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4《望海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4《望海潮》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4 22:3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望海潮》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望海潮》是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是五个必修模块中的唯一一个宋词单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单元主要选取了宋代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贯穿了整个宋代,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宋词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前面的必修单元中已接触过现代诗歌、古代诗歌,对于诗歌的鉴赏方法已有所了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一开始接触宋词时就能喜欢宋词便成了这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熟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法,初体会诗歌的情感;
2、通过小组讨论法,理解作者深层次表达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领会拜谒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首宋词的景物描写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作者背景理解诗歌真正内涵;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提问法
教学工具
PPT
正文讲授
(一)导入课程
同学们有没有因为读过一本书或看过一篇文章而对一个地方充满着好奇与憧憬,希望有朝一日能去亲身游览一番?文字的魅力有时比起图画更能打动我们的心。事实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传说曾经打动过金主完颜亮的心,由于读了这首词他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望海潮》,来一起赏析,看看大家读完后是否想穿越回北宋领略一番钱塘的繁华?
初读课文
1、齐读课文,体会感情
问:读完了词我想问问大家,《望海潮》的整体基调是什么?
明确:欢快。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有时不需要任何描写心情的字词,却依旧能感受到写作人的情感。《望海潮》里的每一处景物都是美好的,描绘出的色彩也是欢快的,这也就不难感受到欢快的总基调了。
结合注释,深入作者
要求学生结合诗歌背景感受作者的情感。
问:结合注释1和注释2,看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并且算一算柳永是在什么年龄写下的这首词。
明确:赞美,向往。
此处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感受柳永。十五六岁的年纪从小乡村来到大都会,大家可以幻想刚刚高考完时第一次出国看到美国纽约,见到巴黎伦敦,第一次看到大都市的繁华景物我们很有可能会赞叹一声“哇”!这声“哇”是惊叹)
精读课文
1、理解文本,分析景物特点
要求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词的上阕和下阕,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上阙描绘出钱塘的什么特点?
明确:该环节采取小组讨论形式,学生四人为一组。
上阕——注意概括句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句话集中在杭州城市内,描绘出了大都会的宜人宜居,营造出的是一幅环境优美、安宁舒适的宜居都会图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则是证明“形胜”,钱塘江旁如此天然优越的地理形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便是一幅民殷财阜之景,讲明了杭州的繁华。
下阕——首先写西湖美景。和上阕一样“重湖叠巘清嘉”点出重点——西湖,再用十分唯美的西湖美景和百姓和乐的场面进行渲染——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如此安乐祥和的西湖美景也难怪作者如此夸赞、羡慕了。从自然和人文两处出发,写西湖美景,写老百姓们和和乐乐、幸福快乐的生活,也写官员富足威风,悠闲自得的生活。
2、结合背景,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通过ppt展现柳永在写《望海潮》时的背景,引导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问:大家结合刚刚看的写作背景,柳永的写作目的实则是为了谒见孙何,因此整篇词情感的落脚点应该在什么上?
明确:夸奖。借自然风景之美,借政通人和,借经济繁华来夸奖孙何治理有方。因此总的来说《望海潮》的情感主旨实际上通过对繁华的都会以及悠闲的富足生活的赞美,来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切的羡慕以及对孙何治理有方的夸奖。
四、作业布置
在这里,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
《望海潮》为什么不像别的诗词将西湖突出重点?
例:《_???????????????é???????????_》_??¨???é??_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è??????????·??§_, 映日荷花别样红。
《_é????????é??_dǐ(一声)》_??????_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问:《望海潮》写的是杭州,却不是只有这一首词写杭州,这首词主要用了哪些意象?和其他诗人所写的杭州意象有哪些相似又有哪些不同?和他自己的其他杭州诗词比较起来又有哪些不同?
明确:写杭州不能不写西湖。然而先写西湖,必喧宾夺主,故上阙不涉西湖,可见词人于构思上的一番苦心。而在描写西湖时,将湖光与山色、荷花与桂花、夏季与秋季交织在一起,极见词人匠心。写了西湖之景还不忘西湖之人。景中人,写人也是写景,人动景活。