已经学均分,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一分。
请看大屏幕。(出示苹果图,学生口答)谁来说?
6个苹果,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请看分的过程,怎样列式?
对,继续,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学生口答)再来分一分,谁来列式?
2.导入:每几个一份和平均分成几份是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列算式。除号前面的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叫?(除数)得数叫?(商)小朋友们前面的知识学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个新朋友。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演示操作每人分2支,3支
老师这里有10支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谁上来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
(学生分,老师轻轻说:10支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5人。)
(学生分后)你能说一说分的过程吗?
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5人。
(电脑出示)分铅笔图片,我们在表中记录一下。
追问: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5人。追问:有剩下的吗?(没有)哦,正好分完了。
没有剩余,我们就这样表示。
每人分几支
分给几人
还剩几支

5

平均分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分一分。
如果每人分3支,猜想一下,结果会怎样呢?(不能分,还是会怎样呢?)(是这样的吗?)
谁上来试着分一分。(请一个学生上黑板分一分。)
(学生分,老师轻轻说:10支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
3人,还剩
1
支。)
还能再分吗?(不能)哦,原来平均分的时候还会有剩余。
你能把刚刚分的过程说一说吗?
(有错纠正,谁能再来说一说)
(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贴板书,老师边贴边说)
我们一起表中记录一下。跟着老师轻轻说一说,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
每人分几支
分给几人
还剩几支

5

3
3
1
(2)学生动手操作(每人分4支、5支)
你还想每人分几支呢?(你来,你说)
如果每人分4支、
5支,结果会怎样呢?
下面要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摆一摆。
请听要求:同桌合作照样子边摆边说,再填一填。
(开始)学生动手操作并填表。
交流:10支笔,如果每人分4支,谁来说说分的过程?(2人、2支)(追问:剩下的2支还能再分吗?(不能)哇,又有剩余了。
每人分几支
分给几人
还剩几支

5


3
1

4
2

交流:10支笔,如果每人分5支,谁来说说分的过程?(2人)有剩余吗?没有,又正好分完了。
每人分几支
分给几人
还剩几支

5
——

3
1

4
2

2

启发: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4次分铅笔的过程,想一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能会出现哪两种情况?(有时正好分完,有时有剩余)
再问:那4次分铅笔,哪几次正好分完?哪几次有剩余?
正好分完的情况,你会列算式吗?
10÷2=5(人)
10÷5=2(人)
平均分后正好分完可以用除法列算式。
(3)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那有剩余的情况,你会列除法列算式吗?我们一起来看第2次分铅笔过程。
谁会列式?你怎么那么厉害,老师还没教你就会了。
对了,我们数学上可以这样写,除法算式:10÷3=3(人)……1(支)
边写边说,10除以3等于3人,余1支。
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这个算式中,10、3、3分别叫什么?(被除数、除数、商)
1呢?我们叫它余数。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余数。(齐读余数)
这样的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齐读板书)
(贴)10÷3=3……1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齐读,再指名3人读后齐读。
这个1是什么意思呢?
谁能完整地把算式的意思说一说。(2人说)
提问:你能把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10÷4=2(人)……2(支)
后面的2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意思?
谁来完整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1人说)
同桌互说,后1人说。
小结:通过把10支铅笔平均分,我们认识了新朋友余数,平均分有剩余时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这个新朋友余数身上还藏着个秘密呢,你想知道吗?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探索。
2.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1)操作列式填表
谈话:用小棒摆图形,想一想,摆1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黑板上师摆小棒)点屏幕。(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老师摆)。有余下的吗?(没有,正好分完了)指导填表。
小棒
根数
正方形
个数
余下的
根数
8
2

算式可以怎么列?想
8里面有几个4

9根小棒怎么摆呢?谁来摆一摆?一生上黑板演示。(为什么只添了1根)
指导填表。
小棒
根数
正方形
个数
余下的
根数
8
2

9
2
1
这样摆了几个正方形?余下几根?算式可以怎么列?
9÷4=2(个)……1(根)这个算式什么意思呢?(1人说)
10根小棒呢?怎么摆?(真聪明)11根怎么摆?12根怎么摆?
10、11、12根小棒摆的结果会怎样呢?下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摆一摆。
请听要求:同桌合作边摆边说,再填一填,列一列。
(开始)比一比哪对同桌合作最快。
学生操作,填表格和算式,教师巡视。
交流:10根小棒摆的情况谁来说?填表并列式。
11根呢?
填表。列式。
12根呢?
填表。列式。
填表和算式都对的小朋友举手。
小棒
根数
正方形
个数
余下的
根数
8
2

9
2
1
10
2
2
11
2
3
12
3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真棒,我们班小朋友的不仅动手能力强,还很善于思考。
小朋友们,8根小棒摆正方形正好摆完,没有余数。
9根小棒摆正方形余1根。
10根小棒摆正方形余2根。
11根小棒摆正方形余3根。
观察这些算式,发现了什么?
(除数都是4,为什么?被除数越来越大,余数是1、2、3)
12根比11根多了,怎么没有余数了?(满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如果有13根小棒会怎样呢?你会列式吗?
14呢?算式?
15呢?算式?
16呢?算式?
……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16÷4=4(个)
如果再往下摆,想象一下余数可能是几?(1、2、3)可能是4吗?(不可能)为什么不能是4?(满4根又可以摆1个正方形)对了,满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也就是说余数只能比4小。
这个4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数?(除数)比较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谁还有补充?)
余数都比除数小。
真棒,这就是新朋友余数的秘密了。谁再来说一遍。
归纳总结:余数都比除数小。
3.加深理解
看到我们班小朋友动手能力这么强,小猪佩奇和乔治也想摆小棒,我们一起去看看,
佩奇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猜猜可能会剩几根?怎么想的?
乔治用一车小棒摆雪花片呢?
4.回顾反思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10支铅笔,认识了新朋友余数。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通过摆正方形又发现了新朋友的秘密:余数都比除数小。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接下来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作业纸反面的作业吗?
请看第1题,同桌合作先摆一摆再填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第1小题谁来说?我们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2)第2小题我们先来分一分,(电脑演示过程,每份4根后,)余下的3根还可以继续分,这样每份有几根,还剩几根?
指出:平均分的2种分法有剩余时,都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利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以检验写的算式对不对,2比3小,1比2小,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大了,就说明还可以再分下去。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下面我们一起解决花店中的数学问题,自己看图填一填,再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第1小题谁来说说?第2小题呢?(呈现填写结果)
谁来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图,仔细看算式,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这些球是怎么摆的呢,你能轻轻说图意再列式吗?
学生看图填写算式。
交流算式。
提问:谁来说说这两道道算式的意思?
四、回顾内容,总结认识
提问:今天这节课认识了哪个新朋友?(余数)
平均分有剩余时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
还知道了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
课后小朋友们可以生活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再用有余数的除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
3人,还剩
1
支。
10÷3=3(人)……1(支)
10÷3=3……1
余数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10÷4=2(人)……2(支)
余数都比除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